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国财政史、民国续财政史.总论部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民国财政史、民国续财政史.总论部分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64.29 6.6折 98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贾士毅 著 林矗 整理

出版社上海远东

ISBN9787547619407

出版时间2023-09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98元

货号31857547

上书时间2024-07-02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著者:贾士毅(1887—1965),字果伯,号荆斋,江苏宜兴人。近代著名财政学家、会计学家。早年留学日本,毕业于明治大学法政科。先后担任中央大学、中央政治大学等多所大学教授。著有《民国财政史》《民国续财政史》《民国财政经济问题今昔观》《国税与国权》等。
整理者简介:林矗,1987年生,浙江温州人。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领域包括经济史、财政史与公共经济学。曾出版专著《福利中国的初曙》《中国古代治国理财经典阐释》,在《中国经济史研究》《财经研究》《经济学(季刊)》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目录
主编的话Ⅰ
整理凡例Ⅰ
导读Ⅰ
一、 民国财政史(总论部分)
例言3

第一章财政之沿革5
第一节古代之财政5
第二节清代之财政7

第二章财政之现情33
第一节中央及各省财政之概要33
第二节国家及地方财政之划分68

第三章财政方针之变迁85
第一节周学熙长财政部时期85
第二节熊希龄长财政部时期110
第三节陈锦涛长财政部时期117

第四章出入递增之原因130
二、 民国续财政史(总论部分)
例言135

第一章近代财政思潮之变迁136
第一节属于世界潮流之关系141
第二节属于自身环境之关系144

第二章国家及地方财政之划分148
第一节划分之沿革148
第二节划分之现情150

第三章国家财政之概要163
第一节中央之财政172
第二节各省之财政223

第四章近代财政之方针239
第一节财政方针之沿革239
第二节财政方针之现情270

第五章财务官署之递嬗297
第一节财务官署之沿革297
第二节财务官署之现情301

内容摘要
本书是“中国近现代财政学名作新编丛书”之一种,作者贾士毅是近代著名财政学家、会计学家。本书以官书档案等第一手史料为依托,以大量统计资料为佐证,以史论合一为撰述体例,详述民国财政发展的历史轨迹,剖析民国时期财政制度和财政改革的演变过程,展现转型时期的财政治理理念。贾士毅在著作中反复提出改良税收制度、金融制度的主张,诸如“裁厘加税”思想、“关税自主”的主张以及“币制改革”思想等,对当时乃至现今社会仍有很大启示意义。本书适合高校科研院所财政经济学师生阅读。

