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庄子 憨山德清《庄子内篇注》研究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62.32
6.4折
¥
98
全新
仅1件
作者郎宁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20154796
出版时间2019-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98元
货号1201959247
上书时间2024-11-2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郎宁,1990年生,山东潍坊人。2017年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学位,现就职于潍坊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关注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的研究。先后在《哲学动态》《学术交流》等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2019年获准立项主持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健康中国视域下庄子养生思想与现代价值研究》(批准号19CZXJ06)。
目录
序罗安宪Ⅰ
章《庄子内篇注》的思想基石001
节憨山德清其人及其学术渊源001
一憨山德清生平002
二憨山德清学术著作004
三憨山德清的学脉关系及学术特色005
第二节《庄子内篇注》的理论背景006
一晚明时代政治背景及佛教丛林现状006
二晚明儒道学术发展状况007
三憨山德清注解三教009
第三节《庄子内篇注》的思想基础010
一以禅化儒011
二援佛入道024
小结036
第二章齐物与逍遥037
节齐物以至逍遥:心与己的消解037
第二节忘己040
一庄子之逍遥义的转向040
二逍遥:无碍解脱049
第三节破我执060
一丧我:忘我——齐物之大旨061
二以明:照破——齐物之工夫073
小结085
第三章宗师与养生087
节宗师以至养生:天与道的挺立087
第二节由人走向真人089
一人-真知-真人091
二撄宁与坐忘:入道之工夫104
第三节性者生之主115
一缘督以为经116
二养性而养生126
小结132
第四章充德与应世133
节充德以至应世:心与命的归宿133
第二节虚心而涉世136
一虚者心斋138
二无用之用以及无用145
第三节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154
一德与形之间154
二破分别我障165
第四节止观不二以应世170
小结183
第五章憨山德清注庄动机之再思考186
节憨山德清注庄之外在动因186
一明代士人之好《庄》风尚187
二明代道教学者陆西星对《庄子》的阐释192
三明代士人对佛教之态度197
第二节憨山德清注庄之内在动因209
一内在动因之根源210
二佛教内部之回应212
小结216
结语:憨山德清《庄子内篇注》之价值219
参考文献227
附录明朝以前主要注庄方法梳理表237
内容摘要
本项目作者郎宁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书稿是在博士毕业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晚明佛学家憨山德清用以佛通庄、以佛化庄的方法理路疏解《庄子》,著成《庄子内篇注》,其对佛庄关系的思考、对佛庄理论的阐释,都一定程度反映了晚明时期的学术状况与社会现实。书稿以憨山德清之《庄子内篇注》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出憨山德清解庄背后的思想义理体系,进而梳理其经典诠释背后之思想理论基础与解庄动机,使得憨山德清解庄之动机、理论基础、义理体系及解庄之价值贯通为一接近之整体。 憨山德清之《庄子内篇注》以佛法阐释、沟通庄子思想,承担了晚明时期庄子学的上承与下启的接续任务,一定程度影响着憨山大师之后的解庄学者而利于庄子学的继续发展,为晚明佛教寻找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推动了晚明佛教的发展。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