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考古学的兴起(插图本):1928—1949年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科学考古学的兴起(插图本):1928—1949年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史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60.99 5.2折 118 全新

库存4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洪波著 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59873644

出版时间2024-09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118元

货号1203443212

上书时间2024-12-02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陈洪波,先后毕业于山东大学和复旦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2008年至今在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任教,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博学科学术带头人,兼任广西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常务副主编。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鉴定专家,广西社科基金评审、鉴定专家。主要从事东南亚考古、考古学史研究。2016年获“明德教师奖”。2016年 人选第十九批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2023年人选“广西文化领军人才”。已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其中鉴定等级优秀3次,良好2次。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2项。出版著作6部,发表论文100余篇。学术成果曾获评“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等。

目录
第一章 1928 年之前的中国考古学
一、20 世纪初期西方考古学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的影响 
二、新材料的扩充和甲骨学研究的意义
三、科学思想与田野方法的引入
四、传统学者对考古学的认识及其实践
五、李济与中国科学考古学的萌芽
六、1928 年前中国考古学的特点

第二章 史语所考古在思想与组织上的准备
一、傅斯年在中国现代考古学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二、现代学术机构史语所的创立
三、史语所考古的思想入口
四、小结

第三章 史语所考古的探索期(1928—1929)——殷墟发掘的第一阶段
一、殷墟发掘的前奏
二、殷墟第一次试掘及其特点
三、第二次发掘以及方法上的改进
四、第三次发掘及其重大收获 
五、中央和河南在考古活动上的政治博弈
六、小结

第四章 史语所考古的发展期(1930—1934)——从城子崖到殷墟第九次发掘
一、城子崖发掘与龙山文化的研究
二、殷墟第四次发掘和“殷墟漂没说”的解决
三、殷墟第五次发掘和后冈三叠层的发现
四、河南古迹研究会及其初期活动
五、殷墟第六至九次发掘及发掘方法的进步
六、类型学探索和考古学解释 
七、小结

第五章 史语所考古的鼎盛期(1934—1937)——殷墟第十至十五次发掘
一、梁思永领导下的殷陵发掘及重大收获
二、殷墟第十三至十五次发掘和遗址发掘方法的成熟
三、山东古迹会的调查和两城镇发掘
四、河南古迹研究会在历史时期考古上的努力
五、史语所考古活动向安徽的延伸
六、田野考古技术和整理方法的逐步形成
七、小结

第六章 史语所考古的延续期(1937—1949)——全面抗战与解放战争期间的考古活动
一、吴金鼎与西南考古的开拓
二、夏鼐在西北地区的考古活动及成就
三、石璋如的田野活动和史语所的民族考古学探索
四、战争期间史语所的考古研究
五、小结
附论一 史语所早期考古人才队伍的构成及其命运
附论二 蒙特留斯考古类型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第七章 民国时期中国科学考古学的基本特征与历史遗产
一、史语所考古的基本特征
二、科学考古学对学术与社会的影响
三、批评与反思

内容摘要
1928—1949年是中国考古学史上的重要阶段。其中,历史语言研究所(史语所)在这一时期的考古活动及成就不仅对当时的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后来中国考古学和历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考古学的兴起》详细呈现了史语所这段时期的考古活动和贡献:对史语所的成立背景和组织情况进行了介绍,为理解该机构的考古活动提供了背景资料;详细梳理了史语所在大陆21年的考古活动,将其划分为探索期、发展期、鼎盛期和延续期四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活动和成果,包括发掘的遗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取得的重要发现和研究成果等,都进行了详细的叙述;通过对其学术思想、研究方法和成果的综合分析,揭示了潜藏在历史深处的思想、学术与社会政治动因,深入探讨史语所的考古活动对中国考古学的影响和贡献。

主编推荐
★ 了解中国考古学史无法绕过的重要阶段
近年来,在总书记的强调与大众关注下,“考古学”呈现出“考古热”的趋势,21世纪以来,新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不断涌现,随着考古资料的大量积累、科技考古手段的普遍应用以及各类学科交叉发展,我国考古学的发展确是突飞猛进。而回到最初的起点,考古学是如何在中国孕育而生的?又是如何发展壮大的?在这个过程中,由哪些人带领中国考古学走上了重建中国古史之旅与新学术之路?本书站在百年前考古学“国家队”的角度,试图通过梳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28—1949年在大陆期间所进行的考古活动,来呈现这一时期推动中国现代考古学学术范式形成的诸多来源,考察了中国考古学研究的历时性发展,厘清中国现代考古学学术传统的来源及其形成的始末缘由。
★ 83幅珍贵图像及档案材料还原史语所考古活动的丰富细节
图像照片、档案资料等将考古活动以最真实可触的形式呈现于大众面前。在民国时代,每一张图像都珍贵无比。为此,我们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购买了一批原版图片,试图还原当年的现场细节,另外增补了一批史语所档案材料,出自《史语所旧档文书选辑》及作者访问台湾史语所期间复印的独家资料。通过照片与资料,尽可能呈现这些珍贵考古活动的诸多细节。看着这些照片,我们仿佛成了史语所考古工作中的一员,在一次次发掘与思想碰撞中,体味中国文化之绵厚、历史之辉煌。随作者乘上中国科学考古学(史)这艘大船,穿越时间长河的澎湃激流,遥望学术史夜空中的璀璨星辰,在对过去的回顾中展望中华文明的未来。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