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上的村庄(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指上的村庄(精)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4.07 3.9折 36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干亚群

出版社宁波出版社

ISBN9787552627466

出版时间2017-06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36元

货号3916928

上书时间2024-05-21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

目录
不老的老木匠
胡家泥师
给石头脱衣
走相公步的铜匠
漆匠的想法
没有满师的曹箍桶
篾匠
铁匠
不会恶煞的粉塑
裁缝进门
瓷碗上的镌痕
磨刀师傅的歌
弹花师傅的兰花指
不吭声的补鞋师傅
乡下的老鼠也进城
补缸师傅
补锅补的是什么
穿棕棚
吹鼓手
爆胖
揭鸡佬的眼力
劁佬的证书
剃头二陈
烤皮蛋
小摇车是一种乖乖的动物
被织老了的布
奶奶的剪纸
被模仿的绣姑
英姐姐的钩针
打草帽
婆媳的针线
织毛衣的女人
哑巴叔的泥哨子
只闻声不见影的播音员
夯歌
说书先生
黑白照
最后一位赤脚医生
撑船来扎竹椅子
带着蜜蜂追花
酿酒

内容摘要
。。。

精彩内容
 不老的老木匠一棵树倒与不倒,不由风说了算,得由他说了算。
他绕树三匝,手上点着一支烟,耳朵上又夹一支烟。手上那支是飞马牌的,耳朵上的是五一牌。一缕青烟从他嘴里轻轻飘出来,讨好似的捧着他又宽又厚的嘴唇。
旁边围着一群人,年长的始终盯着树,眼眶里蓄着不为外人所注意的情绪,有期待,也有不舍。年轻的则看着他,脸上有掩饰不住的喜悦。年少的懵懵懂
懂,一会儿钻进人堆,一会儿挤出人群,用自己的动作制造家有喜事的氛围。
他猛吸一口烟,翕动双唇,在青烟袅袅中为一棵树的命运做出了结论。他若说,这是块料,这棵树便会在众人的呼呼嗨嗨中轰然倒地。如果他说,还不成材,树便继续立着,伸出它宽宽大大的树权,盖过屋顶,遮着鸡舍与鸟巢,与村里其他的树一起在风中比比又画画。
他把烟蒂扔在地上,用脚狠狠踩一下,然后吐出一口浓浓的痰,清了清嗓子,走了。余下的事是树的主人的。他走了一半,又掉转身来,微微弓着背,轻轻颔首,似乎想告诉树这个决定是正确的。然后,他甩开膀子,这次真的走了。
他是我同学的父亲,姓马。人们有时叫他“木匠阿桥”,有时称他“阿桥木匠”,也有的干脆喊他“老木匠”。其实他那时还不老,也就三十开外。何况他的父亲也是木匠。“老木匠”的称呼应该是给他父亲的。可奇怪的是村人把“老木匠”的称呼给了他,而他父亲居然一点都不介意。原因很简单,他父亲是国家工人,已经不屑“老木匠”这个称呼,虽然,他事实上也不过是在另外一个镇上的木器厂里上班,干的也是木器活。因为身份不同,他父亲从不接村里的木匠活,所有的木匠活由他一人接手。
他长得五大三粗,有着杀猪坯的身板。一对剑眉左右横卧,只是那双眼睛长得有些对不起上面的眉毛,向外看时一只朝里靠,另一只往外斜,似乎是远光灯近光灯装一块儿了。
木匠活有一个内容是弹墨线,弹前须用眼睛进行目测。他闭上右眼,用左眼瞄。一闭,一睁;再一闭,一睁,用红铅笔在木头上画一个记号。墨斗在红记号上垂下来,轻轻一“啪”,一条墨线准确无误弹在上面。削木头时,他闭左眼,右手的斧子利利索索地咬着、啃着,下面是纷纷扬扬的小木片。我们很想凑过去捡点碎木片玩,他睁开左眼,两只眼珠子一瞪,吓得我们飞一样地逃走。我一想起他瞪眼睛,就觉得非常恐怖,似乎两只眼珠子欲夺眶而出。
木匠的工具最烦琐。似乎每一样工具都分大中小,或长中短,如锯有长锯、短锯;榔头有大榔头、小榔头;还有凿子、斧头、刨,等等。一个木匠出门得挑一担行李,分类上比任何手艺活都具体。这些工具似乎是一堆抽象的符号,由木匠在所需要的材料上使用,至于是感叹号、逗号、句号,还是问号、顿号,全凭木匠的一颗匠心。
木匠的工具不能随便拿,如谁想借用,得经过木匠的同意,否则,私自拿了肯定会出事:要么工具豁
嘴了,要么工具咬人。木匠得意地说,我的家伙认人,只懂我的手,生手握它,它就不乐意。
我见过那些七七八八的工具,它们躺在工具箱里,麦色的木柄上泛着幽幽的光泽。这些长着奇形怪状脑袋的工具熟悉了木匠的指纹、汗水,甚至偶尔的流
血,经过岁月的浸润,以及木匠力气的重复消耗,它们才会留下记忆。
随着屋里“噼里啪啦”“的的笃笃”,堆在院子里的木材慢慢浅了下去。经过木匠的手,它们变得或长或短或窄或阔,由一根根的木料换成条条框框、板板块块的木材。树上的疙疙瘩瘩不见了,光滑得像丝绸。这些还仅是半成品,接下来的时间属于敲敲打打,把条条与框框、板板与块块天衣无缝地进行组合。
他虽然长得粗糙,五官似乎也没有组装好,但他做木工活却一点都不马虎,尤其深得主妇心的是他不浪费木料。一根木头取多少料,他心里清清楚楚,按照婶婶们的说法是“和门和扣(一点都不浪费)”。
对一个木匠来说,让一棵树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是一种责任,更是木匠的荣耀。如果让一棵不应该倒下的树倒下,或者让一棵倒下的树做了一件不应该做的物件,那是木匠的失职。
从某种程度上说,木匠是树的师傅。楝树只能做梯子,柳树最好做锄头柄,樟树做上好的箱子。就像人一样,人人都是一块料,用对地方是成器,没有用对地方,就是不成器。可做一条檩子的木料被做成几只木桶,对木匠来说是败业,对主人而言则是败家。
不管败哪个,都会被人戳脊梁。一个做木器的手艺人有了“老木匠”的称呼,是村里人对他的尊重,尊重他从不败业的手艺。
P1-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