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工艺实验方法和技术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51.66
6.5折
¥
79
全新
库存7件
作者李华为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171962
出版时间2006-12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79元
货号1202079488
上书时间2024-12-0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前言
第1章绪论(1)
1.1电镀的含义、范畴和特点(1)
1.2电镀的分类(1)
1.2.1按电镀的用途分类(1)
1.2.2按基体与镀层的关系分类(3)
1.3电镀工业的发展概况及展望(4)
第2章电镀实验室基本常识(7)
2.1实验室安全知识(7)
2.1.1实验室规则(7)
2.1.2实验室安全守则(7)
2.1.3实验室事故处理(8)
2.1.4实验室废液的处理(10)
2.2电镀实验技术(17)
2.2.1电化学原理(17)
2.2.2电镀实验设备(22)
第3章电镀前处理(25)
3.1概述(25)
3.2粗糙平面的整平(25)
3.2.1磨光与抛光(25)
3.2.2滚光(26)
3.2.3电抛光与化学抛光(27)
3.2.4其他抛光方法(27)
3.3除油(28)
3.3.1有机溶剂除油(28)
3.3.2化学除油(29)
3.3.3电化学除油(29)
3.3.4其他除油方法(30)
3.4浸蚀(30)
3.4.1化学浸蚀(31)
3.4.2电化学浸蚀(31)
3.5非金属材料镀前的预处理(32)
实验1镀前表面联合除油除锈(32)
实验2铝及铝合金的电抛光(37)
第4章单金属电镀(42)
4.1镀铜(42)
4.2镀镍(43)
4.3镀铬(43)
4.4镀锌(44)
4.5镀镉(44)
4.6镀锡(45)
4.7其他单金属镀层(46)
4.7.1铁(46)
4.7.2铅(46)
实验3硫酸盐镀铜(47)
实验4光亮镀镍(52)
实验5防护装饰性镀铬(57)
实验6DE无氰镀锌及彩色钝化(62)
实验7碱性镀锡(66)
第5章贵金属的电镀(71)
5.1镀金(71)
5.1.1镀金层的分类(71)
5.1.2镀金层底镀层(72)
5.1.3镀金层的硬度(72)
5.2镀银(72)
5.3镀铂系金属(73)
5.3.1镀铂(73)
5.3.2镀钯(73)
5.3.3镀铑(74)
实验8镀金(74)
实验9柠檬酸盐酸性镀金(79)
实验10亚硫酸盐碱性镀金(82)
实验11氰化镀银(86)
实验12镀铂(92)
实验13镀钯(95)
实验14镀铑(99)
第6章合金电镀(104)
6.1概述(104)
6.2电镀合金的分类(104)
6.2.1电镀防护性合金(104)
6.2.2电镀装饰性合金(104)
6.2.3电镀功能性合金(105)
6.2.4电镀贵金属合金(105)
6.3电镀合金的特点(105)
实验15电镀镍铁合金(105)
实验16电镀铜锡合金(110)
实验17电镀锡锌合金(114)
实验18仿金电镀(117)
第7章非金属电镀(123)
7.1概述(123)
7.2非金属材料电镀前的表面准备(124)
7.2.1封闭处理(124)
7.2.2除油(124)
7.2.3粗化(125)
7.2.4敏化(126)
7.2.5活化(126)
实验19塑料电镀(127)
实验20石膏电镀(130)
实验21鲜花(树叶)电镀(132)
第8章化学镀(135)
8.1化学镀镀层性能及其应用(136)
8.2化学镀技术应用类型(137)
8.3化学镀技术的应用(137)
8.3.1化学镀镍的应用(137)
8.3.2化学复合镀(138)
8.3.3化学镀铜的应用(138)
8.3.4其他化学镀技术的应用(139)
8.4化学镀技术展望(139)
实验22酸性次磷酸盐化学镀镍(140)
实验23碱性次磷酸盐化学镀镍(143)
实验24硼氢化钠液化学镀镍(146)
实验25肼液化学镀镍(149)
实验26酒石酸盐化学镀铜(151)
实验27EDTA化学镀铜(154)
实验28酒石酸盐和EDTA混合液化学镀铜(156)
实验29化学镀金(158)
实验30化学镀银(161)
第9章金属镀层的退镀(164)
实验31锌金属镀层的退镀(164)
实验32锡金属镀层的退镀(166)
实验33铜金属镀层的退镀(167)
实验34镍金属镀层的退镀(169)
实验35铬金属镀层的退镀(171)
实验36银金属镀层的退镀(173)
实验37金镀层的退镀(174)
实验38铜锌合金镀层的退镀(176)
第10章金属的表面转化与着色(178)
10.1铝及铝合金的氧化与着色(178)
10.2钢铁的表面转化(179)
10.2.1钢铁的磷化(179)
10.2.2钢铁的氧化(180)
10.2.3不锈钢的着色(180)
10.3铜和铜合金的氧化与着色(182)
实验39铝的阳极氧化(183)
实验40铝氧化膜的着色与封闭(188)
实验41钢铁的磷化(191)
实验42钢铁的氧化(197)
实验43铜的着色(201)
第11章镀层性能的测试(205)
11.1镀层外观(205)
11.2镀层结合力(205)
11.3镀层厚度(206)
11.4镀层硬度(207)
11.5镀层孔隙率(207)
