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中国文学在埃及(中阿文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代中国文学在埃及(中阿文版)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92.92 6.5折 298 全新

库存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埃及]哈赛宁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20155762

出版时间2020-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298元

货号1202089358

上书时间2024-11-23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近几年来,对于中外文学因缘关系的研究成果频出,国内外学术界对这一话题也持续关注。但是,有关中国文学在阿拉伯世界的传播和影响,却尚未有人做系统、深入的梳理和研究。埃及汉学家哈赛宁博士的这部著作来得及时,他在比较文学研究的这块处女地上,作了可贵的垦殖,让我们得以了解现代中国文学在埃及——这个阿拉伯文化和文学大国——传播的状况及产生的影响。作为哈赛宁博士多年的同道和朋友,我对他这部新作的出版深感高兴,诚表祝贺。
这部著作,既有对中国文学在埃及译介历史的梳理、传播现状的分析,也有对鲁迅、老舍等中国现代文学巨匠在埃及的影响研究,还有对于中埃两国几位作家的平行研究。哈赛宁博士经过多年努力,为我们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让我们了解了不少新的知识,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按照他的导师高旭东教授的说法,他确实“弄出了一点新的东西”。更难能可贵的是,作为外国人的哈赛宁,用比较通顺、流畅的汉语完成了这部作品。据我所知,这也是阿拉伯学者用中文撰写、在中国出版的*部著作。因此,哈赛宁有理由为自己的付出和收获感到自豪。
通读这部著作后,我们可以发现,在几代阿拉伯和中国学者、翻译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现代文学在作为阿拉伯世界重要窗口的埃及,已经生根开花。中国现代文学在埃及的存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为数不少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被译成阿拉伯文。哈赛宁在附录中列举了将近40 本阿拉伯文版译作,而据我所知,这个统计还不全面,遗漏了一些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出版的译作。
第二,已经有了一支规模不小的研究者和翻译者队伍,其中除了部分中国的阿拉伯语学者以外,大多数是埃及自己培养的汉学家,多半为中青年才俊,这预示了未来发展的良好前景。
第三,中国文学已经引起了埃及读者的关注,并得到一些埃及知识精英和文学大家的重视,还对部分作家产生了影响。哲迈勒·黑托尼、贾比尔·欧斯福尔、阿卜杜勒·盖法尔·迈卡维、......



 
 
 
 

商品简介

这本书是作者2008年的博士论文修改而成,也是作者这些年学习、翻译和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一点成果。
尼罗河和黄河孕育了埃及和中国两个古老的文化,两国交往源远流长、历久弥新。阿拉伯文学史上的不少名著,如《一千零一夜》等在中国都是家喻户晓的,埃及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纳吉布?马哈福兹(Nagiib Mahfouz 1911-2006)等现代作家的作品,在中国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同时,中国的《论语》《道德经》《易经》《孙子兵法》以及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的诗歌和《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等经典作品,都有阿拉伯文译本;鲁迅、巴金、矛盾、老舍、曹禺等现代中国作家的作品在埃及等阿拉伯国家也得到了一定的传播、翻译与研究,甚至对一些埃及作家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无论是中国文学在埃及,还是埃及文学在中国,都缺乏应有的梳理与研究。也许是语言与文化的隔阂,这个比较文学早就应该硕果累累的领域,居然还是未开垦的处女地。但是,要全面清理、研究中国文学在埃及与埃及文学在中国,以自己现在的知识结构与写作能力,有点力不从心,即使写出来恐怕也是大而无当。因而我决定在本文完成之后,再将埃及文学在中国以及古代中国文化在埃及等题目列为自己的研究课题。作者相信这一研究将对埃中文化交流产生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报答中国对一个埃及学子的培养。



作者简介

埃及翻译家、汉学家, 1979年生于埃及艾斯尤特省。2008年获得北京语言大学博士学位(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作者是当今埃中、阿中文化交流过程中*主要的人物之一。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语言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现兼任沙特国王大学语言与翻译学院中文系副教授和中文系主任。
在中国的学术身份有:鲁迅国际研究会理事,莫言研究会理事,上海外国语大学《阿拉伯学研究》刊物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上海外国语大学阿拉伯学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
翻译过20多部中文图书,其中突出的译著有莫言:《红高粱家族》、《透明的红萝卜》,余华:《许三观卖血记》、《余华短篇小说作品选》刘震云:《手机》、《吃瓜时代的儿女们》,《中国当代女作家作品选》等。
【获奖情况和荣誉】
2008年 获北京语言大学优秀研究生毕业生奖
2012年 获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语言学院 “翻译日” 表彰奖
2013年 获艾因夏姆斯大学“青年研究员国际研讨会”表彰奖
2013年 荣获埃及文化部“青年翻译奖”
2016年 荣获“中华图书贡献奖”(青年成就奖)翻译奖



目录

*章 现代埃中文学交流概述1 
  *节 现代埃及文学在中国9 
  第二节 中国文学在埃及16 
第二章 鲁迅在埃及的传播及影响31 
  第二节 埃及的鲁迅研究38 
  第三节 试论鲁迅和纳吉布·马哈福兹作品中的知识分子形象44 
  第四节 鲁迅对埃及小说家的影响54 
  第五节 “文学之父”与“小说之母”——试论鲁迅对乌勒菲特·艾德里比的影响66 
第三章 老舍在埃及以及埃及的老舍77 
  *节 老舍作品在埃及的译介78 
  第二节 论老舍与纳吉布·马哈福兹笔下的女性形象86 
  第三节 埃及的老舍研究96 
  第四节 埃及的老舍99 
  第五节 老舍与埃及作家陶菲格·哈基姆103 
  第六节 东西方文化中与他者的关系:对话还是冲突107
      ——以老舍的《二马》与埃及作家陶菲格·哈基姆的《来自东方的鸟》为例107 
第四章 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在埃及119 
  *节 中埃现当代女性文学的发展概况119 
  第二节 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在埃及124 
  第三节 《敞开的门》与《青春之歌》作为第三世界典型文本的比较131 
参考书目149 
附录152


【前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