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名将 曼陀菲尔传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德国名将 曼陀菲尔传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3.24 6.7折 49.8 全新

库存7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汪冰 著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ISBN9787511513199

出版时间2012-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8元

货号1200336677

上书时间2024-11-22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一章 引子
第二章 成长的轨迹:早年岁月
第三章 无奈的看客:投身装甲部队
第四章 冰火的洗礼:莫斯科郊外的叹息
第五章 伤心的大漠:突尼斯格勒
第六章 钢铁的怒吼:重返东线
第七章 耀眼的战星:“大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师师长
第八章 名将的较量:洛林战役
第九章 帝国的深秋:阿登反击战
第十章 套紧的绞索:奥得河畔
第十一章 躁动的灵魂:战后岁月
第十二章 矮小的巨人:大结局
注释与参考书目

内容摘要
哈索.冯.曼陀菲尔出身普鲁士贵族世家,幼龄从军,二战中成为著名装甲兵领袖之一,也是获得镶钻骑士最高战功勋章的27位军人之一。他曾任第7装甲师和“大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师师长,北非、东线和西线战场都有他的踪影,洛林和阿登战役中曾与巴顿和布莱德雷等美军名将较量,纳粹帝国崩溃的前夜又与朱可夫和罗科索夫斯基元帅对决于奥得河畔。战后的曼陀菲尔曾任西德国会议员,是冷战时期重要的军事思想家和政治活动家。汪冰编著的《曼陀菲尔传》是华文世界的首部曼陀菲尔传记,对传主亲历的重大战役有着繁简得当的精彩描绘,更是首次独到地总结了其战后经历。《曼陀菲尔传》资料客观翔实,文笔生动流畅,图片精彩纷呈,既有令人耳目一新的阅读欣,赏价值,又具备较高的史料参考价值。

精彩内容
    流入心田的鸩酒:一战经历
    
曼陀菲尔奉命加入的第6步兵师成军于1818年,曾在其先祖埃德温?冯?曼陀菲尔麾下参与了丹麦战争(1864)、普奥战争(1866)和普法战争(1870―1871),是一支实力超群的王牌师,一战期间曾被英法盟军评价为战斗力最强的几个德军师之一。一战爆发时,第6和第5步兵师构成了有“德军精锐”之称的第3军的主体,该军军长是步兵将军洛考(Ewald von L0chow),军参谋长则是因一战后缔造了国防军而大放异彩的军事改革家塞克特(Hans von Seeckt)上校。第3军和其他5个军一起隶属于克鲁克(Alexander Von Kluck)上将的第1集团军,这个拥兵32万的集团军是西线德军执行“施利芬计划”的核心部队,任务是制服比利时后冲向英吉利海峡、包围巴黎和聚歼法军主力。“施利芬计划”是由1891至1906年担任参谋总长的施利芬(Alfred Graf von Schlieffen)元帅于1905年提出的,旨在借助大规模钳形攻势在一次决定性战役中彻底击溃法军。按照他的构想,强大的德军右翼应在越过比利时和法国北部后长驱直抵巴黎以西,而后于巴黎之南掉头向东,围歼驻守在梅斯(Metz)一孚日(Vosges)山区一瑞士边境的大批法军。为取得全面的决定性胜利,施利芬构想把普法战争后德国占据的阿尔萨斯一洛林地区作为诱饵,诱使法军在战端开启之际即向该地区进攻,而德军随后将把对手牢牢地锁在这里加以全歼。施利芬计划提出后几经修改,虽已成为德军军事思想的重要部分,但其大胆赌博的性质还是招致一些将领的批评,因为整个计划中存在大量的“如果”、“或许”、“希望”等有一系列先决条件的假设。尽管存在很大风险,德国还是在战火初燃时把西线的全部赌注都押在这个计划上。参谋总长小毛奇(Helmuth von Moltke the Younger)上将深知最右翼德军达成目标的关键在于不顾一切的神速进军,为此特意选择了以冷酷无情出名的克鲁克来执行攸关全局的任务。即便驱策部下毫不容情的克鲁克也深知,他对那些身负40公斤装备、顶着烈日酷暑徒步行军的士兵们要求得太高太多,而且随着推进的深入补给线势必越来越长、越来越不安全,更何况参谋本部还规定必须在6周内完成任务。众多的原因使摩托化程度很低、缺乏车辆的的德军未能实现预期的致命一击,他们的确抵达了巴黎附近,但在马恩(Marne)河一线受阻,在一系列判断决策的细微失误中,从德皇到普通德国人都翘首以待的速胜化作了泡影。10月中旬时德军撤往埃纳(Aisne)河,交战双方展开了所谓“奔向大海”(Race to the Sea)的争先战,德军利用弗兰德斯半岛的相对真空状况,试图再次从侧翼包抄英法盟军。到11月20日,精疲力竭的德军因无力突破而停止了攻势,堑壕战开始降临,并成为此后三年间西线战事的主要特征。
    