11.6镀层耐蚀性(207)
实验44计时液流法测量锌镀层厚度(208)
实验45薄铬镀层厚度的测定(211)
实验46称量法测定锌镀层的厚度(215)
实验47库仑法测定锌镀层的厚度(218)
实验48金相显微镜法测量镍镀层的厚度(222)
实验49磁性测厚仪测量油漆层的厚度(226)
实验50镍镀层显微硬度的测量(228)
实验51塑料基体铜镀层结合力的测定(232)
实验52贴滤纸法测量钢基体上铜镀层的孔隙率(233)
实验53涂膏法测量钢基体上锌镀层的孔隙率(236)
实验54钢铁基体上锌镀层耐蚀性的评定(238)
实验55钢铁镀镍层耐蚀性的评定(243)
实验56钢铁件上镍/铬装饰镀层耐蚀性的评定(245)
实验57钢铁件上锌镀层耐蚀性的评定(247)
第12章电镀溶液性能的测试(250)
12.1pH的测定(250)
12.1.1pH试纸测试法(250)
12.1.2pH计测量法(250)
12.2霍尔槽试验(250)
12.3电镀液分散能力的测定(251)
12.4电镀液覆盖能力的测定(251)
12.5电镀液阴极电流效率的测定(252)
12.6电镀液极化曲线的测定(252)
实验58电流密度对镀层质量的影响(253)
实验59电镀液分散能力的测定(259)
实验60电镀液覆盖能力的测定(263)
实验61电镀液阴极电流效率的测定(266)
实验62电镀液极化曲线的测定(270)
实验63氯化钾镀锌溶液分析(273)
实验64酸性镀铜溶液分析(276)
实验65普通镀镍溶液分析(279)
实验66普通镀铬溶液分析(284)
实验67碱性镀锡溶液分析(289)
实验68化学镀铜溶液分析(294)
实验69化学镀镍溶液分析(297)
附录(301)
附录1电镀标准代码(301)
附录2常用物理和化学的基本常数(319)
附录3酸、碱、空气和水对金属的作用(320)
附录4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能(320)
附录5常用酸、碱的密度和浓度(322)
附录6某些酸溶液的密度与含量的关系(322)
附录7溶度积常数(328)
附录8电镀常用物质的溶解度(329)
附录9电镀常用无机物俗名、化学名称与化学式对照表(331)
附录10电镀常用无机物性质一览表(332)
附录11一些金属的物理性质(334)
附录12金属氢氧化物沉淀的pH(335)
附录13电镀常用盐类的金属含量(336)
附录14几种电镀溶液的比热容(339)
附录15各种金属离子可供选择的配位剂(339)
附录16金属在25℃下水溶液中的标准电极电位(340)
附录17(16±1)℃时1mol/LH2SO4中各种材料氢的过电位值(341)
附录18某些元素的电化当量(342)
附录19某些电镀溶液的阴极电流效率(343)
附录20电镀常用阳极材料的化学成分(344)
附录211μm厚度的镀层质量(346)
附录22重于水的液体的波美度(合理标度)与相对密度的换算(15℃)(346)
附录23表面光洁度级别和粗糙度数值对照表(347)
附录2425℃水溶液中某些电极的标准电极电位(电化序)(348)
附录25一些金属及其化合物、其他化学药品的性能(349)
附录26标准镀铬液(CrO3:H2SO4=100:1)铬酐浓度与密度的关系(40℃)(354)
附录27酸性镀铜溶液密度与浓度的关系(25℃)(354)
附录28镀层硬度(355)
附录29各种镀液电镀时间与厚度的关系(356)
附录30CrO3250g/L、H2SO42.5g/L镀铬溶液每分钟沉积的镀层厚度(357)
附录31工业废水优选容许排放的质量浓度(357)
附录32100kg或氰消毒所用化学药物的理论消耗量(用次氯酸盐消毒,单位:kg)(358)
附录33100kg或氰消毒所用化学药物的理论消耗量(用氯消毒,单位:kg)(358)
附录341kg铬酸用还原法消毒时产生的泥渣量(358)
附录35中毒和灼伤时的急救(359)
内容摘要
本书在保证应用电化学理论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国内外电镀工艺新观念、新技术、新经验,阐述了电镀实验教学的目的、任务、内容、方法与步骤及注意事项,目的是巩固和加强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贯通,提髙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以及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能力。本书共设计基础实验、综合实验、选择实验等69个实验,各实验相对独立,循序渐进,配合理论教学,可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独立操作的能力,使其真正地达到理论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水平。同时,对学生开阔视野、提髙理论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化学、应用化学、应用电化学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教学用书,也可供从事电化学、电镀教学科研和生产的有关技术人员参考。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