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病防治新技术/新型农民培训丛书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0.96
1.2折
¥
8.3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宋宗好
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
ISBN9787811174076
出版时间2007-1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8.3元
货号1219209
上书时间2024-09-3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一、禽病毒性传染病
(一)禽流行性感冒
(二)新城疫
(三)传染性支气管炎
(四)传染性喉气管炎
(五)马立克氏病
(六)禽白血病
(七)传染性法氏囊病
(八)禽传染性脑脊髓炎
(九)产蛋下降综合征
(十)禽痘
(十一)禽病毒性关节炎
(十二)鸭瘟
(十三)鸭病毒性肝炎
(十四)小鹅瘟
二、禽细菌性传染病
(一)禽沙门菌病
(二)禽大肠杆菌病
(三)禽霍乱
(四)鸡葡萄球菌病
(五)传染性鼻炎
(六)鸭传染性浆膜炎
(七)鸡坏死性肠炎
(八)鸡绿脓杆菌病
三、禽的其他传染病
(一)鸡败血支原体感染
(二)鸭传染性窦炎
(三)禽曲霉菌病
四、禽寄生虫病
(一)鸡球虫病
(二)禽组织滴虫病
(三)禽住白细胞虫病
(四)禽绦虫病
(五)鸡线虫病
(六)禽羽虱
五、禽常见普通病
(一)营养代谢病
1.维生素A缺乏症
2.B族维生素缺乏症
3.钙、磷缺乏和钙、磷比例失调症
4.硒一维生素E缺乏症
5.家禽痛风
(二)中毒病
1.磺胺类药物中毒
2.恩诺沙星中毒
3.马杜拉霉素中毒
4.感冒通(清)中毒
5.痢菌净中毒
6.黄曲霉毒素中毒
(三)其他病
1.肉鸡腹水综合征
2.鸡中暑
3.异食癖
附录
附表1 鸡常见消化道疾病的鉴别诊断
附表2 鸡常见呼吸道疾病的鉴别诊断
附表3 引起禽类产蛋率下降疾病的鉴别诊断
附表4 鸡肿瘤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附表5 鸡常见皮下肌肉出血疾病的鉴别诊断
附表6 鸡常见瘫痪(神经症状)的鉴别诊断
附表7 常见禽病的发病年龄
附表8 常见禽病典型症状对应的疾病
附表9 常见禽病典型病变对应的疾病
附表10 商品蛋鸡免疫程序
附表11 蛋种鸡(父母代)免疫程序
附表12 肉种鸡免疫程序
附表13 商品肉鸡免疫程序
附表14 鸭、鹅的免疫程序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本书介绍了常见的禽病40余种,重点放在疾病的症状、病变及防治方法上。对常见、多发、危害严重的疾病作了详细的描述。对症状类似、容易混淆的疾病作了简明的鉴别诊断。
主编推荐
科学养禽,需要技术。为了解决严重制约养禽业发展的疾病问题和结合农民科技培训的实际需求,组织专家编著了本书,作为新型农民培训丛书之一。 本书技术优选科学、简明实用,既可作为生产一线人员的培训教材,也可作为从事家禽生产与禽病防治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学习参考用书。
精彩内容
(九)产蛋下降综合征
产蛋下降综合征(EDS76)是由禽腺病毒引起的以鸡产蛋率下降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主要特点是在饲养管理条件正常的情况下,当鸡群达到产蛋高峰时,产蛋率突然急尉下降,并出现大量的无壳蛋、软壳、薄壳和畸形蛋。该病毒抵抗力很强,能在自然环境中存活很久。
