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竖向预应力锚索抗滑桩设计原理

    释放查看图文详情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竖向预应力锚索抗滑桩设计原理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80.45 6.8折 118 全新

库存9件

广东广州

送至北京市朝阳区

运费快递 ¥3.50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洪凯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811370

出版时间2025-03

装帧平装

开本B5

定价118元

货号1203565298

上书时间2025-03-29

评价27539好评率 99.92%

  • 物流很快 997
  • 品相不错 933
  • 发货速度快 926
  • 包装仔细 913
  • 非常满意 793
  • 价格实惠 720
  • 值得信赖 698
  • 服务态度好 655
  • 物超所值 637
  • 品相超预期 593
  • 有小瑕疵 3
  • 书质量太差 3
  • 包装损坏 3
  • 服务态度差 3
  • 包装简陋 2
  • 品相未达预期 2
  • 没收到货 2
  • 物流太差 2
  • 联系不到卖家 2
  • 书质量还好 1
  • 发货有点慢 1
  • 物流有点慢 1
  • 描述严重不符 1
  • 没有物流信息 1
查看全部评价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1.山区公路泥石流断道减灾理论与技术,交通运输部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编号2022CX001,2022年,排名第1(本书依托项目)。2. 路基桥梁泥石流灾害安全防控理论与技术,中国安全生产协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等奖,2023年,排名第1(本书依托项目)。

