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力量的声音:我与人民日报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31.93
5.5折
¥
5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人民日报社文艺部 著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ISBN9787511560865
出版时间2019-07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58元
货号1201950557
上书时间2024-11-2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人民日报社文艺部,系人民日报主管文艺、发表散文、诗歌、文学评论、文艺动态的部门。文艺部编选有年度散文多种。
目录
"序 言
李宝善//01
不能忘却的邂逅
李 宏//01
“教学之宝”报中寻
朱华贤//06
大地之恩
赵丽宏//11
悠悠投递情
王小菠//16
珍贵的生日礼物
邵景均//20
痴心不改读报情
杨青峰//25
心系民生 倾盖如故
钱学明//29
一份珍贵遗产
韩立军//35
那么遥远,那么近
朱永新//40
《人民日报》,我信
梁萌萌//45
一生相伴的情谊
谭仲池//49
有力量的声音
丁 力//54
难忘“磨稿子”精神
王永福//58
珍惜这份缘
周 权//62
难忘的投稿经历
涂怀章//67
人生的转折点
张 值//71
人生的桥梁
杨 朔//74
我的剪报我的歌
宋思强//78
与《人民日报》的不解之缘
李肇星//82
感恩《人民日报》
刘 芳//88
梨园春秋,与报同行
李维康//92
从读者到作者
丘克军//97
心仪党报大小事
李 军//101
"
"亦师亦友的《人民日报》
魏 凯//106
我和《人民日报》
李雪健//111
悟透头条写好稿
刘 宇//115
为红色娘子军读报
王路生//119
成长的力量
莫 测//125
四个剪报本
王开忠//130
三月香雪
铁 凝//134
镌刻下更美好的记忆
王 蒙//141
《父亲》和开放的中国
罗中立//144
伴我“守”海疆
常树辉//148
“口令”结交情
陈楚敏//152
情系《人民日报》
徐新启//155
家的“党报情结”
吴协恩//159
一个我敬仰的地方
陈广西//162
亦师亦友情谊长
靳国君//166
我家两代人的党报情缘
张慰萱//170
感怀与祝福
张岂之(思想史家、西北大学原校长)//175
邵大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176
楼宇烈(哲学家、北京大学教授)//176
叶 辛(中国作协副主席)//177
高洪波(中国作协副主席)//177
单霁翔(故宫博物院院长)//178
鲍尔吉·原野(辽宁省作协副主席)//179
阿 来(四川省作协主席)//180
麦 家(浙江省作协主席)//180"
内容摘要
本书是“我与人民日报”栏目的文章精选。作者中有铁凝、王蒙、李雪健、李肇星、赵丽宏、罗中立等大家、名家,也有通过人民日报成长起来的作者和普通读者。作者通过回忆自己和人民日报渊源,或抒发对人民日报传播力和影响力的认同,或书写人民日报的伯乐、引领和示范作用,或赞扬人民日报的磨稿子精神,不一而足。
主编推荐
"“我”为什么要读《人民日报》?本书中的众多作者将给你答案。
我一定要读《人民日报》吗?读完本书你一定会找到确定无疑的答案。
如何读《人民日报》?如何读?读什么?这将是一本关于《人民日报》的阅读秘籍。"
精彩内容
序 言
李宝善
1948年6月15日,在解放战争即将胜利的号角声中,《人民日报》于河北省平山县里庄创刊,并于次年3月迎着新中国成立的曙光,随党中央一同“进京赶考”。
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到开国大典,本报记者用笔和镜头记录了新中国的诞生;从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年代,到改革开放的澎湃春潮,从大踏步赶上时代的努力奋进,到新时代新征程的初心不改,《人民日报》始终与党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新中国70年建设与发展的记录者、见证者和推动者。
从八匹骡子就能拉走报社的全部家当,发展成为拥有报纸、杂志、网站、网络电视、网络广播、电子屏、手机报、微博、微信、客户端等10多种中外文载体、300多个媒体平台的全媒体形态新型媒体矩阵。《人民日报》的事业蓬勃发展本身,也是新中国70年发展的一道生动缩影。
