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历史与文化的现代阐释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古代历史与文化的现代阐释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0.43 3.9折 7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马瑞映|责编:邓微

出版社陕西师大

ISBN9787569501261

出版时间2019-1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78元

货号31105594

上书时间2024-05-20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上编  历史
  第一讲  夏商周三代文明发展的最高峰——西周  田旭东
    一、西周王朝的建立和巩固
    二、早期国家制度的完善
    三、西周历史文化遗存及其保护利用
  第二讲  秦制度文化的影响与秦历史遗存的开发  黄留珠
    一、金戈铁马并天下——秦史概览
    二、百代皆行秦政事——秦制度文化的深远影响
    三、古为今用谱新篇——秦历史遗存的开发利用
  第三讲  汉代的历史与文化周天游
    一、两汉帝王世系概况
    二、汉代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中的地位与作用
    三、三大历史与文化问题
    四、关于文化产业开发的几点建议
  第四讲  北朝的历史与文化周伟洲
    一、北朝史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特点
    二、北朝的重大政治、军事事件及政治制度、重要政策
    三、北朝的经济及政策
    四、北朝的文化及其特征
    百、西魏、北周的历史遗存
  第五讲  隋唐时期的历史与文化杜文玉
    一、隋唐盛世
    二、隋唐两朝帝系简况
    三、隋唐长安城的基本格局
    四、隋唐时期的重大事件
    五、隋唐时期的重要制度
    六、隋唐时期的文化成就及特点
    七、隋唐时期重要的文化遗址
    八、关于开发文化旅游的几个问题
  第六讲  统万城遗址的解读侯甬坚
    一、统万城遗址面面观
    二、统万城遗址的价值
    三、统万城遗址的展望
  第七讲  中国古代都城变迁的规律及其启示  李令福
    一、五大古都、陪都与迁都现象具有现实价值
    二、五大古都变迁的过程、规律、原因与影响
    三、陪都与迁都现象
    四、中国都城变迁的现代启示
下编  文化
  第八讲  老子及《道德经》导读付粉鸽
    一、老子与《道德经》
    二、道家及其主要观点
    三、老子的主要思想
    四、老子及其《道德经》的国内外影响
    五、结语
  第九讲  《论语》导读  商国君
    一、关于《论语》的若干问题
    二、《论语》思想精要导读
  第十讲  《孟子》导读周淑萍
    一、《孟子》其书
    二、《孟子》思想要义:内圣外王
    三、《孟子》研究三个里程碑
  第十一讲  《中庸》导读刘学智
    一、《中庸》的历史地位及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二、“中庸”一词与《中庸》之书
    三、《中庸》的主要思想
  第十二讲  《诗经》导读刘生良
    一、《诗经》的基本知识简介
    二、《诗经》中的陕西诗歌考略
    三、《诗经》中陕西诗歌代表作品选讲
  第十三讲  《尚书》导读丁为祥
    一、《尚书》之得名以及其今古文本的形成
    二、《尚书》篇章的类别及其主要篇章简介
    三、《尚书》的政治经验及其教训
    四、《尚书》隽语辑略
    五、研读《尚书》的现实意义及其建议
  第十四讲  《礼记》导读郭迎春
    一、《礼记》的作者、成书年代及列入经书的时间
    二、《礼记》的篇章结构与分类
    三、《礼记》的主要思想内容
    四、历代《礼记》研究
    五、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现实意义
  第十五讲  《周易》导读  党怀兴
    一、《周易》的性质
    二、《周易》的成书和编撰
    三、《周易》题解与构成
    四、《周易》的占筮
    五、《周易》与后世易图
    六、《周易》哲学与中国文化
    七、挖掘《周易》的现代价值
  第十六讲  《春秋左传》导读胡安顺
    一、“十三经”的形成过程与《春秋左传》
    二、《左传》的内容与价值
    三、《左传》故事选
    四、对发展陕西文化产业方面的思考

内容摘要
 本书为田旭东、黄留珠、周天游、周伟洲、杜文玉、侯甬坚、李令福、付粉鸽、商国君、周淑萍、刘学智、刘生良、丁为祥、郭迎春、党怀兴、胡安顺等十六位知名文化学者的演讲录。内容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分专题阐述了陕西十三朝古都的兴衰更替和风云变幻,探求历史上王朝兴衰的原因,视角独特;二是分专题解读了《十三经》的文献要义,从历史与文化两个方面诠释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幽古长与博大精深,探讨了古代历史文化的现代性转化。十
六位学者根据各自研究专长,以开放灵活的态度,在现代观念的背景下,引经据典,叩问传统,深入浅出,以冷静的态度和细致的方法深入思考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