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家将的历史和传说/中国读本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杨家将的历史和传说/中国读本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0.68 0.6折 12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沈起炜

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

ISBN9787507831443

出版时间2010-0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12元

货号1753577

上书时间2024-09-06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中国古代有许多名将,其中有的立下过彪炳青史的战功;也有的战死沙场,马革裹尸,永远使后人感叹。然而,像杨家将那样,既有辉煌的事功,又饱受排斥、陷害的,却也并不多见。通观全史,最典型的唯有宋朝的杨家与岳飞父子。关于他们的历史资料虽然简单,传说却异常丰富。人民热爱杨家将,不断地讲他们的故事。丰富的传说使杨家将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人民的心中。
本书通俗地讲述了有关杨家将的历史和传说,还原一个真实的杨家将故事。

作者简介
沈起炜,1914年生,江苏苏州人。1935年毕业于东吴大学社会学系。曾任上海市交通中学、大同大学附属中学教师。建国后,历任上海市教育学院教师、教授、历史系主任,上海市中学历史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教育学历史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专于中国古代史。著有《宋金战争史略》、《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古代卷)》、《先秦历史故事》等。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契丹进攻中原
第二章  “儿皇帝”石敬瑭
第三章  “杨无敌”
第四章  镇守雁门,大破辽兵
第五章  宋朝收复燕、云的尝试
第六章  陈家谷口英雄殉国
第七章  杨六郎扬名边关
第八章  澶渊之役前后的杨延昭
第九章  杨家将的第三代——杨文广
第十章  关于杨家将的故事和传说
附录  杨家将及有关史事年表

内容摘要
 杨家将是在宋朝中原人民反抗契丹贵族侵扰的斗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那时候,我国北方的契丹贵族常常进攻中原,给黄河流域的人民造成很大的危害,也给宋王朝以极大的威胁。杨家将英勇地保卫了宋朝,却受到内部敌人的迫害。他们的故事,说起来叫人兴奋,也叫人悲痛。
封建社会的统治者,从他们的政治需要出发,往往把一些毒素塞到民间流传的故事里去。他们的思想,是当时的统治思想,民间的艺人不可能不受到影响,于是良莠不分,有益的和有害的传说,一同流传下来了。
哪些是真实的历史?哪些是后人的传说?对于这些史实和传说,我们应该怎么看待?本书想解决的,就是这几个问题。

