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动中国迈向现代化富裕国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推动中国迈向现代化富裕国家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3.17 5.7折 5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郑醒尘 著

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ISBN9787517709220

出版时间2018-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1201783582

上书时间2024-11-23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引言

总论

一、关于现代化发展的战略动力

二、当前中国面临的挑战与压力

三、提升劳动力素质的核心原则

四、中国宜采取的策略和路径

第一章中国现代化进程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一、实现包容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共识

二、信息化对世界经济社会文化产生深刻影响

三、全球劳动力整体素质持续提升

四、中国经济发展面临新挑战

第二章劳动力素质偏低是中国的战略短板

一、中国竞争力关键因素的国际比较

二、劳动力素质短板形成战略瓶颈

第三章推进现代化需要高素质专业化劳动力

一、劳动力素质影响技术进步

二、提高劳动力整体素质是经济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三、劳动力转型是中国现代化转型的基础

第四章尽快提高劳动力整体素质

一、推动中国劳动力转型的紧迫性

二、提升劳动力整体素质面临的问题

三、宜发挥政府对在职培训的促进作用

第五章提升劳动力整体素质的国际经验

一、促进职业技能等级体系与传统教育体制有机衔接

二、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三、推广学徒制促进“干中学”

四、保障培训经费投入

五、创新体制机制,培育核心能力

六、加强对弱势群体的职业技能开发

七、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八、促进利益相关方建立深度合作协同机制

九、鼓励民营培训机构参与

第六章发达国家的学徒制典型案例

一、发展学徒制的主要原则

二、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体制

三、德国双元制模式在其他国家的应用情况

四、其他国家学徒制开展情况

五、欧洲职业教育培训发展趋势

六、相关启示

第七章中国的发展理念及战略思路

一、发展理念

二、战略思路

第八章政策机制参考

一、重点措施

二、协同机制

三、配套政策框架

四、实践中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本书分析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劳动力短板问题及解决方案。形成高质量可持续的内生经济增长机制是中国走向富裕的基础。由于全球已经向知识型社会转型,培养高素质专业化人才成为共同趋势。中国经济增长由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需要通过知识、经验的复制传播和职业能力培养来实现人力资本增值,由此推动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持续提升,形成高收入、高技能、高技术的耦合格局。这是解决诸多问题的共同切入点,包括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本书同时介绍全球富裕国家的相关经验,并结合中国实际提供了政策参考。

