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向多种媒体的当代汉语流行语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面向多种媒体的当代汉语流行语研究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3.12 5.5折 60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夏中华 著 著作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16187678

出版时间2016-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0元

货号1201518273

上书时间2024-12-03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夏中华,渤海大学文学院教授,渤海大学教授委员会副,辽宁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渤海大学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主任,辽宁省教学名师,辽宁省高校专业带头人,辽宁省创新团队带头人,辽宁省教学团队带头人。兼任辽宁省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文学学部召集人,辽宁省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辽宁省社科规划项目评审组成员,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修辞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辽宁省语言学会会长等职。主持并完成各级科研项目30项,出版学术专著12部,发表论文116篇,主编论文集5部,主编教材7部,其中《语言学教程》为辽宁省精品教材,《现代语言学引论》为辽宁省首批“十二五”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获奖成果32项,其中8次获辽宁省社科成果奖,4次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主讲课程为辽宁省精品课程、辽宁省高校精品资源共享课。

目录
第一章导言
一研究的意义
二目前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四研究过程
五流行语词典编纂与例句选择
(一)流行语词典的选例原则
(二)流行语词典的释义原则
六流行语的自动提取方法
(一)流行语候选串提取方法
(二)流行语时序分布特征分析
(三)基本流程
第二章流行语的性质
一流行语的定义
二流行语的鉴别
三流行语的时段性
四流行语的新奇性
五流行语的高频性
第三章流行语流行的基本理据
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
二语用群体的心理需求和原创意识
三文化的影响
四传播媒介的推进
第四章多种媒体下的流行语
一传统媒体下的流行语
(一)传统媒体的定义
(二)传统媒体的优势
(三)传统媒体自身存在的弊端
(四)新闻报刊语言中的流行语
(五)广播电视语言中的流行语
二网络环境下的流行语
(一)网络流行语的形成原因
(二)网络流行语的分类
(三)网络流行语的特点
三新媒体下的流行语(以手机流行语为例)
(一)手机流行语的产生
(二)手机流行语的类型
(三)手机流行语的特点
(四)手机流行语的功能
第五章流行语的类型及构成方式
一流行语的类型
(一)基于构成形式的分类
(二)基于来源的分类
(三)应用领域及发生学分类
二流行语的构成方式
(一)语音构词
(二)词法构词
(三)语义构词
三流行语构词理据
(一)内部因素
(二)外部因素
四流行语的修辞结构
(一)比喻和借代式构词
(二)仿拟与摹状式构词
(三)夸张和婉言式构词
(四)双关和反语式构词
(五)类推式构词
(六)叠加式构词
(七)析词式构词
(八)反讽式构词
第六章流行语的语义变异
一流行语语义变异的含义
(一)流行语语义变异的研究对象
(二)流行语语义变异的研究方法
(三)流行语语义变异的研究目的
二流行语语义变异的成因
(一)内部原因
(二)外部原因
三流行语语义变异的性质和类型
(一)流行语语义变异性质
(二)流行语语义变异类型
四流行语语义变异规律
(一)创新性规律
(二)简洁性规律
(三)幽默性规律
五流行语语义变异的社会功能
(一)反映民生与民情的社会功能
(二)方便交际功能
(三)娱乐功能
六研究流行语语义变异的意义
第七章流行语的语用功能
一流行语与社会群体
(一)流行语显性的时代功能
(二)流行语隐性的社会功能
二流行语与多元文化
(一)流行语与多元文化的关系
(二)流行语的文化发展态势
第八章流行语与语言的发展
一流行语与语言接触和影响
(一)汉语与外语的接触
(二)汉语普通话与方言的接触
二流行语与语言类推机制
(一)类推机制在流行语结构生成中的作用
(二)外来词语的借用及类推影响
三流行语与语言创新变异
(一)流行语的流行特征
(二)流行语的语言变异特点
(三)流行语的语言变异的原因
四流行语与语言规范化
(二)流行语对语言规范化的影响
(二)流行语的规范化
五流行语的发展趋势
(一)网络热词热语将继续不断扩大流行语的队伍
(二)流行语生命周期普遍较短,更新换代快
(三)流行语的来源将更加丰富多样
(四)流行语将会更加简单化、个性化
(五)套用一些固定结构的流行语越来越多
第九章流行语的个案分析
一网络媒体下“任性”的成因及特点探析
(一)“任性”的来源分析及使用情况调查
(二)“任性”流行理据分析
(三)“任性”的语用特点分析
“蛮拼的”语义及语用效果分析
(一)“蛮拼的”的来源及语义分析
(二)“蛮拼的”流行原因
(三)“蛮拼的”语用效果与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在对流行语产生的过程进行梳理、分析其构成机制及其产生的动因的基础上;探讨了多种媒体融合语境下的汉语流行语特点,同时,从外部探讨流行语的社会文化语用功能及认知等问题,并通过对现阶段汉语词语发展状况跟踪监测与对策研究,探讨流行语与语言发展规律、流行语与语言的规范和变异等问题。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