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地区美国电影的输入、放映与接受(1896-1949)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上海地区美国电影的输入、放映与接受(1896-1949)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43.52 6.4折 6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赵春晓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0375986

出版时间2021-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1202327665

上书时间2024-11-26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引言 一种微观史学的研究实践

一 微观史的历史研究方法与类型实践

二 作为重要历史参照的美国电影

三 历史拾遗与他者再现:上海视域中的美国电影

四 整体史观照下的研究空缺与史学价值

章 市场考察与商业初试期(1896-1919)

节 “洋时尚”与作为媒介的上海

第二节 带有市场初探色彩的流动放映

第三节 “一战”爆发前后的放映格局变化

第四节 规模放映初现端倪

第二章 美国电影在沪放映的话语权建构(1919-1937)

节 资本背景以及投资特点

第二节 放映霸权的经济表征

第三节 电影批评视域中的传播

第四节 “明星效应”与文化想象

第五节 技术的先声:有声电影的到来

第三章 时局动荡中的断裂与接续(1937-1945)

节 “孤岛”时期:“鉴”与“镜”的繁荣异象

第二节 沦陷时期:禁映前后的被动言说

第四章 时代的失语与辉煌的失重(1945-1949)

节 昙花一现的“黄金时代”

第二节 裹挟中的挣扎与失语

结语美国电影在沪放映的微观史学研究价值

一 历史反思与产业意义

二 微观类型史学的实践特质

三 电影史研究的宏观与微观之链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1949年以前美国电影在上海地区的放映活动是一个复杂而具有深味的历史现象。在中国电影纷繁芜杂的历史画卷中,美国电影如影随形,以其成熟的电影经验影响与刺激了中国民族电影类型的确立与成长,并在与本土电影的斡旋较量中推动了中国早期电影产业的萌生与发展。本书将限定上海地区作为美国电影研究的文本范围,结合上海特殊的政治格局、经济走向以及文化动态等外部生态,从历时的角度梳理美国电影在中国不同时间阶段的表现形态,廓清美国电影市场垄断格局之下上海早期特殊的产业格局以及市场放映体系的基本脉络,以共时的角度透析美国电影与中国电影之间深刻而复杂的“互文”关系。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