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国界病人 在美治疗癌症3000天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48.59
6.2折
¥
79
全新
库存230件
作者师永刚 著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71958
出版时间2022-08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79元
货号1202687640
上书时间2024-11-2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师永刚:
作家。曾任香港凤《凰周刊》主编。曾出版长篇小说《天苍茫》《西北望》和诗集《仰望灵魂》等作品。曾编著出版《宋美龄画传》《蒋介石画传》、《邓丽君画传》、《切·格瓦拉画传》等丛书。
目录
第一卷 我被确诊罹患年发病率为百万分之一的罕见癌症
百万分之一的厄运
人间缺少一个“看病GPS”
只有医生知道医院的秘密
“协和第一大刀”
医生从我身上取出重达一斤六两的结节
第二卷 中医能治疗癌症吗
中医能治疗癌症吗
从上海逃到西双版纳的作家:一个治好了糖尿病,一个治好了肺癌
“肾上腺疲劳”:癌症的起源
术后三个月,肿瘤复发转移至肺、L4椎体与左腰大肌、肝部
第三卷 地下药市
唯一的特效药米托坦:居然是一款农药滴滴滴(DDD)
孤儿药:罕见病群体的隐秘生活
四十年前的特效药过了专利保护期,为何仍然买不到
地下药市:寻找救命神药“滴滴滴”
我为何选择去美国治疗癌症
……
内容摘要
《无国界病人》是一部癌症治疗10年的亲历手记,也是首本涉及跨国治疗经验的交流书。作者师永刚罹患罕见癌症肾上腺皮质癌,这个疾病发病率为百万分之一,国内没有太多的治疗方案和有效的治疗药物。为此,作者远赴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看病求医,经历了10年内2次手术、5次复发转移、4次急诊、6次放疗的惊心经历,最终通过参与3次新药的临床试验获得“重生”。
面对疾病,人们能做的,是尽可能充分了解它,并赢取战胜它的时间。师永刚在《无国界病人》中为读者总结了成功治疗癌症需要的五大必备要素:第1,咨询一定要全面及时,了解一些前沿信息,它会帮助你判断治疗方案的利弊得失。第2,选对医院和医生,精准了解不同医院和医生针对某一类疾病,在经验和医疗条件上的差异,可以得到迅速有效的就治。第3,要做好充分的预案,每一次治疗,都要多给自己储备一些方案,以备用。第4,调整身心状态,永远要保持耐心和一个不错的身体机能,用持久战的心态抵御每一次治疗的消耗。第5,做好资金的预算和管理,以便保证一些关键治疗的顺利实施。
师永刚在美国MD安德森治疗的过程中,接触和认识了不少同样在那边治病的病友,他在《无国界病人》中讲述了不少病友的故事,读者可以从中感知到性格在癌症治疗中的作用。有的人特别听从医生的建议,不随意更改治疗方案,能够完全执行医治计划;有的人久病成医,对于医生的治疗方案了如指掌,并对服用的药物也有深入的研究,常常能进行部分自我诊断和治疗,再配合医生的建议,大大提升治疗效果;当然也有病人,心意不决,此一时信任这个医生的建议,彼一时又执行另外一个医生的指导,这样的徘徊反复,其实很容易耽搁病情。做一个依从性好的病人,同时,也多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这是有助于疾病治疗的。
《无国界病人》用近40万字详尽记录作者3000天求医问药的治疗经历,同时也有对癌症治疗方案的很多体验和思考,既有自身的体验,也有专业的思考,更有大量真实案例做实证,是一本实用又诚恳的作品。它不仅涉及疾病的治疗,更对当下的生活方式进行了反思,并不断提醒读者,人没有什么可骄矜的,即便是自己的身体。
精彩内容
我想人生一定有剧本。
苦难的来临总是静默的、迅疾的、锋利的、倾覆的。
2012年8月26日,一个周六的上午。我躺在这家京城著名的体检中心的一张陌生的床上,接受腹部彩超检查。之前我已做完了项目繁多、可能什么也检查不出来的视力、抽血、牙齿,如同往常一样,甚至称了一下自己的体重。我已在这家公司做了四年的体检,除了去年因为出差而错过了,几乎没有落下任何一次检查。今年的体检增加了一个腹部彩超,据说可以看到腹内肝、肠、肾的状况。网上介绍“B超的原理是用超声波穿透人体,当声波遇到人体组织时会产生反射波,通过计算反射波成像”。就像挑西瓜一样,边敲边看,显示病灶情况。
做检查的是个穿着白大褂的女医生。我遵令把自己的上衣脱至齐胸处,闭眼躺在床上,体验着医生涂上去的药膏,凉丝丝地滑过我的腹部。数分钟后,不,至少有五分钟。那个滚筒一样的仪器仍在我身上滑动,两个医生突然没有了声音,可以感觉到那个滚筒在我的右腹部,反复地滑动。我的身上又冰又凉。我之前做过B超,感觉时间都很短,不说水过地皮湿也差不多溜冰一样地快速弄完。但这次似乎时间长得令人有点担心。
医生问:“平时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吧?”
我以为一般谈话,就随口说:“没有不舒服的啊,偶尔有点腹胀。不过我对付办法其实很简单,只要腹胀就做仰卧起坐,每次我差不多可以做五十多个,然后就会舒服些。”
那个胖胖的医生仍然问我:“有过疼痛么?”
我摇摇头。
“你的彩超可能有点问题。腹部有一个‘包块’,具体是什么还无法判断。不过包膜完整,看上去似乎不太像恶性的。”
我头上的汗出来了。我注意到她的用词:包块……包膜完整……不像恶性的。做媒体多年的经验告诉我,这些字眼显然较为用心地选择过。我工作的杂志,曾有一位编辑的父亲患肝癌去世,之前我去北京肿瘤医院看望过他的父亲。后来还因此在我供职的杂志上组织过一篇关于中国肿瘤病人情况的调查,我清楚这些字眼是什么意思。我的心一紧,“这个是肿瘤吗?”
医生把口罩拿下来,慎重地说:“……这个不像是恶性的。我找一下主任,让她再看一下。”然后她就欢天喜地——或者像是“报喜”——这个词用到这儿似乎不太对,但她确实是去报告这个对她来说,非常重大的事情去了。对于她的工作来说,她今天发现了一个肿瘤、一个结节,这对体检中心来说,可能是救人一命,或者说是他们工作的“成就”。至少对于平淡的体检工作来说,我身上的这个包块肯定是一个重大的发现。
女医生掩饰不住的紧张声音,从门外传过来:“主任,你快来,这儿发现一个大肿瘤。”接着就是一阵惊讶与小声的叽喳声。主任推门而入,她身后跟着检查中心的五六个医生。大家像发现了珍稀动物似的,看着我。我紧张坏了,瞬间明白了过来,做个体检,突然就成了教材。
她坐在我的床前,说:“别紧张,我看看这个是什么。”
P2-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