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唐狄公案第2辑(断案集红楼案朝云观 漆屏案御珠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大唐狄公案第2辑(断案集红楼案朝云观 漆屏案御珠案)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14.51 5.1折 224 全新

库存1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荷兰]高罗佩 著 张凌 译

出版社上海译文

ISBN9787532783304

出版时间2020-06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224元

货号B607304

上书时间2024-05-20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全新无删减译本高罗佩手绘插图创作背景全解析译者研究高罗佩多年,独自担纲翻译,保证文风统一

目录
9787532783564  断案集(大唐狄公案)  56  上海译文
9787532783298  红楼案(大唐狄公案)  42  上海译文
9787532783311  朝云观(大唐狄公案)  42  上海译文
9787532783281  漆屏案(大唐狄公案)  42  上海译文
9787532783304  御珠案(大唐狄公案)  42  上海译文

内容摘要
“大唐狄公案”成功地造成了“中国的福尔摩斯”,并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在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 留下重重的一笔。译文版“大唐狄公案”计划出版十五种,由研究高罗佩多年的张凌担纲翻译并撰写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的注释和译后记,但因为是市面上仅见的一人独立翻译的版本,耗时耗力,故先推出五种(《黄金案》《铁钉案》《湖滨案》《铜钟案》《迷宫案》)以飨读者。本次再推出五种(《断案集》《红楼案》《朝云观》《漆屏案》《御珠案》),每卷配有高罗佩本人创作的插图,古韵盎然,令人赏心悦目。
《红楼案》讲述公元669年中元节,狄公任蒲阳县令时,与马荣路过邻县金华,在乐园中驻留两日,代替好友骆县令勘查新科状元李廉自杀一案,解开了花魁秋月猝死之谜,并破获了三十年前发生在红楼中的一桩旧案。

精彩内容
狄公与马荣会合时,马荣急急问道:“老爷怎的去了这半日,那老妇人都说了些甚?”  狄公揩揩前额的湿汗,然后登鞍上马,低声答道:“屋里没人。”深深吸了一口清新的晨气,接着又道,“我在茅舍内外搜了一遍,却是一无所获,以前本有一番猜测,如今看来应是想错了。你我这就骑马回客栈去吧!”  二人穿过荒地时,马荣忽然抬起头来,扬鞭指向前方,大声叫道:“老爷快看那边的浓烟!百姓们正在点火焚烧祭坛,鬼节就要过完了!”  狄公朝前一望,平地里果然冒出大股黑烟,在空中翻滚升腾,不由说道:“不错,阴曹地府的大门已经关闭。”旧日的鬼魂也终于消散。三十年前的那一晚,红楼里悄然生出一团暗影,从此盘桓不去,致使生者也活得阴郁黯淡。三十年后,这暗影终于丝丝缕缕尽皆飘入那座阴湿浊臭的茅屋内,此刻正盘踞其间,与一个亡故的老者和一个垂死的老妇同在,不久便会消散,散去后永不复返。
  二人一路驰至永福客栈,狄公吩咐管事预备结账,将马匹交给马夫照管,随后与马荣走回红楼。
  马荣自去收拾行囊鞍袋,狄公坐在桌案旁,将昨晚亲自撰写的关于李廉自尽的案报从头至尾查看一遍,又在关于秋月的案报中提笔加上结语,判定死因是由饮酒过量而引起的心病猝发。
  狄公另给冯岱写了一封短信,道是查明陶广与秋月之死实乃一人所为,但是凶手业已死去,因此*好不再提起,并在信末述道:“听闻李纬经大人身患麻风之症,病势垂危,头脑昏乱,日前独自行至乐园四近游走,后病殁于老歌妓凌某所居之茅舍内。凌女亦是病入膏肓,一旦故去,命汝将茅舍连同二尸一并焚烧,以免疫病传播,并将此噩耗报知李大人府上。凌女孤身一人,别无亲眷。”接着署上名姓,重读后附注一句:“又闻贾玉波已携一女子双双远走他乡。人世情缘,各有分定,令嫒既秉弄玉之才,自有萧史深情报之。此君温雅蕴藉,远非浮薄浪子可比,愿能慰其芳心,并祝日后共谐连理,琴瑟和鸣。”  狄公又取出一张纸来,给陶盼德也手书一信,道是已查出谋害陶广的真凶,不过其人患病多年,备极惨苦,现已故去,“汝之父仇,已得天报,陶冯两家重续旧谊,亲上加亲,如今再无窒碍。”  两信写罢后,狄公将其分别封起,题上“私信”二字,又卷起案报,一并纳入袖中,起身对马荣说道:“我们这就取道金华回蒲阳去,到了金华城,便将这案报交与骆县令。”  二人出门朝大厅走去,马荣一路提着鞍袋等物。
  狄公结过账目,将写给冯岱与陶盼德的书信交与管事,命他即刻送出。
  二人在中庭内正要登鞍上马,忽听街上一阵锣响,还有人大声叫道:“让开,让开!”  只见十二名汗流浃背的轿夫抬进一乘大官轿,后面跟着一队衙役,手中高举大红执事牌,上书“金华县衙”字样。班头恭敬地掀开轿帘,骆县令施施然迈步走出,身着辉煌耀眼的墨绿官服,头戴乌纱帽,手持一把小巧折扇,正摇晃得起劲。
  骆县令一见狄公,立时迈着碎步急急奔到近前,欣然叫道:“仁兄一向可好?乐园花魁居然莫名猝死,真是好不吓人,一州之内到处都在议论哩!小弟我一听说这消息,立即不顾暑热又赶了回来,当然今番不会再有额外的公事烦劳仁兄了!”  “贤弟听闻秋月小姐的死讯,一定十分震惊。”狄公淡淡说道。
  骆县令狡黠地溜了狄公一眼,轻描淡写地说道:“我对美貌女子向来深感兴味,仁兄想必也是心知肚明!‘凡尘浊路上,鲜丽傲群芳。得沐此光艳,怡然入梦乡’——这是小弟的新作,仍须琢磨推敲一二,想在末句中找出比‘入’更好的字眼来,不过总还不算太过拙劣吧?且罢,那可怜的秋月姑娘因何遭此不幸?”  狄公将一卷文书递给骆县令,“贤弟请看,所有公文都在这里。我原本打算途经金华县城时转交与你,既然此刻重又晤面,自当立时奉上,然后便可一路径回蒲阳了。”  “那是当然!”骆县令合起扇子,随手插在脑后的衣领间,迅速翻开文书,一边浏览前一份案报,一边不住点头,口中说道:“可见仁兄也证实了小弟关于李廉自尽的推断,我就说过只是例行公事而已。”  骆县令又看过秋月之死的案报,确认自己的大名未被提及后,赞许地点点头,重又卷起文书,满意地笑道:“仁兄果然手段不凡!写得也甚为周详,小弟自会一字不改便呈给刺史大人——内容定当一字不改,只是在我看来,文风未免沉郁了些,不如略加改动,看去更为轻快易读。如今的京师大员们对于所谓今文体皆是喜闻乐见,仁兄也不妨稍稍诙谐一二——不消说只是些微即可。其中自然也会提到你的鼎力相助。”说罢将文书纳入袖中,又问道,“不知是谁害得花魁丧命?想必仁兄已将那人抓获,正羁押在里长公署内?”  “待贤弟读完了后面的案报,”狄公和缓说道,“自会明白花魁秋月乃是死于心病猝发。”  “不过众人都道是仁兄拒不接受仵作当日的说法!他们管这叫红楼之谜。老天,你不至于是要我继续勘查此案吧?”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