• 论英汉的时空性差异/语言学核心话题系列丛书/外语学科核心话题前沿研究文库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论英汉的时空性差异/语言学核心话题系列丛书/外语学科核心话题前沿研究文库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62.33 6.7折 92.9 全新

库存10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文斌

出版社外语教研

ISBN9787513575188

出版时间2019-06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92.9元

货号30197903

上书时间2024-05-22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总序  王文斌
前言  王文斌
绪论
第一章  英语重时间性与汉语重空间性
  1.1  时间与空间
  1.2  英语的时间性与汉语的空间性
    1.2.1  英语中的“时”和“体”
    1.2.2  汉语中的“时”和“体”
    1.2.3  汉语中的个体量词
  1.3  英语的动词和汉语的名词
    1.3.1  英语动词是时体信息的载体
    1.3.2  英语句构分析:以动词为巾心
    1.3.3  汉语名词谓语句
    1.3.4  汉语独语句
第二章  英语的时间性特质与汉语的空间性特质
  2.1  事物的时空性
  2.2  英语的时间性特质与汉语的空间性特质
    2.2.1  英语的时间性特质
    2.2.2  汉语的空间性特质
  2.3  英汉表象性差异背后所隐藏的时空性差异
    2.3.1  形合与意合
    2.3.2  客体意识与主体意识
    2.3.3  个体思维与整体思维
    2.3.4  英语时问观与汉语空间观的不同语言结构表征
第三章  英语的be与汉语的“是/有/在”
  3.1  英语中的be与汉语中的“有”
    3.1.1  问题的提出
    3.1.2  英语和汉语存在句及基本存在动词
    3.1.3  英汉存在动词be和“有”的哲学理据
    3.1.4  be的时间性特质与“有”的空间性特质
  3.2  英语中的be与汉语中的“是/有/在”
    3.2.1  从翻译的困惑谈起
    3.2.2  英语be的时间性特质与汉语“是/有/在”的空间性特质
    3.2.3  be与“是/有/在”的词源学分析
    3.2.4  英语be与汉语“是/有/在”的哲学分析
第四章  英语的词构与汉语的词构
  4.1  语言与文字的优选关系
  4.2  从英汉文字特点反推语言特点
    4.2.1  从英语字母文字的特点反推英语的特点
    4.2.2  从汉语表意文字的特点反推汉语的特点
    4.2.3  文字特点对思维和语言的反作用
  4.3  英汉词构中的时间性和空间性特质
    4.3.1  英汉构词材料及其主要构词方式
    4.3.2  英汉构词中的时间性和空间性
  4.4  英语名源于动与汉语动源于名
    4.4.1  英语构词方式决定英语词汇扩展的基本路径是名源于动
    4.4.2  汉语构字(词)方式决定汉语词汇扩展的基本路径是动源于名
    4.4.3  构词方式所折射的思维方式及语言的本质特点
    4.4.4  英汉词的结构与句法结构的关系
  4.5  结语

内容摘要
 对比语言学在语言研究中具有不可轻忽的作用。
本书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角度审视英汉语的表现行为,触及这两种语言的横向维度和纵向维度,力图揭示英汉语的本质性差异。
全书共十章。第一章通过对英汉语言表象的观察
剖析英语的时间性特质和汉语的空间性特质;第二章从英汉语言基因的角度探讨两者的本质性差异;第三章聚焦英语中的be和汉语中的“是/有/在”,考察英汉语存在时空性差异的深层缘由;第四至九章分别从英汉语的词汇、句子和语篇等方面展开论述,阐释英汉语在不同层面所体现出的时空性差异及其深层缘由;第十章以英汉时空性差异为视角,论析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习得现象,借以探讨母语迁移对二语习得的影响,以期为外语教学提供启示。
本书力图兼具学术性、前沿性和引领性,适合外语学科语言学和汉语语言研究领域硕博研究生、年轻教师、研究者阅读和参考,也可供其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对语言文化感兴趣的学者浏览和借鉴。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