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则传(历史传说与叙述者)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胡则传(历史传说与叙述者)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4.07 3.6折 39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陆敏珍

出版社浙江大学

ISBN9787308150507

出版时间2015-1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9元

货号3397216

上书时间2024-09-04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一个人死后成为地方神祗,从此福佑一地,这样的故事在中国并不鲜见。几千年来,人死后成为神,神又慢慢消逝,新的神祗再度出现,或者旧的神祗拥有更多时代所需要的神力。这些具有典型地域性的神祗分布在中国的各个角落与各个时间点上,他们能御大灾,能捍大患,是地方精神上的统管者,世俗是非的判决者。
陆敏珍著作的《胡则传(历史传说与叙述者)》讲述的胡则就是这样一位由人至神的例子。他曾是宋代一名普通的官员,做过县尉、录事参军、知州、转运使,最后以兵部侍郎致仕,为正四品下(元丰改制后为从三品)。

作者简介
陆敏珍,浙江象山人,浙江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主要致力于宋史研究。现已出版专著《唐宋时期明州区域社会经济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宋代永嘉学派的建构》(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译著《墨梅》(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并在《历史研究》、《文史》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第一章  序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一、胡则的人物类型
  二、历史文献中的胡侍郎
  三、民间供奉着的胡公大帝
第二章  寻常与不寻常:老百姓的故事
  一、永康、永康人与胡氏家族
  二、胡母的梦
  三、从“胡厕”到“胡则”
  四、陈氏夫人
  五、方岩读书与《别方岩》
  六、金榜题名与《及第诗》
第三章  政绩:官员的人生与传奇
  一、督随军粮
  二、智去虎患
  三、提举矿坑铸钱监
  四、义救外商
  五、奏减官庄田值
  六、改革盐法
第四章  仕宦浮沉:交游与结党
  一、“异端”龙昌期
  二、“鹤相”丁谓
  三、丁党之祸
  四、国士范仲淹
第五章  造福家乡:故事与后续故事
  一、“奏免衢、婺身丁钱”
  二、归葬杭州
  三、方岩山的神人
  四、祠庙与敕额
  五、方岩胡公庙
  六、龙井墓祭
  七、寻墓、修墓与迁墓
附录一:胡则年谱
附录二:《胡公经》
附录三:方岩签诗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内容摘要
 《胡则传(历史传说与叙述者)》以宋代兵部侍郎胡则的一生及其死后由人而神的事象作为着眼点,陆敏珍通过正史、墓志铭、笔记、民间传说、演义等各类文献的记载来讲述一位普通官员的人生经历,以及在不同叙述者的文字下所呈现出的人物面相。

精彩内容
 第一章序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一个人死后成为地方神祗,从此福佑一地,这样的故事在中国并不鲜见。几千年来,人死后成为神,神又慢慢消逝,新的神祗再度出现,或者旧的神祗拥有更多时代所需要的神力。这些具有典型地域性的神祗分布在中国的各个角落与各个时间点上,他们能御大灾,能捍大患,是地方精神上的统管者,世俗是非的判决者。
我们这里要讲述的胡则就是这样一位由人至神的例子。他曾是宋代一名普通的官员,做过县尉、录事参军、知州、转运使,最后以兵部侍郎致仕,为正四品下(元丰改制后为从三品)。虽然胡则生前没有显赫的官位,但其死后却屡次被皇帝赐以爵号,初封侯,再封公,民间百姓则称他为“胡公大帝”,享尽人间的顶礼膜拜。
作为一名官员,胡则每至一地,“宽赋除苛”[1],“轻财尚施、不为私积”[2],“有惠政”[3],被人视为清官;但与此同时,亦有人指责其“肆纵无检”[1]“性贪污”[2]、“无廉名”[3]、“少有清名”[4]。他与当时的名士、后来的宰相范仲淹颇有私交,两人之间互有诗文唱酬,他的长子与范仲淹还有“布素之游”[5];但同样,胡则与声名不佳、被目为“五鬼”之一的“鹤相”丁谓相交甚深,由此被列为“丁谓之党”[6],遭人诟斥。
作为一位庙食几乡的地方神,据说“其光灵无远弗被,能出云为风雨,农人咸以望岁者望于公”,他的神迹是如此灵验,因此“凡村墟里社必为祈报之所
,故公之别庙布满郡境”。[7]别有意味的是,尽管人们赞誉他是“有求无不应,有祷无不答”[8]的胡公大帝,有时亦会办事不力,没能及时满足乡民的要
求,这时,即便位尊如他,亦会受到人们的责罚。比如,当连日大旱乡民数度祈雨而他居然无视这些诉求
时,在酷暑中,人们就会将他那赤面长须的庄严塑像从胡公庙中抬出,放置在露天的空地上,任其在烈日下暴晒,让他与乡民一起品尝酷暑难当的滋味。
无论是作为人还是作为神,他总是能激起人们(至少是我)的好奇心,探索胡则由人而神的历史过程,观察胡公大帝信仰的地域性;在每年农历八九月间规模宏大的胡公庙会的迎案队伍中,去思考胡公大帝究竟承载着怎样的民间信仰,表达着民众怎样的心性、习惯;在乡民香烛纸炮、磕头烧香、靠山宿梦、许愿还愿的行为背后,又反映着什么样的文化观念。
[1]在这些问题的牵导下,胡则或者胡公大帝无疑是一个绝佳的研究对象,是适合细致分析的最好范本。
但是,抛开这些设问,只是将这个人物抽取出来,看一位宋代的官员有着什么样的人生,反而成为一个难题。在下面的讨论中我将证明,胡则绝对不是一个适
合用来写作传记的对象,这固然是因为关于他的生平资料极少、缺乏通观他的角度,还缘于这一物本身:他不过是一名普通的官员,既不曾位极至尊、显赫一
时,亦未有救世之功、名垂青史。事实上,他最闪光的时候并不在于他鲜活的人生,而在于他死后的世界,他是如此普通,但却能令后人念他千年。(P1-2)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