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式现代化简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式现代化简史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43.47 4.4折 99 全新

库存8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当代中国研究所

出版社当代中国

ISBN9787515412979

出版时间2024-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99元

货号32114480

上书时间2024-07-24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当代中国研究所是1990年6月28日经中共中央批准成立的。当代中国研究所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编纂和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搜集和编辑有关国史资料,参与国史的宣传与教育,联系与协调各地区、各部门的国史研究工作。
李正华湖南衡阳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兼当代中国出版社社长,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入选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共党史研究。著有《中国改革开放的酝酿与起步》《中国改革开放再出发(2012—2017)》《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史》等著作。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新中国7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等书的撰稿统稿工作。
宋月红,河南淮阳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入选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国社会科学院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常务理事,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无神论学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共党史、国史研究。著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第一作者)、《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史论》《新中国史实考论与编纂学研究》《当代中国的西藏政策与治理》《中央驻藏代表张经武与西藏》等十多部著作。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八届优秀科研成果奖(著作)二等奖、第十届优秀科研成果奖(论文)三等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对策信息奖对策研究类特等奖,中国藏学“珠峰奖”三等奖。

目录
目录

绪论001
第一章为求索中国式现代化创造根本社会条件011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开辟012
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012
二、中国共产党诞生016
三、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019
第二节   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是土地问题023
一、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和民主政权建设023
二、开展土地革命和土地制度改革029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求034
一、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035
二、建立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040
第四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与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045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国性胜利045
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与新中国成立049
第二章中国式现代化的奠基054
第一节   新中国工业化的经济基础054
一、农村土改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055
二、没收官僚资本企业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056
三、国民经济恢复为大规模经济建设打下基础057
四、三大改造建立了公有制经济059
第二节   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证061
一、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061
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064
第三节   工业化建设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065
一、意识形态领域的学习运动065
二、为工农开门办教育068
三、为人民大众的文学艺术069
四、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070
第四节   争取有利的国际和平环境072
一、新中国的外交方针072
二、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073
三、《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074
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076
第五节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077
一、“一五”计划的编制077
二、开展大规模的工业建设079
三、中国工业化孕育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雏形080
第三章  中国式现代化的艰辛探索084
第一节   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084
一、《论十大关系》开始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探索085
二、中共八大提出“工业化”为核心的“四个现代化”雏形086
三、工业、农业、科技文化现代化建设取得初步成就089
第二节   对现代化道路的重新认识092
一、对共产主义和现代化的认识误区092
二、重新认识共产主义和现代化094
三、调整社会关系和探索现代经济管理体制097
第三节   提出“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099
一、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现代精神文明风貌099
二、“两弹一星”和三线建设构筑国防现代化基础101
三、提出“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104
第四节   坚持现代化建设的艰辛努力107
一、抵制动乱勉力维持生产建设107
二、四届全国人大重申“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109
三、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和调整国际战略111
第五节   结束“”和总结现代化建设成就112
一、粉碎“四人帮”和结束“”112
二、改革开放前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及其影响113
第六节   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改革开放新路118
一、教育科技的拨乱反正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春天118
二、探索对外开放的现代化建设新路119
第四章  中国式现代化的开创122
第一节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现代化122
一、把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122
二、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124
三、确定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129
四、全面改革经济体制以有效地实现现代化131
五、把对外开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步骤135
第二节   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138
一、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139
二、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143
三、修订宪法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146
第三节   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49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提出与部署149
二、加强文化建设151
三、推进思想建设154
四、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方向155
第四节   推进国防现代化和打开外交新局面157
一、国防建设的战略调整158
二、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159
三、外交方针的调整和对外关系的变化160
四、积极应对国际风云变幻162
第五章  在改革开放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164
第一节   奠定中国式现代化的体制基础164
一、南方谈话解决重大理论问题164
二、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各项改革加速推进167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171
四、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74
第二节   处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关系177
一、“十二大关系”的提出178
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181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185
四、取得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一系列重大斗争的胜利189
五、正确处理国际国内关系193
第三节   提出和实施中国式现代化“新三步走”战略197
一、“新三步走”战略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阶段任务197
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201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断扩大对外开放204
四、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208
第六章  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212
第一节   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12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213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15
三、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217
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19
第二节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221
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优选性建设221
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223
三、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225
四、建设服务型政府227
第三节   文化繁荣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29
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29
二、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231
三、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233
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235
第四节   坚持和平发展和参与全球治理237
一、推动和谐世界建设237
二、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239
三、全方位开展对外交往241
四、积极参与全球治理243
第七章  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突破245
第一节   促进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变245
一、引领新常态246
二、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247
三、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48
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49
五、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250
第二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251
一、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机制251
二、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52
三、全面展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254
四、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255
五、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256
第三节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257
一、坚定文化自信257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59
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60
四、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261
第四节   促进共同富裕262
一、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262
二、解决区域城乡差距263
三、打响脱贫攻坚战264
四、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265
五、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266
六、共享发展成果267
第五节   建设美丽中国268
一、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269
二、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270
三、防治环境污染力度空前271
四、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273
五、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治理274
第六节   走和平发展道路276
一、倡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76
二、提出和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277
三、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279
四、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280
第八章   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深化和拓展282
第一节   推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282
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83
二、推动建设创新型国家284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85
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287
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89
六、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291
第二节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292
一、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292
二、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294
三、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295
四、深化依法治国实践297
五、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298
六、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299
第三节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301
一、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302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03
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304
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305
五、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306
第四节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308
一、深化教育改革308
二、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309
三、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310
四、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311
五、实施健康中国战略312
六、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313
七、维护国家安全314
第五节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316
一、推进绿色发展316
二、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317
三、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318
四、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319
第六节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320
一、对外工作体制机制改革320
二、发展全球伙伴关系321
三、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323
四、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324
第九章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27
第一节   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328
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部署328
二、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初步构建331
第二节   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新时代优选的政治334
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334
二、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专享正确道路336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和实践要求340
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344
第三节   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345
一、系统谋划、统筹兼顾、整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346
二、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357
附录  党的二十大以来中国式现代化大事记364
后记410

内容摘要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本书立足历史和时代相结合,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奠基、发展、突破、推进和拓展,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根本遵循、战略支撑、动力、制度保证、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从新中国建设和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反映和揭示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发展底蕴、脉络、面貌、机理、成就与经验,彰显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是新中国建设和发展的历史必然。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前景光明、繁荣兴盛。

主编推荐
建设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目标,是中华民族的优选利益和根本利益。
近代以来,优选的中国人在内外交困中苦苦探索通向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无一不以失败告终,都未能找到符合中国国情、解决中国问题的现代化道路。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努力探索现代化道路。中国共产党吸取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教训,深刻认识到,建设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必须首先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扫清现代化的障碍。中国共产党正是依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和正确理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百折不挠,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推翻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于1949年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搬开了阻碍中国现代化的“拦路虎”,为中国推进现代化扫清了障碍,创造了必要的、先决的政治条件和根本的社会条件。
新中国成立后,党坚定地将社会主义道路作为实现中国现代化的专享途径,解决了鸦片战争以来,几代优选中国人殚精竭虑,不断奋斗,力图将中国引上现代化道路,但终究未能如愿以偿的问题,使现代化在中国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
…………
从拯救民族危亡到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扫清现代化的根本障碍,从国家工业化到四个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从“一穷二白”、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全面小康,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100余年的不懈奋斗、70多年的现代化建设,探索、开创和不断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用几百年才走完的现代化路程,创造了人类现代化目前的奇迹,有力推动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全面迈向现代化新征程。
历史证明,中国式现代化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专享正确道路。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