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暗网
  • 暗网
  • 暗网
  • 暗网
  • 暗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暗网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1.8 3.7折 59 全新

库存9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杰米·巴特利特|译者:刘丹丹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ISBN9787569923308

出版时间2018-07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9元

货号30197748

上书时间2024-05-22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被大家戏称为“黑暗版淘宝”的暗网究竟是什么?微信猎奇文不能告诉你的真相都在杰米·巴特利特著刘丹丹译的《暗网》里了!因章莹颖一案、Facebook信息泄露危机而被国人所知的暗网里,还隐藏着暗杀市场、色情直播、毒品买卖、比特币犯罪……人世间所有的罪恶,在暗网中,都是明码标价的商品!似乎绝对自由、不受限制的网络世界,正是暴露人性阴暗面的温床!在暗网中,你只会怪自己对于犯罪的想象力太弱!受邀在TED演讲、谷歌公司特邀专家、英国德莫斯(Demos)智库网络社群专家杰米·巴特利特耗时4年,采访上百人,只为掀开暗网的神秘面纱。本书为全球每一位网民而写!教你认识暗网,远离暗网,珍爱生活!

作者简介
杰米·巴特利特,英国德莫斯智库(Demos)旗下社群媒体分析中心总监,专业领域为在线社群活动研究,他也是英国著名学府萨塞克斯大学社交媒体分析中心主任;还曾受邀在TED进行“神秘的暗网”演讲。可以说,杰米·巴特利特是当今西方学界写作“暗网”题材的不二人选。

目录
第一章 人肉搜索,恶毒人身攻击
第二章 政治攻击,生活中是普通人,网络中yy自己是个拯救国家和民族的大英雄
第三章 比特币暗黑交易,黑掉政府、银行网络
第四章 儿童色情交易犯罪地下网络
第五章 史上最精密网络毒品市场
第六章 网上成人影像色情直播业
第七章 网络厌食、自残、自杀小组泛滥
结语:科技带来的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

内容摘要
 杰米·巴特利特著刘丹丹译的《暗网》是一本深入全面揭秘“暗网”这个神秘世界的著作,问世两年来,受到英国乃至全球各大媒体的强烈关注和好评。
普通人与暗网的世界有多远?
只有一个洋葱服务器的距离。
进入暗网,是扑面而来的黑暗和罪恶:暗杀市场、人肉搜索、比特币犯罪、隐秘毒品交易、色情直播、自杀联盟……作者杰米·巴特利特,拥有丰富的社群媒体经验,耗时4年,在暗网上结识背后的“潜伏者”,并设法约他们在线下见面,进行长时间的深入访谈。其中有执拗顽固的种族主义者、污力十足的成人色情女主播、冷漠冰山的比特币犯罪天才……他们的故事都与暗网息息相关。作者为了亲身体验,甚至还在暗网上尝试购买了毒品和各种违禁品。
潜伏在暗网背后的人们,常常被妖魔化,通过与他们的亲身接触,作者也在思考过度自由的网络,会使人在现实生活中和网络中变得有多么矛盾、不同。
书中也讨论了网络伦理等尖锐问题。

精彩内容
 鱼儿上钩了。扎克立刻开始回击:“别装了,既然这照片让你这么想撸,那你就撸吧!如果你觉得力度不够,我还能多给你发几张——还是说你更喜欢露屁股的?你乐意的话,我们还能聊聊为什么落后的思想对人们有害,以及为什么思想落伍的人难以理解这个世界的规则,而乐于接受进步思潮的人们却生活得如鱼得水?”扎克一个接一个地上传视频,内容是他处于各种兴奋状态时的生殖器,视频里不时出现对右翼分子的恶言恶语,还夹杂着莎士比亚和塞万提斯的名言。在给我看这些视频之前,扎克贱贱地说道:“睁大眼睛看好啦!”对扎克来说,胜负差距实在太过悬殊。他的批判因为回复数激增被‘和谐’了,这些回复占据了网站评论区热门长达数小时。“他太弱鸡了,怼我的逻辑一点都不通顺,以为发几张黑历史的照片就能羞辱我,告诉你,我可没那么好欺负。”“但这有什么用呢?”我问道,“我以为你是针对右翼团体的。”“对,而且上传裸照可以吸引全网站的眼球,这样才是‘引战’——你只有搞点事情才能让更多人反思热议的话题。”“那你认为达到这个目的了吗?”一阵沉默。“不知道,但这很好玩。就算没有讨论出结果也没关系。”扎克认为,网络引战是一种艺术、科学、玩笑和政治行为的混合体,但绝不止这些。他表示:“‘引战’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思考模式。”而且自网络诞生之时它就存在着。如果我想知道这些貌似现代产生的问题从何而来,就必须从源头开始说起。
Finger程序互联网的先驱——阿帕网,直到1980年都是一小群学者和政府精英的保护区。然而,这些“阿帕网用户”发现,网上闲聊跟共享数据集一样有趣。此后的四年里,阿帕网的聊天功能(其原本是辅助研究内容传送而开发的附加功能,用途类似于便利贴纸)占据了四分之三的全网流量。聊天功能的出现具有革命性的意义,是后来电子邮件的雏形,也就是我们说的“E-mail。只要坐在办公室部门的电脑终端前,就能立刻实现多人即时对话,无须面对面沟通。这项新技术带来的机遇,有时会刺激这一小群世界级的学者们表现出古怪的一面。
其中有个研究小组,于1976年成立,负责邮件标题的内容选择。他们自称为“标题怪人”,并且创建了一个自由讨论的聊天室来探讨这个主题。这个聊天室因尖锐强硬的对话方式而声名远扬(或者说臭名远扬)。在聊天室里,争论大于一切。肯·哈伦斯腾,聊天室的创建人,他事后将这些组员形容为“一群精力旺盛到能把死马撕成碎片的打手”。
1979年,另外一组团队的学者们,在研发一项名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