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财政支农绩效:评价.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研究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25.62
5.3折
¥
48
全新
仅1件
作者李秋著
出版社中国石化出版社
ISBN9787511452955
出版时间2019-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8元
货号1201906000
上书时间2024-11-2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财政领域工作人员的实用参考书
作者简介
李秋,1979年8月出生,汉族,辽宁省抚顺市人,2003年获得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2006年获得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现任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师,管理学博士,主要从事财政政策、数量经济等方面的研究。
目录
目录章绪论(1)1.1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1)1.1.1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1)1.1.2研究意义(1)1.2研究综 述(2)1.2.1国外的研究综述(2)1.2.2国内的研究现状(3)1.2.3对已有文献的评述(6)1.3研究的目标与内容(6)1.3.1研究目标(6)1.3.2研究内容(6)1.4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与研究框架(7)1.4.1研究方法(7)1.4.2数据来源(7)1.4.3研究框架(7)1.5创新之处(8)第2章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9)2.1相关概念的界定(9)2.1.1财政支农(9)2.1.2财政支农政策(9)2.1.3财政支农资金(10)2.1.4财政支农绩效(10)2.1.5绩效评价(10)2.2理论基础(11)2.2.1公共绩效理论(11)2.2.2公共产品理论(11)2.2.3成本-收益理论(11)2.2.4制度创新理论(12)2.2.5公共选择理论(12)2.2.6财政农业投资理论(12)2.3本章小节(12)第3章辽宁省财政支农的现状分析(14)3.1财政支农的制度框架(14)3.1.1财政支农政策的阶段性变迁(14)3.1.2财政支农成效综合评述(15)3.1.3财政支农主要问题表象(16)3.2财政支农的描述性分析(17)3.2.1支农规模统计描述(17)3.2.2支农结构统计描述(19)3.2.3区域配置公平性分析(21)3.2.4财政支农方式(22)3.2.5财政支农模式(23)3.3“三农”取得的成绩(23)3.3.1农产品供给方面(23)3.3.2收入方面(26)3.3.3民生方面(27)3.3.4农业生态环境方面(29)3.4本章小结(31)第4章财政支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32)4.1绩效评价的原则(32)4.1.1经济性(32)4.1.2效率性(32)4.1.3有效性 (32)4.1.4公平性(32)4.1.5可持续性(33)4.2财政支农的目标(33)4.2.1供给目标(33)4.2.2收入目标(33)4.2.3民生目标(34)4.2.4生态环境目标(34)4.3目标导向原则下财政支农绩效评价指标的确定(34)4.3.1指标的初步选择(35)4.3.2指标的筛选与优化(36)4.4本章小结(43)第5章辽宁省财政支农静态绩效水平评价(44)5.1评价方法的选择与模型建立(44)5.1.1数据包络分析法(DEA) (44)5.1.2DEA模型选择(45)5.1.3DEA模型导向的界定(46)5.1.4指标数据来源及处理(46)5.2整体绩效评价(47)5.2.1综合绩效分析(47)5.2.2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析(50)5.2.3绩效的DEA改进(53)5.3静态绩效分项评价(57)5.3.1供给绩效评价(57)5.3.2收入绩效评价(59)5.3.3民生绩效评价(62)5.3.4生态绩效评价(62)5.3.5各绩效值之间的比较(66)5.4辽宁省44个农业县(市)财政支农绩效评价(67)5.4.1整体绩效评价(67)5.4.2分项绩效评价(70)5.5本章小结(76)第6章辽宁省财政支农动态绩效水平评价(78)6.1评价方法的选择与模型建立(78)6.1.1DEA的Malmquist指数模型(78)6.1.2指标的选取和数据来源(79)6.2整体动态绩效评价(79)6.2.1辽宁省财政支农整体动态绩效评价(79)6.2.2辽宁省十四个市整体动态绩效评价(80)6.2.3辽宁省44个农业县(市)整体动态绩效评价(85)6.3动态绩效的分项评价(88)6.3.1供给绩效评价(88)6.3.2收入绩效评价(91)6.3.3民生绩效评价(93)6.3.4生态绩效评价(96)6.4辽宁省44个农业县财政支农绩效评价(98)6.5本章小结(102)第7章辽宁省财政支农绩效外部影响因素分析(104)7.1指标选择基础(104)7.1.1理论基础(104)7.1.2指标分类(105)7.2模型选择(105)7.2.1Tobit模型(105)7.2.2模型适用性分析(106)7.3实证分析(106)7.3.1变量定义(106)7.3.2经验假设(107)7.3.3模型设定及数据来源(108)7.3.4实证结果分析(108)7.4本章小结(111)第8章提升辽宁省财政支农绩效的策略(113)8.1基于静、动态绩效评价结果的对策分析(113)8.1.1技术创新方面(113)8.1.2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114)8.1.3适度调整财政支农规模(115)8.1.4优化支农结构,强化低效领域的支农政策扶持(116)8.1.5找准低效的“症结”,增强改革的准度(116)8.1.6保持各项支农政策的稳定和长效性(117)8.1.7科学设计财政投入政策,提高政策的灵活性(117)8.2基于Tobit回归结果的对策分析(117)8.2.1提高财政自给率(117)8.2.2加快城镇化建设(118)8.2.3重视农业在地区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118)8.2.4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119)8.2.5提高应对宏观经济变化的能力(119)8.3其他方面(119)8.3.1调整并明确“财政支农口径”(119)8.3.2转变“重投入,轻绩效”的观念(120)8.3.3细化政府财政公开内容(120)8.3.4构建完善的财政支农绩效评价体系(121)8.4本章小节(121)第9章结论与展望(122)9.1结论(122)9.2研究的局限性与不足(123)9.3进一步的研究方向(123)参考文献(124)目录章绪论(1)1.1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1)1.1.1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1)1.1.2研究意义(1)1.2研究综 