战端开启之际,东线德军仅有位于东普鲁士的第8集团军,对手是俄国第1集团军。当俄国第2集团军开始从南翼运动并威胁到东普鲁士时,惊慌失措的第8集团军司令官建议速撤至维斯瓦(Vistula)河背后防御,结果被立即解职,代替他的是1911年起即告退隐的兴登堡。兴登堡的参谋长是刚因攻陷比利时列日(Liege)而声名大噪的鲁登道夫(Erich LLidendorff)将军,这位参谋长采取了所谓“吃一个、夹一个”的战术,首先吸引第一路敌军的注意力,然后通过快速的兵力调动和集结再给予第二路敌军以致命打击,最后再集中所有兵力回头收拾第一路之敌。德军第8集团军首先于1914年8月31日在坦能堡(Tannenberg)围歼了俄第2集团军,随后又在马苏里亚恩(MaSUrian)湖地区以双重包围的攻势歼灭了俄第1集团军大部。这种战术在20多年后的二战东线战场上还被反复使用,尤其是被机动能力更强的德军装甲部队运用得更为娴熟。两役之后俄国损失了25万精兵和650门大炮,兴登堡和鲁登道夫就此成为德国公众眼中的超人和英雄,其声望使德皇或任何高官都相形见绌,此后几乎无人再敢质疑他们的政策和军事智慧。这种情况在兴登堡和鲁登道夫1916年主持参谋本部后变得愈发严重。其实,早在1914年冬德皇威廉二世就曾对参谋本部的大权独揽和军事独裁大发牢骚:“参谋本部没有告诉我任何东西,也不征询我的任何意见。假如德国人民认为我是最高指挥,那么他们犯了重大的错误。我喝茶观树,四处散步,这一切都让这些绅士们感到高兴。”
    
从1915年起,东西两线均滑入了血腥的僵持状态,第6步兵师也开始沿着索姆(Somme)河修筑工事和堑壕,进入了旷日持久但没有任何决定性结果的阵地战。1915年晚些时候,第6步兵师被调到巴尔干半岛的塞尔维亚作战,但很快又在次年初返回西线,参加了第一次凡尔登战役开始阶段的作战。曼陀菲尔则是在1916年5月初来到凡尔登一带向第5骑兵中队报到。在1914年8月总动员时,第3轻骑兵团的十个骑兵中队被平均配属给第5和第6步兵师,第5骑兵中队与其他4个中队一起成为第6步兵师的师属骑兵。1916年4月刚结束的凡尔登战役第一阶段中,德军占领了杜奥蒙城堡(Dotlau rnont),法军的3个步兵师在300门大口径重炮支援下5月下旬又发起了夺回城堡的反攻。第5骑兵中队虽参加了城堡防御战,但主要任务却是运送炮弹,曼陀菲尔等军官的职责是侦察敌情和巡逻。法军的5月攻势未能如愿,统帅贝当鉴于伤亡惨重拒绝继续进攻,为改变法军在凡尔登一线的困局,英法盟军又于7月1日在凡尔登以北发起了索姆河之战。在此阶段战事中,曼陀菲尔在索姆河畔的重镇巴波姆(Bapaume)附近执行了大量侦察任务,并在9月15日见识了新型武器――坦克的处子秀。那时索姆河之战已进行了两月有余,双方的厮杀久久未能产生结果,英国远征军总司令黑格(Dotlglas Haig)爵士为打破僵局,决定将49辆MK―I型坦克投入战场。不过,他将这批进军速度比徒步行军快不了多少的新型武器视为机动性稍强、火力更猛的装甲地堡而已,不仅如此,他还将本就稀少的铁家伙分散配给步兵使用。40余辆实际参战的坦克多半在途中出现了机械故障,10余辆又为地形所限、并被反复轰炸炸出的巨型弹坑所困,最后仅有9辆抵近德军前沿。不过面对这些风闻已久但从未见过的钢铁怪兽,有的德军一线部队一时惊呆、不知所措,任凭坦克碾过战壕或干脆举手投降,有的一触即溃、四处逃窜,还有的则很快从最初的错愕中恢复过来,展开了顽强抵抗,直至被吞噬。第14巴伐利亚步兵团就是被坦克从头顶碾过的部队之一,当天减员1600人,其中半数失踪、绝大多数被俘,这对仍为自己的战斗力和意志深感骄傲的德军来说,绝对是一个闻所未闻的超高战损比。不过,英军坦克的成功只是局部和暂时的,当德军从恐慌中镇定下来,稀少且被分散使用的这些坦克也就无法阻止德军几个反扑就将所有突破口重新堵上。入夜时分,索姆河一线又恢复了原状。
    
几十年后,已成为装甲兵将军的曼陀菲尔在回忆英军坦克的首秀时,用了“缺乏支援武器、为泥泞和弹坑所困”等字眼解释其初战为何缺乏亮点。在1916年的初秋,作为旁观者的曼陀菲尔恐怕不会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也会投身装甲部队,并成为世界范围内这个兵种最优秀的指挥官和专家之一;他恐怕也未预料到这次并不醒目的首秀,还是令英军看到了坦克的潜力,促使他们订购了1000辆坦克并随后组建了史上第一个坦克军团。一直对使角坦克和装甲车协助突破半信半疑的德军高层,此战之后终于有所触动。德军第3集团军群参谋长向参谋本部汇报时曾这样写道:“敌军使用了既残忍又高效的新式武器。毫无疑问他们将大规模投入这种魔兽般的机械,我们必须尽一切可能立即采取反制措施。”德军随后扩大了反坦克武器的生产,还专门责成一个委员会加紧坦克的研发和生产,而这个委员会名称的缩写“A7V”也成了一战德军第一批坦克的型号。
    
P11-12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