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训培训者(培训者工作精要)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培训培训者(培训者工作精要)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9.33 4.3折 6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德)米夏埃尔·比肯比尔|译者:黄莎莉

出版社中国致公

ISBN9787514504309

出版时间2013-05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2582084

上书时间2024-07-03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为了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和职业能力,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职业培训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意义和重要性越来越大。
《培训培训者:培训者工作精要》的作者米夏埃尔·比肯比尔教授是德国培训界的一位泰斗级人物,集多年经验于一身,书中所提及或阐述的知识和建议都已在实践中得到检验。
本书目标读者主要包括未接受过培训领域专业训练的培训主管、研修班培训主管或讲师。

作者简介
米夏埃尔·比肯比尔教授(Prof.Dr.MichaelBirkenbihl,1921~1993)在结束其学习生涯后一直致力于市场调查和广告领域的研究,在销售类岗位上工作了十年,成为集多年经验于一身的现代培训法专家。他是德国培训界的泰斗级人物。自1970年起,他成为自由培训师和企业咨询师,活跃于德国经济界。
本书是米夏埃尔·比肯比尔的第一部著作,也是最后一部著作。1972年,它以“精华册”的形式出版了第一版,并逐渐成为培训界的标准读物。在他人生的最后一年里,他又对整本书进行了修订,使其更加完善。在他过世后,他的女儿薇拉·比肯比尔在遵循其遗愿的基础上,对本书进行了再版。

目录
第20版序言  I
第12版序言  Ⅲ
第1版序言  VII
第1章  关于个体及其行为  001
    测试练习1  016
第2章  群体中的个体  021
    测试练习2  038
第3章  研修班群体的沟通  045
第4章  学与教  067
    学习之人体构造条件  068
    大脑研究及其对教学实践的意义  077
第5章  教育目标的确定  103
    附录l:怎样进行测验?  123
    附录2:“感觉轮”  131
第6章  规划与实施培训  137
第7章  角色扮演与个案调研  177
    角色扮演及其意义  177
    社会剧——比角色扮演更有效!  227
    个案调研的实质和价值  234
    附录3:运用录像机进行培训  266
第8章  双纽线培训  273
    引言:新典范  273
    双纽线培训的理论基础  275
    培训主题的示例  306
    实践运用  342
    内心之物:信条  367
参考答案  375
参考文献  379
角色扮演、社会剧以及个案调研  385

内容摘要
 米夏埃尔·比肯比尔教授编著的《培训培训者:培训者工作精要》适合所有培训者的标准用书,是培训师行业的优秀启蒙读物,为“培训老手们”带来新的领悟和启发。
《培训培训者:培训者工作精要》是德国培训领域的一部经典作品,它为各类培训工作者提供了大量全方位的实用知识:成人教育中的心理学、教育学以及各类实际操作指南,书中所介绍的数百条窍门,指导培训师:如何让培训课程变得生动有效?
如何提高培训学员的团体合作意识?
如何增强培训学员的交际能力和行为能力?
全书内容广泛,既有对理论的阐述,又有案例的分析,两者相辅相成,有理有据,简单明了、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无论是对于初学者还是资深培训师来说,都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作品。

