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本逻辑批判视角下的马克思空间思想研究——基于《资本论》及其手稿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资本逻辑批判视角下的马克思空间思想研究——基于《资本论》及其手稿

全新正版 可开发票 极速发货

52.46 5.4折 9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海龙|

出版社中央编译

ISBN9787511743190

出版时间2024-04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98元

货号32040930

上书时间2024-05-16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王海龙,法学博士。重庆大学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及当代价值研究。主持和参加多项课题,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空间问题的缘起与意义
    一、空间问题的缘起
    二、空间问题的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回顾
    一、国外研究理论动态
    二、国内研究理论动态
  第三节  研究脉络与方法的说明
    一、研究脉络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核心概念的辨析与界定
    一、空间概念的历史流变
    二、资本逻辑批判的内涵追溯
第一章  空间之维:资本逻辑批判的时代意蕴
  第一节  资本逻辑批判的发生学考察
    一、资本逻辑的生成路径
    二、资本逻辑的双重特性
    三、资本逻辑的内在扬弃
  第二节  资本逻辑批判的空间话语
    一、“空间转向”的历史显现
    二、资本逻辑批判的“空间在场”
    三、资本逻辑批判的“空间形态”
  第三节  资本逻辑批判的方法论特质
    一、总体性的认知空间
    二、关系性的理解空间
    三、内在性的分析空间
第二章  空间重构:资本逻辑运行的现实基础
  第一节  自然空间的变化
    一、自然空间变化的表现:从“自在自然”至“人化自然”
    二、自然空间变化的本质: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
    三、自然空间变化的根源:自然生产力的发挥
  第二节  劳动空间的聚集
    一、劳动空间聚集的原初:手工作坊的简单协作
    二、劳动空间聚集的演变:工场手工业的分工
    三、劳动空间聚集的升级:机器大工业的工厂制
  第三节  地理空间的扩展
    一、地理空间扩展的典型:城市化
    二、地理空间扩展的极限:世界体系
    三、地理空间扩散的样态:不平衡发展
第三章  空间扩展:资本逻辑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一节  经济空间的生成
    一、经济空间生成的辅助:科学与技术革新
    二、经济空间生成的核心:时空转化与修复
    三、经济空间生成的悖论:生产与危机并存
  第二节  政治空间的宰制
    一、政治空间的界定背景:政治叙事的变化
    二、政治空间的全球宰制:霸权主义与帝国主义
    三、政治空间宰制的实质:权力嬗变与权利结构
  第三节  意识空间的构建
    一、意识空间建构的开端:主体自我意识
    二、意识空间建构的原相:实践的中介
    三、意识空间建构的失范:虚假与物象化
第四章  空间资本化:资本逻辑演变的更高形态
  第一节  空间资本化的前提条件
    一、空间产品变为空间商品
    二、空间商品进入流通领域
  第二节  空间资本化的理论分析
    一、空间资本化与土地地租问题
    二、空间资本化与空间政治化
    三、空间资本化与空间的拜物教
  第三节  空间资本化的双重作用
    一、促进“空间生产”的发展
    二、诱发“空间生产”的异化
第五章  空间正义:资本逻辑反思的伦理旨趣
  第一节  空问正义的问题指归
    一、空间与正义的变化与合流
    二、空间正义的马克思主义论域
  第二节  空间结构的失衡:中心与边缘
    一、全球范围内的空间结构
    二、区域范围内的空间结构
    三、生活范围内的空间结构
  第三节  空间权利的失范:压迫与剥削
    一、阶级的空间权利
    二、个人的空间权利
    三、国家的空间权利
第六章  《资本论》及其手稿空间思想的时代价值挖掘
  第一节  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空间化
    一、辨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时空辩证关系
    二、彰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空间化的解释力
    三、明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空间化的理论限度
  第二节  构建马克思主义空间经济学的新研究范式
    一、明确资本逻辑对空间经济的深层动力
    二、剖析从“生产空间”到“空间生产”的转换脉络
    三、认知生产方式对于空间经济的根本制约
  第三节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空间实践
    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区域协调发展
    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型国家建设
    三、积极开展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乡村振兴战略
    四、塑造中国在全球化中的开放新格局
主要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英文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空间”概念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处于一种较弱的话语地位,这造成了一些西方学者认为马克思思想存在“空间缺场”的误判。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对资本逻辑运行、发展和演变的批判,揭示了“空间”本身生成、扩展和资本化的过程。本书试图梳理资本逻辑与空间的耦合关系,追寻“空间正义”的伦理反思,挖掘马克思空间思想的当代价值,从而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空间实践提供可能性的理论支撑。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