2018年,《人民日报》创刊70周年。人民日报70年来的发展与成就,离不开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与坚强领导,也离不开各界人士的关心、帮助与支持。为此,《人民日报》举办了“我与人民日报”征文活动。征文启事于2018年4月18日发出,短短六周时间,仅公开征稿电子邮箱就收到稿件近3000封,纸质稿件也数以千计。广大读者、作者通过各种渠道表达对《人民日报》创刊70年的祝贺之意,讲述自己与这份报纸的“交往”与缘分,抒发对人民日报的情感与期望。读者响应征文活动之热烈超乎预期,让《人民日报》人备受感动,也备受鼓舞。
编辑从来稿中精选出较有代表性和特色的32篇作品,在“我与人民日报”专栏刊发。这些文章的作者,有王蒙、铁凝等文学名家,有李维康、李雪健等著名艺术家,有李肇星、邵景均等党政干部,有朱永新、钱学明等民主党派人士,更有众多来自基层、身在一线的各行各业读者。他们从不同角度讲述与《人民日报》的情缘故事,抒发对《人民日报》的深情厚谊,追忆《人民日报》在自己人生中所发挥的“定盘星”“指路灯”作用。虽然职业、年龄不同,经历、身份各异,但他们对《人民日报》炽热的情感是相同的。每篇文章都有令人难忘的故事,读来让人动容。通过这些文章,《人民日报》人汲取了全心全意办好报纸、发展党报事业的力量。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们决定把“我与人民日报”征文的作品结集出版。其中既收录已公开发表的三十多篇作品,也选入一部分因为时间与篇幅限制,未来得及在“我与人民日报”专栏中刊出的作品。我们格外珍视这些直接反映《人民日报》与读者血肉联系的篇章,同时,也希望把这本蕴含着特殊情感与使命的文集,作为一件小小礼物,献给新中国成立70华诞。
?2019年7月
三月香雪
铁 凝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写过一个名叫《哦,香雪》的短篇小说,一个关于女孩子和火车的故事,香雪是小说的主人公。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是一家文学杂志的小说编辑,工作之余我在小说《哦,香雪》那样的山区农村有过短暂的生活。还记得那是一个晚秋,我从京原线(北京—太原)出发,乘火车在北京与河北省交界处的一个小村下了车。站在高高的路基向下望去,就看见了村口那个破败的小学校:没有玻璃、没有窗纸的教室门窗大敞着,一群衣衫褴褛的小学生正在黄土院子里做着手势含混、动作随意的课间操,几只黑猪白猪就在学生的队伍里穿行……贫瘠的土地和多而无用的石头使这里的百姓年复一年在困顿中平静地守着日子,没有发现他们四周那奇妙峻美的大山是多么诱人,也没有发现一只鸡和一斤挂面的价值区别——这里无法耕种小麦,白面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的。于是就有了北京人乘一百公里火车,携带挂面到这里换鸡的奇特交易:一斤挂面足能换得一只肥鸡。这小村的生活无疑是拮据寒酸的,滞重封闭的,求变的热望似乎不在年老的一代身上,而是在那些女孩子的眼神里、行动上。
我在一个晚上发现房东的女儿和几个女伴梳洗打扮、更换衣裳。我以为她们是去看电影,问过之后才知道她们从来没有看过电影,她们是去看火车,去看每晚七点钟在村口只停留一分钟的一列火车。这一分钟就是香雪们一天里最宝贵的文化生活。为了这一分钟,她们仔细地洗去劳动一天蒙在脸上的黄土,她们甚至还洗脚,穿起本该过年才拿出来的家做新鞋,也不顾火车到站已是夜色模糊。这使我有点心酸——那火车上的人,谁会留神车窗下边这些深山少女的脚和鞋呢。然而这就是梦想的开始,这就是希冀的起点。她们会为了一个年轻列车员而吃醋、不和,她们会为没有看清车上某个女人头上的新型发卡而遗憾。少女像企盼恋人一样地注视无比雄壮的火车,火车也会借了这一分钟欣赏窗外的风景——或许这风景里也包括女孩子们。火车上的人们永远不会留神女孩子那刻意的打扮,可她们对火车仍然一往情深。
于是就有了小说主人公香雪用一篮子鸡蛋换来火车上乘客的一只铅笔盒的“惊险”。为了这件样式新颖、带有磁铁开关、被香雪艳羡不已的文具,她冒险跳上火车去做交易,交易成功,火车也开动了,从未出过家门的香雪被载到下一站。香雪从火车上下来,怀抱铅笔盒,在黑夜的山风里独自沿着铁轨,勇敢地行走三十华里回到她的村子。以香雪的眼光,火车和铅笔盒就是文明和文化的象征了,火车冲进深山的同时也冲进香雪的心。“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那时还没有三十多年后网上的这一声感叹,若有,香雪会是一个响应者吗?