精彩内容
 第十章关于杨家将的故事和传说杨家将的历史,只有这么一点儿。读者一定要问:“难道杨家将只有这点事吗?”对了,杨家将一定还有许多生动的战斗故事。可是他们祖孙三代的活动,没有被史书详细记载下来。写书的人没有充分的资料做根据,不好多写,这是很遗憾的事。
关于他们的历史资料虽然简单,传说却异常丰富。人民热爱杨家将,不断地讲他们的故事。丰富的传说使杨家将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人民的心中。封
建统治者要埋没他们,人民却使得他们成为伟大的人物。人民是公正的,也
是有力量的。
杨业牺牲后不久,民间就在讲他的战斗故事了。宋朝出名的文学家欧阳修,在杨业死后六十五年,写了一篇文章,说杨业、杨延昭父子英勇的声名,不仅天下读书人都知道,连小孩子也很熟悉。由此看来,杨家将的故事,流传到现在,将近有一千年了。
关于杨家将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当然,传说不全是事实,但是有一部分应该是真实的。为什么传说跟事实会有不同呢?因为人们在讲的时候,总是按照自己的想象和愿望,发展了故事。这种传说是很宝贵的文化遗产。
人民认为杨家将对保卫宋王朝作出了贡献,应该受到人们的敬重。元朝时有人写杨家将的戏曲,就特地在戏曲里安排了一座纪念他的府第(叫做“清风府”,后来传说里叫做“天波府”),说大小百官到这座府第的楼前都得下马,连皇帝每年也要来烧两次香。
人民严厉地责备通敌的奸臣。在传说里,人民痛斥了潘仁美、王钦若这两个家伙。他们虽然没有公开通敌,然而正是这个潘仁美,把英雄逼到了死地;正是这个王钦若,起初主张逃跑,后来又陷害寇准。这种行为,跟通敌能有多少差别呢?
人民还创造了寇准审潘洪(传说中的潘仁美)的故事。在《清官册》这个戏里,潘洪不得不低头认罪,亲口供出陷害杨家的罪行,这的确是大快人心的事情。
人民讲到杨业兵败被俘的事件时,不愿意让老英雄落到敌人手中,创造了杨老令公碰碑自杀的故事。这是一个充满了悲壮气氛的场面。英雄殉国了,遗骨还不得家乡,人民是不愿意的,因此又出现了杨六郎等进幽州盗遗骨的故事。这些故事被写成小说,也编成戏曲。直到现在,京戏里(别的剧种里也有)还有《李陵碑》(也叫《托兆碰碑》)、《孟良盗骨》等戏。
人民要尽情地歌唱英雄,他们又塑造了许多不见于正史的光彩的人物。
传说里杨业的妻子佘太君,是一个了不得的人物,这绝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上文说过,杨业的妻子是抵抗契丹贵族的名将折从阮的孙女,本来就是有光荣传统的将门之女。而且让一个一百岁的白发老婆婆挂帅杀敌,人民一面赞扬了杨家,一面也骂倒了无数没用的大官僚。
人民塑造了佘太君,又塑造了另一个女英雄——穆桂英。她在历史上似
乎有点根据,杨文广的妻子是慕容氏,“慕容”和“穆”声音相近。但传说中的穆桂英是宗保的妻子,所以这个说法未必可靠。她飒爽英姿,亲自选中杨家的少年英雄做夫婿。她英勇无敌,大破辽军的天门阵。这个人物的出现,发扬了杨家将的传统精神,也使封建社会里被压迫的妇女扬眉吐气。人民为了这双重的原因,特别喜爱这个人物,直到今天,还把她看作英雄妇女的典型人物。
英雄在封建时代里,受尽磨难,有时不免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但到朝廷需要他时,还是会振作起来的。人民创造了杨五郎的形象,让这位粗豪的汉子,在五台山出家。然而他并没有忘记宋王朝,虽然换上了和尚的装束,仍旧留下了战马。最后,在六郎的鼓动下,终于重新走上战场,杀敌人,保卫宋王朝。在戏曲里,也有《五台山》(也叫《五台会兄》)的剧目。
杨家父子领兵多年,手下自然有许多英雄好汉。封建时代的史家只记下一位老将王贵,人民是不能满足的。人民于是举出了孟良、焦赞,让他们来打奸臣、平民愤。这样的故事,使人感到兴奋。
人民是乐观的,对反抗民族压迫充满信心,讲了杨家将英勇牺牲的故事,又讲了佘太君、杨延昭、杨宗保抗击辽和西夏的故事。有一本章回小说叫《杨家将演义》,就是系统地讲述杨家将的事迹的。小说里面的故事,跟历史事实出入很大,然而正体现了这种精神。这本小说写得比较粗糙,这是因为没有经过很好的加工。如果我们听艺人们说《杨家将》、《金枪传》等评话,就会觉得内容丰富多彩了。
人民就是这样歌颂了杨家将,斥责了权奸和皇帝。
人民喜爱杨家将英勇抗辽的故事,封建统治者就歪曲杨家将的故事,让人们不知不觉受到毒害。他们把杨四郎说成一个贪生怕死的人物,让他投降辽朝,做了萧太后的驸马。《四郎探母》这个戏的情节,就是这样编造出来的。人民反对这样做,在一出叫做《三关宴》的戏里,杨四郎终于羞愧自杀
。统治者和人民群众的爱憎是不同的。
只有在人民的新中国,才有可能认真地整理这些传说,抛弃其中的糟粕,使它成为真正的文化遗产。
以现在深受观众欢迎的戏曲《杨门女将》来说,旧本子叫《十二寡妇征
西》,写得凄凄惨惨,情调很低沉。新本子并没有叫死掉的男将复活,却让百岁老人在历数“三代男儿伤亡殆尽”的事实后,激昂慷慨地唱出“……孤寡一门,历尽沧桑,我也未曾灰心”的豪情壮志。她又针对关于杨家主战是报私仇的诬蔑,严正地指出:“杨家要报仇我报不尽——哪一战不为江山,不为黎民!”这样一来,调子高亢了,精神境界提高了,古代的历史传说起了激发人心的作用。这就是一个成功的典范。
P95-100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