主编推荐
阅读本书将有助于了解中国现代化进程、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精彩内容
    引言进入21世纪,优选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日益凸显。一方面,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伴随着对自然资源消耗的持续增长,深刻影响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在不少国家的社会内部,收入分化问题依然严峻,导致了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这也是各国现代化过程中需要切实解决的关键问题。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就必须探索可持续的高质量增长机制。中国经过改革开放40年发展,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已经从要素驱动转变为投资驱动。随着投资收益率下降,潜在风险上升。为此,中国需寻求基于创新的发展机制,促使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从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这符合当今世界从产业化社会向知识型社会转型的历史大趋势。这种基于创新驱动的增长机制有助于克服传统发展模式对资源消耗的依赖。创新内涵包括技术创新,也包括机制创新,例如完善收入分配机制。基于总量生产函数的增长模型在很近半个世纪以来逐步发展完善,并经过了正反两方面的实践检验。在总量生产函数Y=F(K,L,t)中,Y代表产出,K代表投资,L代表劳动力,A代表技术进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用来分析经济发展与增长的重要模型。根据这一模型,经济增长取决于资本、技术和劳动力:Y=A(t)LαKβ,公式中A(t)代表技术水平,L代表劳动力,K代表资本, 分别代表相应的弹性系数。。在生产函数中引入人力资本概念H,产出Y=F(K,L,H,A),人力资本H形成过程是投资结构优化的结果,即H=h(K),把技术进步A视为人力资本H和研发投入R综合作用的结果,A=a(H,R);研发投入R=r(K),故技术进步A=a(H,R)=a[h(K),r(K)],总量生产函数则可转化为关于劳动力L和投资K的函数,Y=F{K,L,h(K),a[h(K),r(K)]},其中投资结构与函数F、h、a、r有关。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h、a要求的人力资本投资比重有所不同。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阶段,需要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比重,增加高素质劳动力供给,尤其需要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科技类专业劳动力成为主流力量。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投资结构这意味着:首先,在劳动力供给潜力得到充分释放之后,即L达到峰值之后,优化投资结构成为当务之急。此时倚重追加物质资本很难优化投资结构,必须大力提高人力资本投资和研发投入所占比重,发挥人力资本投资的高收益优势。其次,人力资本投资是科技研发和技术进步的基础,也是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根本保障。要推动经济发展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必须优化投资结构,进一步加大人力资本力度,基于雇员专业化能力塑造劳动力队伍整体竞争优势。再次,不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整体提升劳动力队伍素质,科技进步很难有效转化为生产力水平提升。很后,提升劳动力整体素质意味着要缩小能力差距,这有助于缩小初次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正,增强社会凝聚力,推动可持续增长。人力资本可视为与自然资源、物质资本相当的社会财富组成,人力资本投资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过程。人力资本投资通过知识经验复制传播和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内涵除了专业知识、岗位技能、理解领悟,还包括自学能力、自我管理、一专多能、相互协同,在创新发展阶段要求具备创造性思维、想象联想、学科交叉运用等能力。职业文化是影响职业能力发挥的重要因素,通过价值观、工作态度、职业忠诚性等途径影响劳动者对人生意义和社会的看法,决定在职场上的表现。没有良好的职业文化氛围,劳动者很难普遍具备专注专业的工匠精神。技师文化在欧洲德语区有悠久历史,深入人心,是工匠精神的人文基础。培育来实现,自然资源消耗少,投资收益率高于社会平均收益率,是促进可持续增长的重要途径。挪威、芬兰等北欧国家是典型的成功案例。世界银行2018年报告表明,人力资本财富占优选总财富的64%,在高收入OECD国家所占比例为70%。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应重视投资向人力资本倾斜。经济内生增长机制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曾结合技术革新,通过电大、夜校大规模提升青年工人素质,为生产技术改造升级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瑞士、北欧国家以及德国等地大学生毛入学率高、大学文化人口比重高,高技能劳动力占保证多数,是典型的“技师大国”,技师文化历史悠久,工匠精神融入社会价值观,奠定了世界品质的产业竞争优势基础。发展中国家劳动力队伍总体素质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发达国家高中及以上文化的劳动力占绝大多数,而发展中国家往往是初中及以下文化劳动力占绝大多数。如果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再不及时提升劳动力队伍的总体素质,将面临诸多问题叠加导致的风险释放。中国作为优选很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现代化发展关键阶段,面临种种挑战和压力。在挑战中把握发展机遇,在种种压力下塑造创新发展的动力机制,需要从提升劳动力总体素质入手,打破劳动力与技术的低层次耦合格局,加快向创新驱动模式转轨,奠定向现代化富裕国家发展的基础。创新型发展模式存在对科技、工程领域高劳动力的迫切需求。中国现阶段经济增速下行的原因在于生产领域投资回报率总体趋低,传统产业竞争压力偏大,投资风险偏高,社会生产投资积极性不足。围绕人力资本投资,无论个人投资还是政府投入,其回报率都高于产业领域投资回报平均值。劳动力流动性导致了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外溢效应,存在市场失灵,故需要政府干预。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中国劳动力队伍的初中及小学文化占72%;大学及以上文化仅占10%,到2015年则为11%。劳动力队伍整体的专业技能偏低,存在很大提升空间,但在现有体制下提升过于缓慢,故需推进改革。从那些基于创新增长的新加坡、韩国、挪威、芬兰、德国等发达国家情况看,目前大学及以上文化劳动力所占比重多数为35%~50%,预计2035年这一比例为50%~70%,2050年为60%~85%。人力资本投资优先战略是国家富裕的保障。中国通过政府统筹推进,促进全社会投资人力资本,可起到一石三鸟效果:一是可以解决经济竞争力问题;二是促进社会投资,推动人力资本财富持续增长,形成迈向现代化富裕国家的内生持续增长模式;三是通过授之以渔改善社会收入分配结构,从而为中国向现代化高收入国家转型提供关键保障。这对中国现代化进程和实现共同富裕具有关键性历史意义。从靠前经验看,结合发展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健全配套教育培训体制,推行面向已离校人员的回归教育,通过6~15年努力,改变劳动力队伍的高技能员工短缺格局,是接近可以实现的;再继续努力15年,使劳动力素质与靠前的发达国家接近,也是可以做到的。这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人的发展的关键基础,也是走向共同富裕的根本基础。把持续提升劳动力整体素质列入优先战略,是化挑战为机遇的关键切入点。中国当前面临的诸多挑战,包括风险防范、生态保护、收入差距、出口放缓、投资减速,在本质上都与劳动力素质有关,原因在于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进程;通过全面覆盖的职业教育培训,推动中国劳动力素质从低技能向专业化高技能等级转型,是解决诸多问题的切入点,也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根本基础。原因在于,如果实体经济领域的产业竞争力持续下降,负债持续上升,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系统性金融风险很难有效化解。美国周期性金融风险与其产业结构问题存在很大相关性,由此容易理解美国重振制造业的决心。通过改善劳动力素质支撑产业竞争力提升,从而根本化解潜在系统性金融风险,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增长,使中国发展成为现代化富裕国家,是本文的主旨。本书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英国靠前发展部合作研究项目“促进共同发展——中国与世界”分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相关分析仅代表研究者观点。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