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下·法学新青年刑法归责原理的规范化展开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天下·法学新青年刑法归责原理的规范化展开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51.26 6.8折 75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璇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ISBN9787519739317

出版时间2019-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5元

货号31099526

上书时间2024-09-24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目录

导言
一、本书的问题意识
二、本书的基本内容
三、未竟课题的展望

第一章 客观归责中危险的判断方法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一般人认识+行为人特别认识”之事实认定模式的困境剖析
一、主客观要素之间的相互混淆
二、实际适用中存在的种种疑问
三、事实上未能真正地贯彻始终
第三节 “一般人认识+行为人特别认识”之事实认定模式的根基反思
一、以目的理性的犯罪论体系为视角展开的思考
二、以普遍化的决定规范理论为对象进行的检视
第四节 “以全体客观事实为基础的一般人预测”之判断标准的确立
第五节 基本的结论

第二章 注意义务的规范本质与“标准人”
第一节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探寻注意义务的规范本质
第三节 注意义务标准人的设定方法
一、前提厘定:量力设规并非直接从“能为”推导出“当为”
二、问题聚焦:标准人之争只涉及“力素”而无关“心素”
三、目的理性:注意义务标准个人化乃刑法目的之内在要求
四、理论思维:二元注意义务标准说既叠床架屋又前后矛盾
五、政策效果:注意义务标准的个人化无碍于社会进步
第四节 基本的结论

第三章 注意义务与填充规范的关系
第一节 填充规范的机能之一:简化注意义务的司法判断
一、空白罪状的基本解释原则
二、填充规范的能力关联性审查
三、填充规范推断注意义务的例外
第二节 填充规范的机能之二:划定被容许风险的边界
一、客观归责论中的被容许的风险
二、社会角色的期待并不等于刑法的期待
三、纯客观视角难以胜任归责判断的使命
四、被容许风险的本质:针对能力缺失状态的归责排除事由
第三节 基本的结论

第四章 注意义务的结果避免能力
第一节 问题的由来
第二节 前提:作为犯还是不作为犯?
第三节 核心:危险升高还是确定能够避免?
一、 基本思路:对假定因果流程的限制性运用
二、判断标准:对法益侵害危险的优势性升高
第四节 余论:危险创设还是危险实现?
第五节 基本的结论

第五章 注意义务的规范保护目的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第二节 结果预见可能性标准的困境及其突围
一、预见可能性标准之批判
二、规范保护目的论的提出
第三节 注意义务规范保护目的的功能边界
第四节 注意义务规范保护目的的认定方法
一、对“注意义务规范”的确定
二、对“保护目的”的探求
第五节 客观归责理论的实践论优势
第六节 基本的结论

第六章 违法性认识的归责意义
第一节 问题、素材与思考路径
第二节 研究前提的确定:违法性认识具有影响归责的功能
一、反思责任与预防的关系
二、告别“不知法不免责”的观念
第三节 责任原则的坚守:违法性认识具有参与规制故意的机能
一、违法性认识的体系定位问题
二、违法性认识是故意的组成部分
三、小结
第四节 预防政策的实现:违法性认识之具体判断方法的展开
一、违法性认识中的“违法性”
二、违法性认识中的“认识”
三、小结
第五节 基本的结论

第七章 因果流程偏离的归责判断
第一节 因果流程的偏离:摇摆于主客观之间的难题
第二节 故意的认识对象:不包含具体的因果流程
第三节 危险实现的认定:结合规范目的的事后判断
第四节 另立的主观归责:一个不应当存在的概念
第五节 回归实践:对典型案件的具体分析
第六节 基本的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归责是犯罪论的核心范畴,《刑法归责原理的规范化展开》堪称该领域一部具有相当开拓性的力作。本书既有宏观广阔的理论视野,又能深入危险判断、合义务替代行为、规范保护目的等具体问题当中展开丝丝入扣、细致缜密的分析;既广泛借鉴德国、日本等域外的理论成果与经验,又始终以中国的规范与典型判例为立足点。

媒体评论
归责是刑法中的核心问题,也是刑法教义学研究的重心之所在。本书将理论探讨的目光聚焦于刑法中的归责,从客观归责到主观归责,以敏锐的笔触、绵密的叙述、翔实的资料和严密的论证,为我们展示了刑法中归责理论的博大精深,是我国刑法归责理论的前沿之作,值得推荐。                                                ——陈兴良(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在推进我国刑法学纵深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在事实的因果关系理论之外如何建立“法律的因果关系”理论(规范地理解结果归属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陈璇博士近十年来始终专注于对此的深入思考,其不仅对德国的客观归责理论进行了系统检讨,而且朝着建构与我国司法实务需要相适应的本土性下位规则方面作了很多努力,所取得的成果极其引人注目,相信本书的出版不仅能够为我国的客观归责论研究积累有益素材,而且能够将相关研究引入一个可以想象、值得期待的新高度。                                            ——周光权(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归责是犯罪论的核心范畴,《刑法归责原理的规范化展开》堪称该领域一部具有相当开拓性的力作。本书既有宏观广阔的理论视野,又能深入危险判断、合义务替代行为、规范保护目的等具体问题当中展开丝丝入扣、细致缜密的分析;既广泛借鉴德国、日本等域外的理论成果与经验,又始终以中国的规范与典型判例为立足点。本书的出版,必将大大拓宽我国归责理论研究的视野、提升我国归责理论研究的水平。                                         ——刘明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