《哦,香雪》发表于1982年的《青年文学》杂志,1983年春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获奖和被文学前辈肯定的喜悦心情尚未褪去,同年3月25日、26日的《人民日报》“大地”副刊又连续两天刊载我的这篇小说,且配以大幅插图。插图表现的是小说中的一个场景:绿皮火车停在小村站台,香雪和她的乡亲们涌在车窗下,挟裹着车头喷吐的热腾腾蒸汽,利用那宝贵的一分钟,或结伴仰望车厢里那些陌生的面孔,或高举着荆编篮子向火车上的旅客兜售核桃、鸡蛋。插图作者不惜笔墨,将那人头攒动的画面描绘得细致、欢悦。后来我得知,《人民日报》极少刊登小说,更少连载小说,亦少有为小说配以这般隆重的插图。可以想见在当年,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业余作者,我接连读到那两天的《人民日报》的心情,那是意外的惊喜,是自我感动,也还有夹杂着虚荣心的亢奋。我在报刊亭买了那两天能够买到的所有《人民日报》,分别寄赠亲朋好友,并留出两份摆在书桌显眼处,每日“捧读”几遍。
1983年的那个春天,我不断接到读者来信,那些信来自不同的地方,写得热情、诚挚,信的主题是同一个:读者们在《人民日报》上读到了《哦,香雪》,他们喜欢这个小说,喜欢并心疼着香雪。我读着那些字体各异的来信,感受到当年一张《人民日报》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正是通过这张报纸,更广大、更偏远、平日里不看小说的人们得以认识了香雪。我应当感谢的还有香雪,她从深山皱褶里出来,走进了那么多普通读者的心。我那颗自我陶醉的心渐渐沉静下来,因为我所获得的荣誉,实在是那个变革的大时代给予一个青年作者远超出她文学才能之上的慷慨馈赠。
三十五年过去了,我也算写过一些小说。如今,当我在一些文学交流的场合同读者见面时,却还常常听他们讲起当年从《人民日报》上读《哦,香雪》的感受。一位在铁路系统工作的记者告诉我,1983年他在村里念初中,读到了《人民日报》上的《哦,香雪》,便渴望将来当个列车员,又神气又好谈对象。几年前的一次文学讲座中,一位金融业的职员告诉我,他是湖南人,当年因为读了《人民日报》上的《哦,香雪》,就决心一定要考上大学,从自己的小山村走出来见大世面。在这些年轻人身上,我看到一个醒来的民族打量自己那积极的惊异目光,一个时代那求变的、期盼新生活的势不可挡的行动力。而一个写作者,只有像谷穗对大地深深弯下腰那样,对生活深深弯下腰去,才有可能听见大山深处一个女孩子的心跳,才有可能捕捉到一个时代富有活力的脉动。
三十五年过去了,香雪的深山已是河北省著名旅游风景区的一部分,火车和铁路终于让更多的人发现这里原本有着珍禽异兽出没的原始次生林,有着可与非洲白蚁媲美的成堆的红蚁,有着气势磅礴的百里大峡谷,有着清澈明丽的拒马河,从前那些无用的石头们在今天也变成可以欣赏的风景。从前的香雪们早就不像等待恋人一样地等待火车,她们有的考入度假村做了服务员、导游,有的则成为家庭旅馆的女店主。她们的目光从容自信,她们的衣着干净时新,她们懂得价值,她们说:“是啊,现在我们富了,这都是旅游业对我们的冲击啊。”从前她们把旅游说成“流油”——“真是一桩流油的事哩”。而香雪们的下一代也已成人。
