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去作者"观念与"作者之死"思潮研究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9.11 5.9折 66 全新

库存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同铸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16197523

出版时间2017-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6元

货号1201582241

上书时间2024-11-25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张同铸,男,1975年12月生,南通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及江苏省美学学会会员。1996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大学外语系;2003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11年至2014年在南京大学哲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博士研究方向是当代西方文学理论,对中西方哲学深感兴趣。主持并完成江苏省高校哲学社科基金项目及江苏省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各1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目录
导论
第一章驱逐诗人的柏拉图
第一节诗与哲学之争
第二节柏拉图的“造物者”观念
第三节柏拉图的理想国
第二章亚里士多德论诗艺
第一节诗艺属于创制科学
第二节神是终极的作者
第三章基督教文化中的作者观
第一节太初有道
第二节哲学与启示
第三节对异教作者的攻击
第四节奥古斯丁的作者观
第五节托马斯·阿奎那:艺术家模仿上帝
第六节解经的原则:唯有圣经
第四章文艺复兴与主体中心的确立
第一节反对教会及其烦琐哲学
第二节自我、自然与上帝
第三节为虚构与创造正名
第四节主体中心的确立
第五章理性与天才的分野和融合
第一节理性与感性的对立
第二节“天才”观念
第三节浪漫主义者的“作者观”
第四节对浪漫主义者的“作者观”的反拨
第六章从“上帝之死”到“作者之死”
第一节从“上帝之死”到“人之死”
第二节主体之死
第三节“作者之死”思潮形成的社会环境
第四节语言的革命
第七章法国“作者之死”思潮的形成
第一节罗兰·巴特论“作者之死”
第二节德里达、福柯的作者观
第三节法国“作者之死”思潮的形成
第八章“作者之死”思潮的意义
第一节瓦解近代批评的等级制
第二节坚持理论的“非中心”性
第三节在电子时代的实践意义
第四节“反神学”的革命性
第五节促进解构思潮的形成
第六节促进多样性作者主体的出现
第九章对“作者之死”思潮的反思
第一节其理论基础的矛盾性
第二节始终在场的主体
第三节忽视现代意义上的新型作者
第四节忽视社会实践
结语
附录一中国学者与西方“作者”观念
附录二普洛丁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附录三黑格尔的作者观念
附录四基尔克果:信仰上帝的单一者
附录五尼采的艺术形而上学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作者主体性问题是西方文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自柏拉图起,在西方文化中就一直存在着“去作者”观念,就是在讨论诗歌等作品时,忽视或取消作为经验个体存在的作者的作用,将所谓真正的作者归之于一种超越性的力量。本书致力于探讨20世纪西方的“作者之死”思潮与西方文化传统中的“去作者”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指出该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巴特、福柯、德里达)受20世纪语言学转向之后的语言观的影响,不再把作品归之于神意,而是将其归之于语言,并且注意到了读者的作用,具有很好鲜明的反神学和去中心的革命意义。在指出其积极意义的同时也反思其不足,这种不足主要是由于其陷入了形而上学的泥沼。要想克服这种不足,既要考虑到社会实践和主体间性,对西方哲学和文化中的唯我论和独断论进行反思,也要从中国的传统智慧中汲取力量。作者与读者在语言中交流、对话,文本的意义得以确立。作者主体性与读者的主体性是互补的存在,没有哪一个能否定另外一个的存在,从而确立其独断的地位。这与中国文化中的圆融思想是一致的。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