1.流行特点本病的易感动物主要是鸡。所有品系的产蛋鸡都能感染,特别是产褐壳蛋的肉用种母鸡最易感。本病主要侵害26~32周龄产蛋鸡,35周龄以上较少发病。幼龄鸡感染后不表现病状,血清中也查不出抗体,在性成熟而且开始产蛋后,血清才转为阳性。
本病的传播方式主要是经蛋垂直传播,种鸡感染本病后病毒经输卵管进入蛋内,感染病毒的种蛋仍可孵化出雏鸡,一般不表现症状,当鸡进入产蛋期后引起发病。病鸡排出的粪便污染周围环境、饲料及饮水等可引起水平传播,地面平养比笼养传播速度快。
2.症状和病变感染鸡群常无明显的全身症状。最常见的表现是产蛋高峰时产蛋率比正常下降20%~30%,甚至可达50%。病初蛋壳的颜色变淡,随后产出畸形蛋,蛋壳表面粗糙,一端常呈细颗粒状,如砂纸样,蛋壳变薄易破损,软壳蛋增多,4~5周才逐渐恢复到应有水平。发病鸡群很少死亡,无特征
病理变化。
3.诊断根据流行特点和症状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病毒分离和血清学试验。
鸡产蛋下降的原因较为复杂,传染性支气管炎、新城疫、低致病性禽流感等都可引起,应根据其各自的发病特点、症状和疫苗接种情况以及周围疫病流行动态综合判断(附表3)。
4.防制主要采取综合防制措施。具体措施如下:①杜绝病毒传入。本病主要通过蛋垂直传播,因此应从严格接种过疫苗的鸡场引进鸡苗或种蛋。
②严格执行兽医卫生制度,鸡场应与鸭场分开。
③预防接种是防制本病的主要措施。已有产蛋下降综合征油苗、新城疫产蛋下降综合征二联油苗以及新城疫一传染性支气管炎一产蛋下降综合征三联油苗。一般于鸡群开产前2~4周进行免疫接种。
④鸡群发病后,对发病鸡群补充维生素、钙或蛋白质,加入抗菌药物等,可减少损失。
(十)禽痘禽痘是由禽痘病毒引起的禽类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无毛或少毛的皮肤上发生痘疹(皮肤型),或口腔、咽喉黏膜出现纤维素性坏死和增生性病灶(白喉型)。本病流行于世界各地,幼鸡和幼鸽患病严重,死亡率高。成年鸡感染后,产蛋性能下降。
痘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相当强,特别是对干燥的耐受力更强。常用的消毒药物石炭酸、甲醛、火碱等常规浓度可杀死痘病毒。
1.流行特点家禽中以鸡的易感性最高,不分年龄、性别和品种都可感染,但以雏鸡和中雏最常发病,且病情严重,死亡率高,其次是火鸡。鸟类如金丝雀
、麻雀、鸽、鹌鹑等也常可发生。
病毒经皮肤或黏膜的微小伤口感染。皮肤损伤常见于头部、冠和肉髯。黏膜破损多见于口腔、食道和眼结膜。蚊子、苍蝇、虱及鸡皮刺螨也可传播本病。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夏秋季多发生皮肤型禽痘,冬季则以白喉型禽痘多见。拥挤、通风不良、阴暗、潮湿、体表寄生虫、维生素缺乏和饲养管理不良可使病情加重。
2.症状与病变(1)皮肤型成年鸡多见于冠、肉髯,雏鸡则见于喙角、眼皮、耳球或脚趾形成结节病灶。起初出现细薄的灰色麸皮状覆盖物,随即长出小结节
,初呈灰色,后变为灰黄色,逐渐增大如豌豆,表面凹凸不平,呈干而硬的结节。有时结节数目很多,相互融合,产生大块的厚痂,致使眼睑闭合。一般无明显的全身症状。产蛋鸡产蛋减少。
(2)黏膜型又称白喉型,多发于小鸡或成年鸡,病死率较高。病初呈鼻炎症状,鼻液初为浆液性,后为脓性,如蔓延至眶下窦和眼结膜,则眼脸肿胀,结膜充满脓性或纤维素性渗出物。鼻炎出现2~3天后,口腔、咽喉黏膜发生痘疹,初呈圆形黄色斑点,逐渐形成一层黄白色假膜,覆盖在黏膜上面。随后变厚而成棕色痂块,痂块不易剥落,假膜有时伸入喉部,引起呼吸和吞咽困难,张口呼吸,严重时窒息死亡。
(3)混合型皮肤型和黏膜型同时发生病变,病情较严重,死亡率也较高。
P25-27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