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技术(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什么是技术(精)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2.02 4.6折 48 全新

库存10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胡翌霖|责编:杨波

出版社湖南科技

ISBN9787571006259

出版时间2020-10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8元

货号31005949

上书时间2024-09-06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一部分 什么是技术
第 1 章 在技术时代追问技术 
第 2 章 技术 = 科技? 
第 3 章 习以为常的不寻常 
第 4 章 技术塑造生活:以钟表为例 
第 5 章 技术 = 媒介 
第 6 章 技术 = 可学的东西 

第二部分 技术与学习 
第 7 章 学习如何可能 
第 8 章 向老祖母学习 
第 9 章 老祖母的隐退 
第 10 章 为什么老人不擅长学习? 
第 11 章 技术环境改变学习方式 
第 12 章 新时代的老问题 

第三部分 技术与科学 
第 13 章 科学可学吗? 
第 14 章 科学的起源及其与技术的分裂 
第 15 章 自然作为技术的边界 
第 16 章 艺术作为技术的自我揭示 
第 17 章 科学作为“照相技术” 
第 18 章 科学革命与工业革命 

第四部分 技术与现代 
第 19 章 古代技术与现代技术 
第 20 章 工具理性批判 
第 21 章 货币与价值的同质化 
第 22 章 “务实”的陷阱 
第 23 章 垃圾的现代性 

第五部分 技术与进化 
第 24 章 黑暗森林:对进化论的典型误解 
第 25 章 技术的起源 
第 26 章 渐变与剧变 
第 27 章 共生与特化 
第 28 章 环境与生态位 
第 29 章 自然保护区与技术保护区 

第六部分 技术与未来 
第 30 章 短命的冒险者还是长寿的植物人? 
第 31 章 精卫还是弄潮儿 
第 32 章 技术自主与人类选择 
第 33 章 VR 与手机:两种沉迷之争 
第 34 章 技术有智慧吗? 
第 35 章 人工智能有什么可怕吗? 

第七部分 技术与中国 
第 36 章 落后不应挨打 
第 37 章 古今“四大发明”都不值得骄傲 
第 38 章 亦步亦趋不如另辟蹊径 
第 39 章 西体中用 

图片索引 
推荐阅读

内容摘要
“技术”,正如中世纪的“上帝”一样,已成为我们的“时代精神”。然而,这个占支配地位的“技术”究竟是什么?在作者看来,技术是媒介,是可学习的东西,不止体现于令人惊奇的事物,更体现于让事物变得寻常的力量。这是一部技术史与技术哲学交相辉映的书,可谓史中有哲、哲中有史。本书从技术与科学、技术与现代、技术与未来等方面深刻剖析技术的含义,并特别开辟一章技术与中国,谈技术对我们生活、文化和经济的影响。此外,作者把技术史与进化史进行比较,得出了许多重要的结论。

精彩内容
今天的“技术”概念,已经很大程度上科学化了,但同时,更传统的意象也并没有完全消失,也就是技能、技巧这一层含义。当我们谈论格斗技术、游戏技术之类时,“技术”更多地是“技巧”的同义词,而不是“科技”的同义词。
当我们谈论某个人的技术时,我们谈论的是某种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内化为他个人能力的东西。
于是,“技术”一词在通常的用法中,就包含有“外化”和“内化”两重含义。
“科技”这一理解偏向于“应用”或“实践”,在这个意义上技术意味着把内在的知识付诸于外在的器具或产品。甚至有时“技术”直接指代具体有形的装置和器具。
而“技巧”这一理解则偏向于“潜能”层面,关涉到无形的、内在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可以学习、培养和操练的。
这两重含义并不矛盾,这恰好暗示出为何麦克卢汉会把“媒介”视为“技术”的同义词。所谓“技术”既不只是外在的对象,也不是内在的潜能,而恰恰就是那个在“内”与“外”之间沟通协调的“媒介”。
整个现代思想深受笛卡尔以来的“心物二元论”思维方式的影响,认为人的内在世界(思想、意识)和外在世界(物体、客观对象)是相互独立的,然而这内外之间如何可能相互沟通,就成了一个大问题。这里牵涉到理解整个哲学史的大问题,我不会太过深入,嫌烦的读者也可以直接略过。
首先,“媒介”的存在揭示出人的有限性。全知、全能的上帝没有任何阻碍,可以“心想事成”,想知道什么就知道什么,想做到什么就做到什么。但人类不行,人类不能“直接”地,毫无阻碍地在世界中畅行。人类想要认识世界,或者改造世界,就总是要“通过什么”。在这个意义上,“媒介”是人们通达目的的阻碍。
就像水既提供游泳的阻力,又提供游泳的浮力那样,“媒介”对于人而言也既是通达的阻力,同时也提供了通达的可能性。如果不借助于媒介,我们什么都干不了。
笛卡尔以来,现代哲学家们发现了“媒介”,但他们仍然奢望模仿上帝,寄希望于通过对“媒介”的选择和改进,尽可能无阻碍地,直接地通达对象。但到了马克思之后,或者说到了胡塞尔和海德格尔之后,越来越多的哲学家清醒过来,意识到“上帝视角”的虚妄。与其不切实际地设法去除媒介,不如深入反思媒介。
人们意识到,“内”与“外”都不是首先互相独立地孤零零矗立在哪里,默默等待着媒介去架设桥梁。相反,“内”与“外”的边界倒是不断由媒介塑造起来的。
媒介决定了内在意识的“表达方式”,也决定了外在对象的“呈现方式”。它不只是中立透明的传递通道,而是参与着一切内外事物的塑造。
“技术=媒介”也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只有高新科技容易受人关注,而“寻常”的技术往往被人忽略。因为当“媒介”正常运转时,我们总是径直穿过它,关注于其通达的对象。
这也提示出反思技术的困难所在,因为如果要专题考察某件事物,我们似乎就不能再把它作为媒介,作为环境,而必须把它作为对象,置于中心了。把眼镜(图1.6)放在对面冷静观审,可以了解到眼镜的结构与材料,但很难理解其“作用”。
好在,在“日用不知”和“抽身旁观”之间,并不是截然二分的,还存在某种中间状态,某种切换和游移的状态。
在科学的、客观的态度,和日常的、沉浸的态度之间,恰好是在“学习”或“试用”时的状态。例如在我拿起麦克,但尚未投入演说之前,我可能会去“试音”。此时我已经开始使用麦克,但却尚未把通过麦克所传达的东西作为焦点。我可能只是发出“喂喂喂”之类无意义的音节,或者通过麦克询问“后面的同学听得见吗”。在这个时候,我们既在使用麦克,又可以说尚未使用它,我们既关注麦克风,又可以说并未关注它。我们在留心着麦克所传达的东西,但并不真正关心它的内容。我们注意听着,但并不是注意到“喂喂喂”这几个音节本身有什么寓意,而是在注意或检查麦克对话语的影响或作用。以这样的方式,我们恰好是在研究媒介的作用,但又不把媒介置于聚焦的中心。
这也再次确认了,为什么技术史的追溯是反思技术的必要方式,因为我们只有回溯到技术刚刚流行,人们仍在“学习”、“试用”的时候,才能追究这些技术对于人们的生活世界所施加的作用。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