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传(全2册)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65.6
6.7折
¥
98
全新
仅1件
作者(美)亚伯拉罕·派斯 著 方在庆 等 译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38829
出版时间2004-04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98元
货号1202633344
上书时间2024-11-2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中文版序
致读者
凡例
Ⅰ.导论
第1章 目标与计划
第2章 相对论和量子理论
(a)有序的转变和革命时期
(b)时间囊
第3章 年轻的物理学家
有关爱因斯坦的众多传记的补充说明
Ⅱ.统计物理学
第4章 熵和几率
(a)爱因斯坦贡献一览
(b)麦克斯韦和玻耳兹曼
(c)1905年的前奏曲
(d)爱因斯坦与玻耳兹曼原理
第5章 分子的实在性
(a)19世纪的简单回顾
(b)普费弗尔坩埚和范特霍夫定律
(c)博士论文
(d)11天后:布朗运动
(e)爱因斯坦和斯莫鲁霍夫斯基:临界乳光
Ⅲ.狭义相对论
第6章 上帝难以捉摸
(a)迈克尔逊-莫雷实验
(b)先驱者
(c)庞加莱在1905
(d)1905年以前的爱因斯坦
第7章 新运动学
(a)1905年6月:狭义相对论的确立,洛伦兹变换的导出
(b)1905年9月:关于E=mc2
(c)早期反应
(d)爱因斯坦与1905年后的狭义相对论
(e)电磁质量:头100年
第8章 历史的边缘
Ⅳ.广义相对论
第9章 “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思想”
第10章 爱因斯坦教授先生
(a)从伯尔尼到苏黎世
(b)三年半的沉默
第11章 布拉格论文
(a)从苏黎世到布拉格
(b)1911年,光线弯曲是可测的
(c)1912年,拓荒者爱因斯坦
第12章 爱因斯坦-格罗斯曼合作
(a)从布拉格到苏黎世
……
内容摘要
爱因斯坦,开创了物理学的新纪元;爱因斯坦,改变了人类对世界和宇宙的认识;他在物理学多个领域均有重大贡献。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并在这基础上推广为广义相对论。他还提出光的量子概念,发现了光电效应定律…… 本书以翔实的史实勾勒出爱因斯坦伟大的一生,而且也从人类文化的源头上探寻着爱因斯坦思想、人格的精神底蕴。
精彩内容
第1章 目标与计划
大概在1950年的一天,我正陪爱因斯坦走在从高等研究院回他寓所的路上。突然,他停下来,转过头来问我,是不是只有在我望月亮时,才真正相信月亮存在。我们倒不是在谈什么特别的形而上学的东西,而是在讨论量子理论,特别是在物理观测意义上,哪些是可做的,哪些是可知的。当然,这位20世纪的物理学家并没有说他对这个问题有了确切的答案。不过,他确实知道,他的19世纪的前辈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不再成立了。诚然,在日常生活条件下,那些回答几乎是完全正确的。但不能将它们外推到以近光速运动的事物,或者像原子那么小的事物,或者,在某些方面,也不能外推到像星体那么重的事物上去。我们今天比过去更清楚地知道,我们在最有利的环境条件下能做什么,有赖于详细而具体地认识那些条件是什么。一般地说,这正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教给我们的东西。相对论,是爱因斯坦创立的;量子力学,则是他最终接受的(用他的话来说),它是我们时代最成功的理论,但他相信,它还只是暂时的。
我们边走边谈,继续谈月亮,讨论用存在来指非生命事物时所表达的意义。走到梅瑟(Mercer)街112号,我祝他午餐愉快,然后回研究院。还在早些时候,我就喜欢这样的散步,并为那些尽管没有结果的讨论感到愉快,我已经习惯了。而每当我在回来的路上一又总会想起这个问题:像他这样一位对现代物理学的创立有着卓越贡献的人,为什么对19世纪的因果观还那么执着? 为把这个问题讲得更准确,我们不仅需要了解爱因斯坦对量子物理学的信念,还需要了解他对整个物理学的信念。对此我相信自己是知道的,而且将尽力在下面讲清楚。然而,为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仅需要知道他的信仰,还需要知道他是怎样接受这些信仰的。这一点我同爱因斯坦的交谈也说明不了什么,这并不是他故意回避,而是我根本就没有提过这个问题。只是在爱因斯坦去世多年以后,我才看到了答案的端倪,那时我认识到,在现代量子力学发现近十年前,爱因斯坦首先认识到19世纪的因果思想将成为量子物理学的一个严峻问题。然而,尽管我现在比同他散步时对他的思想演化了解得更多了一些,我还是没法说我知道他为什么选择他坚持的那种信仰。爱因斯坦50岁时,在给女婿凯泽尔(Rudolph Kayser)为他写的传记的前言中写道:“也许作者忽略的是我性格中非理性的、自相矛盾的、可笑的、近乎疯狂的那些方面。这些方面似乎是那个永不停息地活动着的大自然为她自己欢喜而根植在人的性格里的。但这些东西只有在一个人的思想熔炉中才会各自显露出来。”这句话也许对自我认识的能力太乐观了,当然,它也公正地告诫任何一个传记作者,不要夸大地回答自己可能会合理地提出的每一个问题。
还是应该简单解释一下,我怎么会同爱因斯坦走在一起,我们又为什么会谈到月亮上来。我1918年生在阿姆斯特丹。1941年,在乌得勒支(Utrecht)跟随罗森菲尔德(Leon Rosenfeld)获博士学位。后来,我躲在阿姆斯特丹,但最终还是被抓进了那里的盖世太保监狱。欧洲胜利日(VE Day)前夕,狱中的幸存者都自由了。战争刚结束,我就向哥本哈根的尼尔斯·玻尔研究所(Niels Bohr Institute)和普林斯顿的高等研究院申请博士后研究,希望跟泡利(wolfgang Pauli)一起工作。两个地方都同意我去。我先去哥本哈根一年,不久跟玻尔(Bohr)工作了几个月。下面的几行文字,是我对那段经历的回顾,它同我们这里谈的事情有关。“我得承认,合作开始阶段,我很多时候都跟不上玻尔的思路,实际上还常常感到疑惑。他一会儿说,薛定谔(Schrodinger)听说量子力学的几率解释后,感到很震惊;一会儿又谈些显然不相干的爱因斯坦的反对意见,我看不出它们有什么联系。但没过多久,疑雾散开了。我开始学会把握玻尔的论证路线和目的。像在许多运动中,运动员在走进竞技场之前要进行热身活动一样,玻尔的头脑中,也会再现在量子力学的内容被理解和接受之前展开的论战。我敢说,这样的思想论战,他一天也没停歇过。我相信,这正是玻尔之所以成为玻尔的无穷源泉。爱因斯坦似乎永远是为他引路的精神伙伴——即使在爱因斯坦去世以后,玻尔也一样在思想上同他争论,仿佛他还活着”[P1]。
P5-7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