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陀菲尔奉命加入的第6步兵师成军于1818年,曾在其先祖埃德温?冯?曼陀菲尔麾下参与了丹麦战争(1864)、普奥战争(1866)和普法战争(1870―1871),是一支实力超群的王牌师,一战期间曾被英法盟军评价为战斗力最强的几个德军师之一。一战爆发时,第6和第5步兵师构成了有“德军精锐”之称的第3军的主体,该军军长是步兵将军洛考(Ewald von L0chow),军参谋长则是因一战后缔造了国防军而大放异彩的军事改革家塞克特(Hans von Seeckt)上校。第3军和其他5个军一起隶属于克鲁克(Alexander Von Kluck)上将的第1集团军,这个拥兵32万的集团军是西线德军执行“施利芬计划”的核心部队,任务是制服比利时后冲向英吉利海峡、包围巴黎和聚歼法军主力。“施利芬计划”是由1891至1906年担任参谋总长的施利芬(Alfred Graf von Schlieffen)元帅于1905年提出的,旨在借助大规模钳形攻势在一次决定性战役中彻底击溃法军。按照他的构想,强大的德军右翼应在越过比利时和法国北部后长驱直抵巴黎以西,而后于巴黎之南掉头向东,围歼驻守在梅斯(Metz)一孚日(Vosges)山区一瑞士边境的大批法军。为取得全面的决定性胜利,施利芬构想把普法战争后德国占据的阿尔萨斯一洛林地区作为诱饵,诱使法军在战端开启之际即向该地区进攻,而德军随后将把对手牢牢地锁在这里加以全歼。施利芬计划提出后几经修改,虽已成为德军军事思想的重要部分,但其大胆赌博的性质还是招致一些将领的批评,因为整个计划中存在大量的“如果”、“或许”、“希望”等有一系列先决条件的假设。尽管存在很大风险,德国还是在战火初燃时把西线的全部赌注都押在这个计划上。参谋总长小毛奇(Helmuth von Moltke the Younger)上将深知最右翼德军达成目标的关键在于不顾一切的神速进军,为此特意选择了以冷酷无情出名的克鲁克来执行攸关全局的任务。即便驱策部下毫不容情的克鲁克也深知,他对那些身负40公斤装备、顶着烈日酷暑徒步行军的士兵们要求得太高太多,而且随着推进的深入补给线势必越来越长、越来越不安全,更何况参谋本部还规定必须在6周内完成任务。众多的原因使摩托化程度很低、缺乏车辆的的德军未能实现预期的致命一击,他们的确抵达了巴黎附近,但在马恩(Marne)河一线受阻,在一系列判断决策的细微失误中,从德皇到普通德国人都翘首以待的速胜化作了泡影。10月中旬时德军撤往埃纳(Aisne)河,交战双方展开了所谓“奔向大海”(Race to the Sea)的争先战,德军利用弗兰德斯半岛的相对真空状况,试图再次从侧翼包抄英法盟军。到11月20日,精疲力竭的德军因无力突破而停止了攻势,堑壕战开始降临,并成为此后三年间西线战事的主要特征。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