精彩内容
 主动角色也包括反对者。他“无法适应群体的整体方向”,因而利用一切机会与领导者发生争执和冲突。在开班之初,这种人甚至受到群体的改迎,因为他是唯一敢对培训师“明确表达自己看法”的人。这类交锋的最终结果如何,完全取决于培训师拥有多大的权威。
如果培训师逐步赢得其他成员的信任,反对者将很快出局。他只能选择臣服或成为我行我素派。对于后者,等待他的只有领导者和群体的永远排斥。
最受欢迎者通常是群体中最善于人际交往的成员。他天生具有敏锐的“触觉”,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懂得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他身上散发出的亲和力也或多或少地使其成为群体成员最乐意倾诉的对象。
因此,他通常能在短时间内了解和掌握所有有关群体的信息。他没有追求
领导权的念想,因而更适合成为建议者,而非领导者。也正是由于这一
点,我们很少看到,一个群体中的非正式领导者同时也是“最受欢迎者”。
美国文学把笨蛋成员定义为群体中付出最大努力却取得最差成绩的成员。这种人常常通过(成功地)巴结讨好他人来弥补自己的弱势,总是自愿承担活动的“扫尾和收拾工作”,例如擦黑板或清理技术仪器等,以此给他人留下“好好先生”的印象,让群体更容易接受他。那些过分指摘、
尖锐批评笨蛋成员糟糕表现的培训师其实犯了一个严重的心理学错误,此种做法只会令其他群体成员倒戈相向,并对“好好先生”表示同情和袒护。因此,批评(Kritik)只能私下进行,而不应在其他成员在场的情况下进行。相反,表扬(Lob)则应得到在场成员的见
证,否则,如果其他人对此一无所知,那最美的赞扬又有何用?
适应者(Anpasser)则是指那些既缺乏判断力又无潜能的人。在研修班里,他们总是避免发表自己的言论和看法,或从不极力争取其个人观点的实现。面对领导权的争夺,他们只会坐等结果,进而成为非正式领导者的忠实拥护者。同时,他们会避免与培训师的一切冲突和对峙!
我行我素者(AuBenseiter)通常也属于“被动角色”,他总是被群体成员推到被动角色的位置,骑虎难下。也许他性格有点内向,也许他上课迟到、触犯不为自己所知的禁忌。大多数我行我素者深受这一角色的影响,总是试图摆脱其束缚,却又徒劳而返。面对这种情况,培训师应谨慎介入,并帮助他及时融入群体。
此外,还存在另外几种我行我素者类型。例如策划人、流言制造者总是给群体带来骚乱和不安,真相大白后他们便会“死去”。培训师下意识地认为这是个有缺点的人,因此不愿再与他和解。即便尝试与其和解,也
必定归于失败,并对培训师自身产生消极影响。
拥有敏锐智慧且狂妄自大的高智商人群也属于我行我素派。他们不愿融入群体。虽然聪明,但他们却不懂得每个人都必须适应其周围环境的道理!这类人的行为受精神问题的影响。他们的童年经历并不愉快,大多数都缺乏亲情和爱。培训师应当向其施加压力并明确指出,大家敬佩的是其“性格”而非其智商。然而可惜的是,他们总是能在各种任务和练习中取得最优异的成绩。因此,想通过一次培训课程就对其进行“彻底检验”是不可能的。
我曾有在中长期研修班担任培训师的经历。当时,上文提及的我行我素者正跃跃欲试,妄图给群体制造混乱。作为培训师,我成功地将其踢出局。他的存在对研修班群体来说是个威胁。他好生
事端、给群体制造紧张关系,从而影响整个班级的气氛并以此削弱全班的学习动力和成果。
了解了上述几个重要角色之后,我们再来看看“群体动力学”(Gruppendynamik)这一概念。为什么称它为群体动力学?
之所以称其为群体动力学,是因为完美融合的群体从来不是一个实体(Entitait),即作为紧密联系的实体而存在。一个群体由相互分离的个体组成并将一直维持这种存在方式。因此,绝不要被群体中的“和谐”所迷惑——那都是些朝令夕改的假象!
群体动力学一般出现在两个层面。从表面上看,它是成员间及成员与群体领导间可见的理智行为。从无意识层面来看,它是每个个体未言及的期望或顾虑。成员们相互考验彼此间的关系,他们渴望实现个人利益,追求名誉、地位以及群体领导的认同,内藏的冲突“一
触即发”。每个人的独立愿望和对群体的依赖感相互制衡。当每个人都真
正懂得并接受彼此间不可避免的“相互依赖性”(Interdependenz)时,这场博弈才算结束。
当群体实现融合时,经验丰富的培训师应当感知并认识到每个成员的特别反应,例如经常出现的“替罪羊”(Sfindenbock)问题。
我们已经了解,借助能量掌控本能导致的后果是只有一小部分能量得到利用,弗洛伊德称其为“本能过剩”。能量过剩自然就会导致侵略性行为的产生。群体则通过相互间的身份认同避免类似的侵略性动机:成员间或多或少地认为自己拥有“相似的灵魂”并以此消除诸如嫉妒或仇恨的消极影响。如果通过借助身份认同适应群体的做法归于失败,群体间的凝聚力就会受到威胁。此时,它需要“避雷针”来阻止这种侵略性的产生,而那些本能最弱者便沦为所谓的“避雷针”。他本与此毫无关系,却无奈地成为“替罪羊”。有时,这个可怜的家伙还会因无法承受整个群体不断施加的巨大压力而最终彻底奔溃。此外,当群体领导的行为太具权威性时,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况。因为面对强者无能为力,接受“惩罚”的就只能是弱者了。
“距离”(Distanz)同样是个有趣的问题。叔本华(Schopenhauert)借
用豪猪之间的相处之道完美地诠释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问题:在寒冷的夜晚,豪猪们为了取暖而相互靠在一起,由于身上的毛刺扎着对方,疼痛难忍,因而被迫分开,可是寒冷又促使它们再度靠近,如此反复。对于叔本华而言,豪猪们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到彼
此相互容忍的最佳距离”。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群体。距离太近会产生令人痛苦的排斥感,相反,距离却能唤醒人们对依赖和温暖的渴望。当然,这里所指的问题不单单是群体成员间的距离,还包括每个个体与群体领导
间的距离。每个人都心存疑虑,害怕其他人与群体领导拥有更亲近的关系。
P32-34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