时间在前进,科学技术在飞奔,人类的物质文明在过去二百年里发生的变化远远超过了前五千年。我愿意拥抱高科技带给人类所有的进步和幸福,但巨大的物质力量最终并不是我们生存的全部依据,它应该是巨大精神力量的预示和陪衬。如今,养育我们的山川大地已是日新月异,旧貌换新颜,为什么许多读者还会心疼和怀念香雪那样的连什么叫受骗都不知道的少女?我想起当年一位读者给我的信中写到,纯净的香雪涤荡了我们心头征战生活多年的灰尘。当我们渴望精神发展的速度和心灵成长的速度能够跟上科学发明的速度,有时候我们必须有放慢脚步回望从前的勇气,有屏住呼吸审视心灵的能力。遥远的香雪们身上散发出来的人间温暖和清新的美德,就依然值得我们葆有和珍惜。
1983年3月的《人民日报》在我手上已经发黄发脆,但我面前呈现的却是一场晶莹的香雪过后,如云如烟的山桃花怒放之后,鸟儿鸣唱,满目青山。
(作者为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协主席)
镌刻下更美好的记忆
王 蒙
读《人民日报》,给《人民日报》写稿子以及看到稿子刊登于报纸,是我生活难舍难忘的一部分。
1956年初冬,给《人民日报》投过一纸短论,《关键在于质量》,谈文学题材与内容的关系,用的“思芳”笔名,后来发表出来。
我不能不想起1957年春天《人民日报》关于我的“少作”《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的整版文字,包括林默涵同志的保护性批评文章,然后是我的谦逊与正面的感谢与思考,最后是针对此前《人民文学》杂志编辑部对于作品的某些不妥修改而召集的座谈会的全文发表。
后来过了许多年,1979年底我得到约稿,写了短篇小说《说客盈门》,在1980年初的《人民日报》文艺版上全文发表。《人民日报》是发表过小说的,上世纪四十年代末连载过袁静、孔厥合著的《新儿女英雄传》,受到读者热烈欢迎。1951年还发表过马烽的《结婚》。到了1980年初,我的《说客盈门》新年伊始就在这张曾经可望而不可即的报纸上与读者见面了。世道正在更新,潮流正在激荡,它的意蕴是人皆有感的。后来,许多同志多次向我提起此作,特别是周扬同志多次对我说起吕正操同志对此篇的夸奖。
也不能不提到,1988年我在文化部岗位上用笔名写的两篇评论文章《文学:失却轰动效应以后》与《自由与失重》。它有所提醒,有所忠告,是有的放矢的。这两篇文字都以显著位置刊登于《人民日报》。
后来的一个高潮是二十一世纪初,我在《人民日报》海外版“望海楼”栏目下连续发表二十多篇文章,内容与我担任过三届政协常委有关。我还被聘为该栏目的特约评论员。
近两年与《人民日报》的交往日渐走向理论领域。2016年9月19日,我的有关文化自信的评论文章《着眼民族复兴伟业 推进文化发展繁荣》在理论版发表;2017年8月的《旧邦维新的文化自信》,占了文艺评论版的整版。这些文字的发表,都有很大影响,有不少朋友与我进行了接续的讨论。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我与人民日报”,这是个普普通通却又触动心魂的题目。在《人民日报》创刊七十年之际,这个话题令人喜悦也令人感慨,令人肃然、浩然、沛然、跃然。我希望我与《人民日报》合作越来越通畅、越来越默契,镌刻下新的更美好的思想与文字的记忆。我希望《人民日报》与人民一道获得更大的成功。
(作者为原文化部部长)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