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怀瑾讲演录(南怀瑾讲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南怀瑾讲演录(南怀瑾讲述)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9.19 5.1折 3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口述:南怀瑾

出版社上海人民

ISBN9787208118249

出版时间2014-05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8元

货号2885233

上书时间2024-07-03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文化改变生活,国学丰富精神。
《南怀瑾讲演录》是由南怀瑾先生近年的最新演讲集成,书中涉及了南怀瑾先生对教育、环境、行商、管理、媒体等等社会热点话题的关注。研读南怀瑾大师的思想精髓,不但能提升我们民族的软实力,还能让我们的心灵找到一片宁静的湖泊。在当今这个浮躁的时代里,还有这样一位众所景仰的大师,奉献心力,继续著孔圣、释迦文佛以来的伟大教化,是这个时代的幸运,也使我们的回家之路走得更为踏实。

作者简介
南怀瑾,华夏智业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南怀瑾先生1917年生于浙江温州乐清。自幼接受传统私塾的严格教育,及至少年时期,已遍读诸子百家,兼及拳术、剑道等各种功夫。同时苦心研习文学书法,诗词曲赋,天文历法诸学,并深得其精要。
青年时代,正值抗战军兴。南怀瑾先生毅然辞亲远游,曾任教于中央军校,又入华西坝金陵大学,研究社会福利学,以其服务社会大众。其时,每逢假日闲暇,胤以芒鞋竹杖,遍历名山大川,寻访高僧奇士。复于青城山灵严寺,有缘结识名重一时的川北禅宗大师袁焕仙先生,遂拜门墙,竟毅然辞去中央军校教官之职,追随袁先生左右,潜心研修佛学。1943年入峨眉山大坪寺闭关修持,闭关三年间,遍阅《大藏经》万万卷,印证个人修持所得,遂至终身受益无穷。1945年,远走康藏,参访密宗各派,得到贡嘎活佛等多位著名活佛、高僧的真传,佛法修持更为精湛,得到白教、黄教、红教、花教等各教派的印证,被承认为密宗上师。

目录
第一章  读书和工商文化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二章  大会计?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三章  人文问题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与经济管理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章  中国传统文化与大众传播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内容摘要
 2004年以来,南怀瑾先生在上海、海南等地对知识界、工商界、传媒界作过五次重要讲演,内容包括东、西方文化发展的走向,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当代人文教育的现状与对策,中国传统文化与工商经济的关系,现代传媒业对社会和文化传播的责任,现代社会中个人的品格修炼和读书养性等方面所作的思考和见解。《南怀瑾讲演录》收入的这些演讲,浅显易懂,思想深邃,充满睿智,发人深省,是南先生一生
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及西方文化及西方文化所得之精华返哺,体现了一位长者和智者对国家发展、民族振兴,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深切关怀和殷殷期待。

精彩内容
 魏峰(班长):我们很荣幸请到了国学大师南老师,这非常不容易,南老师从来不出来讲,但今天很给咱们同学面子。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南老师给我们作一场精彩的演讲!
南师:诸位先生,今天我是被逼出来的,这位班长(魏峰)很有办法,几次找到我的好朋友,逼我出来讲,害大家不远千里赶到上海来,很抱歉!因为我年纪大了,出门不方便。
可是今天要
讲的题目,我现在还不知道。
南师:我今年八十七岁了,不算高龄,也不算低龄了。对自己评价八个字,平生“一无是处,一无所长”,不是故意谦虚,是真的。
这几年,我在提倡儿童智慧开发的教育,大概诸位还不知道。一般人都认为我在提倡儿童读经运动,其实不是读经。因为我从小到现在,感觉到中国文化是个大问题,尤其是现在,文化没有根了,所以我提倡重新读书。在我的观念里头,现在三四十岁左右的人都没有希望了,文化要靠新的一代才行。如何建立中国文化跟人类的文化(还不是世界的文化)合流,开展人类未来的前途,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在我的观念里,中国未来的前途关系人类的前途。
因为我自己是读古书出身的,对教育有个观感。
我从小读古书是在家里读的,以前在家里读书叫私塾,请的老
师都是清朝的遗老,有的是秀才、举人,甚至还有进士、榜眼。
那个时候,这些老先生一边教书,一边感叹,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我们听了就讨厌。等自己到了三十几岁的时候,自己也在感
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到了五十岁以后,感叹更重了。到了六十岁,突
然改变了,觉得大概千古以来大家都是这样感叹的。
其实没有关系,我就告诉老前辈们,你不要担心,你我死了,明天太阳照样从东边上来,时代会演变得更好,不过观念不同、价值不同而已。
到了近一二十年又不对了,感到我们自己的文化没有根了。
要说接受西方文化;也没有好好接受,也不懂。事实上,西方文化可以给我们做一个很好的参考。我常常感到,国家亡掉了不怕,还可以复国,要是国家的文化亡掉了,就永远不会翻身了。
因此,我这几年提倡小孩子们要读书,要背书。小孩子不背书没有用,当然不是背现在的书,现在的书背了没有用。
现在的教育演变很有趣,小学读的书,到了中学没有多少用了;中学的书,到了大学没多少用了;大学的书,留学又没有多少用处了,不晓得读的什么东西。
以我的经验,我今天还能和大家吹牛,人家说我有学问,我就笑,我这个还叫有学问啊?实际上一辈子在外面卖弄的,就是十三岁以前的东西。比如《资治通鉴》,十三岁以前,我已经圈点过三次了。古书没有标点,我一边读一边圈点,每一
遍用不同颜色的笔圈点,不懂的地方拿给老师看,这样就会背来。以前我们读书叫读书,现在读书叫看书。以前我们读书,像现在朗诵白话诗一样,朗声念出来,唱的。这样读下来,也圈点过了,就会记得住。到了现在,比如《资治通鉴》,提到哪一段,心里就会现出那个影像,甚至在哪一页,哪一段,都还记得。
我现在发现,几十年教育的演变,不但读的书没有用,还浪费了孩子们的脑筋,把孩子们的身体都搞坏了。因此,我也感觉到有个重点的问题,这样的教育下去,很多小孩子会变成精神病,我看这很严重。所以我常说,我在书上写的也有,几十年前就讲了,十九世纪、二十世纪初期威胁人类最大的是肺病,二十
世纪威胁人类最大的是癌症,二十一世纪威胁人类最
大的是精神病。现在是精神病开始的时代了,我发现很多年轻的孩子们精神都有问题了,归结起来是教育的问题,一个国家、社会的兴衰成败,重点在文化,在教育。
对目前的教育,我的感慨非常大。如果在座的有哪一位学者研究教育的,把推翻清朝以后的教科书找出来,对比研究,会发现这个时代的变化太大了。今天编的教科书,在我看来,讲句不好听的话,不屑一看。这个教育怎么办?尤其看到现在的小孩子们,书包背得很重,大家的目的,都是为了考试。
在中国文化里教育的目的,《论语》有句话:“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代读书人为自己读书,为什么为自己读书?
为自己的兴趣。我当年读书,的确是为自己的兴趣读书。现在读书不同了,为别人读书,为家庭读书,为父母读书,为社会读书,为求职业而读书;这个差得很远了。
四十年前在台湾,我的一位老学生,女的,辅仁
大学毕业的,同刘少奇先生的夫人还是同学呢。她告诉我,当年她跟爸爸妈妈怎么吵的,她把书本一丢,说:“你们再逼我,我就不给你们读书了!”心里觉得读书是为他们读的,自己真不想读。一般认为,好像家里的孩子不读到大学就不光荣。
P1-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