述(2)1.2.1国外的研究综述(2)1.2.2国内的研究现状(3)1.2.3对已有文献的评述(6)1.3研究的目标与内容(6)1.3.1研究目标(6)1.3.2研究内容(6)1.4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与研究框架(7)1.4.1研究方法(7)1.4.2数据来源(7)1.4.3研究框架(7)1.5创新之处(8)第2章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9)2.1相关概念的界定(9)2.1.1财政支农(9)2.1.2财政支农政策(9)2.1.3财政支农资金(10)2.1.4财政支农绩效(10)2.1.5绩效评价(10)2.2理论基础(11)2.2.1公共绩效理论(11)2.2.2公共产品理论(11)2.2.3成本-收益理论(11)2.2.4制度创新理论(12)2.2.5公共选择理论(12)2.2.6财政农业投资理论(12)2.3本章小节(12)第3章辽宁省财政支农的现状分析(14)3.1财政支农的制度框架(14)3.1.1财政支农政策的阶段性变迁(14)3.1.2财政支农成效综合评述(15)3.1.3财政支农主要问题表象(16)3.2财政支农的描述性分析(17)3.2.1支农规模统计描述(17)3.2.2支农结构统计描述(19)3.2.3区域配置公平性分析(21)3.2.4财政支农方式(22)3.2.5财政支农模式(23)3.3“三农”取得的成绩(23)3.3.1农产品供给方面(23)3.3.2收入方面(26)3.3.3民生方面(27)3.3.4农业生态环境方面(29)3.4本章小结(31)第4章财政支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32)4.1绩效评价的原则(32)4.1.1经济性(32)4.1.2效率性(32)4.1.3有效性 (32)4.1.4公平性(32)4.1.5可持续性(33)4.2财政支农的目标(33)4.2.1供给目标(33)4.2.2收入目标(33)4.2.3民生目标(34)4.2.4生态环境目标(34)4.3目标导向原则下财政支农绩效评价指标的确定(34)4.3.1指标的初步选择(35)4.3.2指标的筛选与优化(36)4.4本章小结(43)第5章辽宁省财政支农静态绩效水平评价(44)5.1评价方法的选择与模型建立(44)5.1.1数据包络分析法(DEA) (44)5.1.2DEA模型选择(45)5.1.3DEA模型导向的界定(46)5.1.4指标数据来源及处理(46)5.2整体绩效评价(47)5.2.1综合绩效分析(47)5.2.2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析(50)5.2.3绩效的DEA改进(53)5.3静态绩效分项评价(57)5.3.1供给绩效评价(57)5.3.2收入绩效评价(59)5.3.3民生绩效评价(62)5.3.4生态绩效评价(62)5.3.5各绩效值之间的比较(66)5.4辽宁省44个农业县(市)财政支农绩效评价(67)5.4.1整体绩效评价(67)5.4.2分项绩效评价(70)5.5本章小结(76)第6章辽宁省财政支农动态绩效水平评价(78)6.1评价方法的选择与模型建立(78)6.1.1DEA的Malmquist指数模型(78)6.1.2指标的选取和数据来源(79)6.2整体动态绩效评价(79)6.2.1辽宁省财政支农整体动态绩效评价(79)6.2.2辽宁省十四个市整体动态绩效评价(80)6.2.3辽宁省44个农业县(市)整体动态绩效评价(85)6.3动态绩效的分项评价(88)6.3.1供给绩效评价(88)6.3.2收入绩效评价(91)6.3.3民生绩效评价(93)6.3.4生态绩效评价(96)6.4辽宁省44个农业县财政支农绩效评价(98)6.5本章小结(102)第7章辽宁省财政支农绩效外部影响因素分析(104)7.1指标选择基础(104)7.1.1理论基础(104)7.1.2指标分类(105)7.2模型选择(105)7.2.1Tobit模型(105)7.2.2模型适用性分析(106)7.3实证分析(106)7.3.1变量定义(106)7.3.2经验假设(107)7.3.3模型设定及数据来源(108)7.3.4实证结果分析(108)7.4本章小结(111)第8章提升辽宁省财政支农绩效的策略(113)8.1基于静、动态绩效评价结果的对策分析(113)8.1.1技术创新方面(113)8.1.2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114)8.1.3适度调整财政支农规模(115)8.1.4优化支农结构,强化低效领域的支农政策扶持(116)8.1.5找准低效的“症结”,增强改革的准度(116)8.1.6保持各项支农政策的稳定和长效性(117)8.1.7科学设计财政投入政策,提高政策的灵活性(117)8.2基于Tobit回归结果的对策分析(117)8.2.1提高财政自给率(117)8.2.2加快城镇化建设(118)8.2.3重视农业在地区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118)8.2.4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119)8.2.5提高应对宏观经济变化的能力(119)8.3其他方面(119)8.3.1调整并明确“财政支农口径”(119)8.3.2转变“重投入,轻绩效”的观念(120)8.3.3细化政府财政公开内容(120)8.3.4构建完善的财政支农绩效评价体系(121)8.4本章小节(121)第9章结论与展望(122)9.1结论(122)9.2研究的局限性与不足(123)9.3进一步的研究方向(123)参考文献(124)
内容摘要
本专著重点探讨辽宁省财政支农的绩效问题,运用DEA非参数方法从供给、收入、民生和生态环境及四方面综合对辽宁省各地区财政支农绩效进行综合评价,提出提升财政支农绩效的对策,为辽宁省财政支农政策的实施提供意见参考。专著适用于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硕士、博士学生,金融、财政领域工作人员使用。
主编推荐
财政领域工作人员的实用参考书
精彩内容
财政支农、经济绩效评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