目录
目录

前言
第1章 抗滑桩分类 1
1.1 抗滑支挡工程背景 1
1.2 抗滑桩分类 3
1.2.1 抗滑桩的优点 3
1.2.2 抗滑桩破坏形式 4
1.2.3 悬臂抗滑桩 4
1.2.4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 5
第2章 抗滑桩常规设计方法 7
2.1 滑坡推力计算 7
2.1.1 滑坡稳定性分析 7
2.1.2 滑坡推力计算方法 18
2.2 悬臂抗滑桩设计方法 19
2.2.1 内力计算 19
2.2.2 结构设计 44
2.3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设计方法 50
2.3.1 锚索抗滑桩 50
2.3.2 预应力锚索设计方法 52
第3章 抗滑桩腐蚀耐久性 55
3.1 抗滑桩安全使用寿命的影响因素 55
3.1.1 混凝土的渗透性 55
3.1.2 混凝土收缩开裂 55
3.1.3 混凝土中性化 56
3.1.4 化学侵蚀 57
3.1.5 碱-集料反应 59
3.1.6 钢筋锈蚀 60
3.1.7 荷载 63
3.1.8 地质环境 63
3.1.9 施工控制 64
3.2 抗滑桩耐久性试验 64
3.2.1 相似比 64
3.2.2 悬臂抗滑桩耐久性模型试验 65
3.2.3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耐久性模型试验 73
3.3 抗滑桩耐久性评价 82
3.3.1 混凝土中性化预测模型介绍 82
3.3.2 抗滑桩混凝土中性化预测模型 84
3.3.3 钢筋锈蚀时间 88
3.3.4 抗滑桩服役寿命预测 93
3.4 抗滑桩耐久性设计 94
3.4.1 抗滑桩设计使用年限 94
3.4.2 抗滑桩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设计 95
第4章 滑坡蠕变及水库地震作用下抗滑桩结构设计 97
4.1 滑坡蠕变荷载 97
4.1.1 蠕变荷载本构模型 97
4.1.2 蠕变模型参数辨识 101
4.2 考虑滑坡蠕变作用的悬臂抗滑桩内力计算 105
4.2.1 滑坡推力计算方法修正 105
4.2.2 悬臂抗滑桩内力计算方法修正 105
4.3 水库地震对悬臂抗滑桩力学性能的影响 113
4.3.1 水库地震荷载 113
4.3.2 水库地震作用下悬臂抗滑桩内力计算 119
第5章 竖向预应力锚索抗滑桩 126
5.1 技术内涵 126
5.2 作用原理 130
5.3 适用条件 130
第6章 双土拱理论 133
6.1 桩土作用机理 133
6.2 双土拱存在条件 135
6.3 双土拱形式 136
6.4 双土拱破坏机理 137
6.5 桩间距 138
6.5.1 双土拱计算模型 138
6.5.2 合理桩间距 140
6.6 桩侧角取值 148
6.6.1 影响因素 148
6.6.2 取值范围 149
6.6.3 最优角度 150
第7章 结构计算 151
7.1 受荷段受力和变形 152
7.1.1 抛物线计算模型 152
7.1.2 抛物线荷载 152
7.1.3 受荷段内力 154
7.1.4 受荷段变形 157
7.2 嵌固段受力和变形 159
7.2.1 计算宽度 159
7.2.2 桩体判别 160
7.2.3 刚性桩内力和变形 161
7.2.4 弹性桩内力和变形 164
第8章 竖向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受荷性能模型试验 167
8.1 试验设计 167
8.2 水平推力模型试验 167
8.2.1 试验 167
8.2.2 推力试验结果对比 172
8.2.3 破坏性对比 174
8.3 三维土拱效应模型试验 175
8.3.1 三维试验结果对比 175
8.3.2 梯形断面角度与土拱效应 176
8.4 抗滑桩安全性 180
8.4.1 矩形截面试验桩承载力 180
8.4.2 梯形截面试验桩承载力 180
8.4.3 安全系数取值 181
8.5 抗滑桩破坏规律 181
8.5.1 理论计算 181
8.5.2 试验观测 182
8.5.3 破坏面计算 183
8.5.4 正确性验证 184
第9章 结构设计与施工 185
9.1 桩体结构设计 185
9.1.1 断面尺寸 185
9.1.2 梯形截面分区线 186
9.1.3 竖向预应力 187
9.1.4 主要参数 189
9.2 抗滑桩配筋设计 189
9.2.1 竖向预应力锚索结构设计 190
9.2.2 竖向预应力锚索与钢筋共同结构设计 191
9.2.3 箍筋结构设计 192
9.2.4 配筋率验算 193
9.3 细部构造 195
9.3.1 锚索构造 195
9.3.2 封锚构造 195
9.3.3 声测管 196
第10章 工程应用 198
10.1 李子坝滑坡 198
10.1.1 工程概况 198
10.1.2 滑坡工程地质条件 198
10.1.3 滑坡防治工程主要设计参数 200
10.1.4 滑坡稳定性评价 200
10.1.5 悬臂抗滑桩方案 201
10.1.6 竖向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方案 204
10.1.7 竖向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结构设计 211
10.1.8 工程经济对比分析 214
10.2 二郎山滑坡 220
10.2.1 工程背景 220
10.2.2 工程概况 222
10.2.3 滑坡整治工程设计及整治工程措施 224
10.3 下土地岭滑坡 228
主要参考文献 230

内容摘要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是滑坡治理的主要技术类型,但是对河(库)岸滑坡而言,滑坡体大部分处于周期性浸泡状态,滑坡体易产生不均匀沉降变形,使得传统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锚索易受到地下水腐蚀并承受不均匀沉降变形产生的附加应力;对于山坡表层大型崩塌堆积体滑坡,基岩埋深大,锚索预应力施加困难。为了消除腐蚀作用和附加应力对传统预应力锚索抗滑桩预应力锚索的不利影响,本书通过对抗滑桩常规设计方法的梳理,融合悬臂抗滑桩和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优点,研发了竖向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新技术。分析了抗滑桩的耐久性问题,提出了滑坡蠕变和水库地震作用下抗滑桩优化设计方法;构建了梯形断面竖向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双土拱理论,提出了该新技术的结构计算方法、工程设计方法和施工方法,通过模型试验获得了该新结构的受荷性能,其抗滑能力比同截面悬臂抗滑桩增强60%左右。

   为你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微信扫码逛孔网

无需下载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