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琏论改革基本问题(1-3)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126.73
6.4折
¥
198
全新
库存12件
作者吴敬琏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ISBN9787542670410
出版时间2021-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98元
货号1202208494
上书时间2024-11-2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吴敬琏,首届中国经济学杰出贡献奖得主,靠前经济学会(IEA)荣誉会长。
195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系。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欧靠前工商学院(CEIBS)宝钢经济学讲席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比较》辑刊、《洪范评论》主编,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规划顾问委员会副主任,靠前经济学会(IEA)荣誉主席,北京乐平基金会发起理事,阿拉善生态基金理事会理事长。吴敬琏倡导并努力推进市场化、法治化、民主化的改革,是“整体改革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研究成果,对中国改革和经济发展转型的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
目录
《吴敬琏论改革基本问题.Ⅰ》
初版序
前言
讲除了改革,我们别无选择
第二讲可行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
第三讲中国不能没有生机蓬勃的企业
第四讲竞争性市场的形成
第五讲宏观调控体系
第六讲改革的战略选择
第七讲行政性分权,此路不通
第八讲跨越企业承包制
第九讲利益关系的调整和新利益格局的建立
第十讲经济改革、政治民主与观念更新
第十一讲农村社会的变革
第十二讲改革时期的发展方针
附录经济体制中期(1988~1995年)改革规划纲要
《吴敬琏论改革基本问题.Ⅱ》
第四版前言
第1章导论
1.1写作缘起
1.2若干基本概念的界定
1.3本书的结构
第2章从早期经济增长到现代经济增长
2.1早期经济增长和相关的理论
2.2现代经济增长和相关的理论发展
2.3早期增长模式和旧型工业化道路的陷阱
第3章现代经济增长中效率提高的源泉
3.1“与科学相关的技术”的广泛应用
3.2服务业的发展提高了经济的整体效率
3.3现代信息通信技术(ICT)渗入和改造各产业部门
第4章我国工业化的曲折道路和粗放增长模式存在的问题
4.1改革开放前的经济增长模式
4.2改革开放以来调整经济结构和改善增长方式的探索
4.3工业化道路和增长模式偏差的消极后果
第5章粗放增长模式的延续:出口导向战略
5.1出口导向战略及其实施效果
5.2出口导向政策导致的问题
第6章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6.1采取实际措施提高经济效率
6.2必须建立充满活力的新体制
6.3改革攻坚,建立健全集约增长的制度基础
6.4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最终取决于政府自身改革的成效
附录1全面提升整体竞争力是浙江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浙江经济发展考察报告(2004)
附录2“十一五”时期必须认真解决工业化道路和增长模式的问题(2005)
附录3广东发展转型的机遇与挑战(2008)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出版后记
修订版附记
增订版后记
《吴敬琏论改革基本问题.Ⅲ》
第三版前言
第一篇总论
第1章计划经济的建立与改革问题的提出
1.1社会主义者的经济体制构想
1.2苏联式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3对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经济学分析
1.4苏联、东欧的经济改革
1.5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问题的提出
第2章中国改革战略的演变
2.1行政性分权(1958~1978)
2.2增量改革(1979~1993)
2.3“整体推进”(1994年至今)
第二篇部门专论
第3章农村改革
3.1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其对经营制度的特殊要求
3.2承包制改革以前的农业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3.3农业承包经营(“包产到户”)的推行和效果
3.4后家庭承包制的农村改革前景
第4章企业改革
4.1企业制度和现代公司
4.2传统国有企业制度和以放权让利为主线的改革
4.3国有企业的公司化
4.4改善大型企业的公司治理
第5章民营经济的发展
5.1国有制崇拜及其突破
5.2国有经济布局的调整和私有部门的成长
5.3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及其克服
第6章金融改革
6.1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下的货币与金融
6.2金融市场的建立和发展
6.3金融机构的改革发展和金融监管制度的建立
6.4中国金融进一步改革的议题
第7章财政税收体制改革
7.1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下的财政
7.21980~1993年:以财政承包制为中心的财税改革
7.31994年的财税体制全面改革
7.4新世纪完善财政体系的课题
第8章对外开放
8.1中国从内向型经济到外向型经济的转变
8.2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8.3经济特区的构建和开放地区的扩展
8.4外商直接投资
8.5中国对外开放前景
第三篇宏观经济和社会层面的问题
第9章建立新的社会保障体系
9.1社会保障体系的功能及其分类
9.2改革前的社会保障体制和1993年的改革计划
9.31995年以后的改革实施
第10章转型时期的宏观经济政策
10.1宏观经济的短期分析与长期分析
10.21979~1996年间的四次经济波动
10.31997~2008年: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波动
10.4中国宏观经济的长期问题:经济增长模式转型
第11章转型时期的社会关系和政治改革
11.1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的互动关系
11.2中国政府的政治改革规划及其进程
11.3中国转型期中的社会矛盾
11.4积极而慎重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第四篇简短的结论
第12章结束语
12.1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和它的发展前景
12.2全民推进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第三版后记
内容摘要
在对中国基本问题研究得不深不透、得不到可靠的分析框架支持的情况下,仓促采取就事论事的应对措施,由于未能触及事情的根本,往往非但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相反可能引发新的矛盾。如果发生“数典忘祖、引喻失义”的扭曲,就更会使好不容易取得的认识成果付诸东流。
集结在《吴敬琏论改革基本问题》的三本书《论竞争性市场体制》《中国增长模式抉择》《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正是力求亡羊补牢,按照经济科学的要求,讨论与中国发展和改革相关的基本问题。
《论竞争性市场体制》发表在“南方谈话”以前,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到了张目的作用。
《中国增长模式抉择》是制定国家“十一五”规划前的一场大辩论的产物,详细地讨论了诸如为什么要进行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如何通过改革建立实现这一转型所需的制度环境等相关问题。
《当代中国经济改革》运用比较制度分析的方法,全面观察并深刻分析中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过程,囊括了中国从计划经济时代以来农村、企业、外贸、金融、财税等各个部门以及社会保障、危机治理、政治体制等宏观经济和社会政治层面的改革历程。书中收录了各改革阶段中最主要、最有影响力的主流观点,既有各项改革措施之推动者的声音,也有反对者的声音。
主编推荐
1.中国经济面临诸多现实问题,应对当下,重读历史是一种必需。2.追根溯源,探索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和内在机理;亡羊补牢,指明中国改革的未来道路。3.现实中出现的问题并不是突然从天而降,而是在长时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并积累起来的。只有按照科学的方法弄清楚相关的基本问题,才能给出正确的诊断和处方。——吴敬琏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