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了妈妈后,重新学说话+一流的教养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22.27
2.1折
¥
104.9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韩)金恩熙
出版社同心出版社
ISBN9787547740354
出版时间2021-1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104.9元
货号1202637613
上书时间2024-11-2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当了妈妈后,重新学说话》
第一章 学会与孩子沟通才能心灵相通
了解孩子的内心 01 妈妈是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孩子为什么容易被妈妈的话伤害?
了解孩子的内心 02 妈妈是孩子的人生准则
为什么孩子认为妈妈是完美的?
了解孩子的内心 03 妈妈的说话方式决定了孩子的说话方式
为什么亲子关系中沟通很重要?
了解孩子的内心 04 孩子会模仿妈妈的行为和处事态度
妈妈怎样的行为和说教能让孩子信服?
了解孩子的内心 05 孩子控制情绪的能力还有所不足
如何与不听话的孩子沟通?
了解孩子的内心 06 妈妈的话可以成为孩子的“幸福激素”
孩子消极地看待世界怎么办?
了解孩子的内心 07 孩子的话中蕴含着对妈妈的期待
如何读懂孩子的想法?
第二章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尊
塑造孩子的心灵 01 不要催促孩子,尝试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
“别哭了,好好说话”——这句话为什么会伤害到孩子?
塑造孩子的心灵 02 关注孩子敏感的心灵
是否要纠正看人眼色的孩子?
塑造孩子的心灵 03 请牢记孩子特有的表达方式
为什么孩子喜欢用比较的说话方式?
塑造孩子的心灵 04 经常鼓励缺乏自信的孩子
为什么孩子会认为自己不行?
塑造孩子的心灵 05 让忧虑的孩子安心
如果孩子对小事都很忧虑,该怎么办?
塑造孩子的心灵 06 包容孩子的返婴行为
为什么孩子有时会做出与年龄不符的行为?
塑造孩子的心灵 07 当孩子发脾气时,请耐心地和孩子沟通
为什么孩子会毫无征兆地突然发脾气?
塑造孩子的心灵 08 请不要训斥轻言放弃的孩子
如何改变轻言放弃的孩子?
第三章 培养孩子做情绪的主人
塑造孩子的心灵 09 孩子耍赖时要制定规则
如何教育耍赖皮的孩子?
塑造孩子的心灵 10 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孩子的情绪
如何调节孩子的负面情绪?
塑造孩子的心灵 11 信守规则,灵活变通
如何才能让孩子遵守规则?
塑造孩子的心灵 12 用提问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如何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塑造孩子的心灵 13 表扬可以提高孩子的专注力
如何帮助专注力差的孩子集中注意力?
塑造孩子的心灵 14 关掉手机,与孩子共度时光
孩子与手机的战争
塑造孩子的心灵 15 关注孩子当下的幸福
幸福的先决条件
塑造孩子的心灵 16 真诚对待说谎的孩子
孩子说谎怎么办?
第四章 培养孩子的社会属性
塑造孩子的心灵 17 如果向孩子提问,就请尊重孩子的答案
是否可以问孩子更喜欢爸爸还是妈妈?
塑造孩子的心灵 18 如何应对孩子特别的话语
如果孩子说出特别的话怎么办?
塑造孩子的心灵 19 兄弟姐妹互相告状时,不要轻易下判断
如何处置互相告状的孩子?
塑造孩子的心灵 20 教给孩子朋友间的相处之道
同龄朋友的意义
塑造孩子的心灵 21 不要否定孩子的人格
为什么孩子会学习父母的缺点?
塑造孩子的心灵 22 教给孩子招待朋友的礼仪
邀请孩子的朋友到家里做客,为什么总发生矛盾?
第五章 引导孩子学会化解矛盾
塑造孩子的心灵 23 与孩子真挚沟通,方能使孩子反省错误
如何惩罚排挤他人的孩子?
塑造孩子的心灵 24 塑造坚强的心灵,培养自立的品格
如果孩子被打了,该如何引导他?
塑造孩子的心灵 25 父母要对自己的话和行为负责
孩子闯祸了该怎么办?
塑造孩子的心灵 26 指责孩子反而会加重孩子的防御心理
如何纠正孩子爱找借口的习惯?
塑造孩子的心灵 27 拿孩子做比较,父母会自食恶果
平时乖巧的孩子为什么突然讨厌妈妈了?
塑造孩子的心灵 28 不要责备孩子不懂事
如何才能让孩子体会妈妈的辛劳?
塑造孩子的心灵 29 手机问题需要全家人一同解决
孩子想要手机该怎么办?
塑造孩子的心灵 30 如何进行性教育
如何和孩子谈性?
后记 妈妈的语言可以塑造孩子的心灵
内容摘要
《当了妈妈后,重新学说话》
因为妈妈们也是第一次,所以她们也需要练习。本书为作者集结咨商经验以及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介绍洞察孩子的方法以及与孩子沟通的秘诀,帮孩子建立健康的内心。父母们苦恼该如何与孩子们沟通,想了解曾经不必明说也能明白的孩子的想法,不知道该怎么响应孩子或感到后悔的情况变多了,母亲们虽然总是尽全力地照顾孩子,但「现实育儿」却将他们压得喘不过气来。比任何关系都还要来的亲近的是母亲与孩子,妈妈在孩子情绪发展的过程中扮演决定性的角色。因此,母亲说话的时机无比重要。但即便是口才好、沟通能力出色的母亲,都对与孩子沟通感到困难。对此,作者强调当了妈妈后的母亲如果重新开始学习说话,必须从儿童心理学及发展阶段入手。比起说话,了解孩子的内心才是更为实际的沟通。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