精彩内容
清代之财政迨至清代款目綦详,岁出之数可与岁入之额,互相参照,视诸前代为有进焉,兹分述如下。
一顺治时之财政顺治中整理财政,厥有数端。一、为宽恤民力,如蠲免地粮内新加之辽饷、练饷、新饷及盐关两款内新加之各款是。而钱粮之浮收,州县落地税之名目,柴炭钱粮之私派,皆垂为厉禁。二、为撙节政费,如裁省京堂、及各府推官、各县主簿等缺,并归并各省道府州县缺是。三、为清查税款,如严查隐漏、清厘屯田、整顿积欠,是。综其出入之数,时有变迁。七年以前,海宇未安岁入无定,征以礼科给事中刘馀谟之疏,每岁钱粮所入,为1485万9000余两,国用所出,为1573万4000余两,约不敷银87万5000余两。出款中以兵饷为最钜,“钜”同“巨”,下同。计1300余万两。各项经费,只200余万两,是为顺治初年岁出入之概要。八年,征地丁银2110万142两有奇,米豆麦573万9424石有奇,较诸初年所征之数为多。十七年,征地丁银2566万4223两有奇,米豆601万7679石有奇,盐课银271万6816两。此外草与茶之数,尚未计入。然其时云桂广福之藩军协饷,每岁所需,常在五六百万两左右,是入数固增,而出数亦加矣。
二康熙时之财政康熙承开国之后,区夏渐宁,民物较阜,其理财之纲要,为后世所称道者。一、为整饬报销,如定限一年,清查各省采买米石,凡浮多者,将其价值追完。又如稽核兵马钱粮舛错之数,清结各省奏销钱粮驳查之款,处分驻防绿旗官兵米豆草束价值之浮折皆是。二、为减缩国用,如裁南赣郧阳巡抚等缺,暨三藩平后各省之兵额,屡次删汰是。三、为节省宫费,如各宫杯帐舆轿花毯之属,咸摈勿用,及减省木柴红螺炭之额数,光禄寺及工部之用费是。综其出入之数,随时代而变迁。元年,征地丁银2576万两有奇,米豆麦612万石有奇,盐课银273万两有奇。然出款之兵饷,则增至2400万内外,以入抵出。军费外之用款,仅有300余万,较诸顺治季年,入款虽无大异。而出款已相悬绝,是为三藩未叛时代。十四年,三藩叛后,入款骤绌,地丁视元年减500余万,盐课亦减数10万,其由改折漕贡、裁节冗费、稽查漏赋、核减军需、量增杂税、酌加盐课、暨裁俸、停工、开捐等所筹之款,只二三百万,仅乃得支。乱平,渐复旧规。罢新税,给俸禄,如故。二十一年,地丁银较元年增数10万,盐课无甚增减,而旋又用兵于罗刹及准噶尔,施工于河堤,用款未尝稍减,是为三藩叛而复平时代,嗣后秦陇鄂湘蜀粤闽广滇黔等省,咸以兵燹之余,蠲全赋一年或二年,灾赈仍如旧制。三十二年,复普免漕粮一次。四十九年,又免地丁全额一次,其所以兵役屡兴,赋税屡减,而国用得继者,盖在斟酌缓急,而款无虚糜耳,是为休养民力时代。逮及季年,入款较增,计地丁2879万,两盐课337万两,关杂等税300万两有奇,米麦690万石各有奇。以入抵出,有盈无亏,故库储尚有余银800万两。然外省之亏空,有至五六十万者。功令虽严,卒未禁绝。至若六十一年十一月,令以关差改归地方官,又令以盐务亦归督抚,是亦财政分权之因革,与后世集权之旨不同耳。康熙朝之荦荦大端,不外是矣。
三雍正时之财政雍正御宇,政尚严刻,固与康熙时之藏富于民,财不聚而丰者有别。然综核名实,不少假借,计臣鲜能自便私图,其所以整饬之者有三。一、为稽考关税盐课,二年,令关盐各差,严禁苛求,力除加派,务使舟车络绎,货物流通,则税自足额,课自盈余,于是各关以赢余报者相属,而缺额盖寡。二、为清厘陋规耗羡,六年,令督抚确查历年未除之陋规,将无妨于国课民生者入公,余悉裁革,其耗羡则各省额定有差,如江苏并匣费盐规各款计之,四川等省,则并盐规各款计之,而官吏之养廉,关于清初耗羡和养廉银,详见佐伯富(《清雍正朝的养廉银研究》,郑樑生译,台湾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与曾小平(《州县官的银两——18世纪中国的合理化财政改革》,董建中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的研究。赖以取给焉。三、为追缴亏空,当时江苏一省,积欠800余万两,官侵吏蚀,竟居其半,其余各处火耗差徭,恣意科派,视赢收为应得,以渔利为长技。故雍正初年,首以查办亏空为要,限满不完,从重治罪。综此三端,是清初之财政,夙以节俭宽大为本。至此,一变而为剔抉精严矣,其元年之岁入,计地丁3020余万两,米豆麦412万余石,盐课426万两,后又加耗羡300余万两,关税盈余200余万两,共4000万两以上。此外尚有杂税茶引诸款,未经计入。然入款虽视顺康两朝为增,而出款亦加,如青海之平定,苗疆之征抚,准噶尔之讨伐,往往一役糜库金五六千万。他如改土司为流官,易卫所为郡县,以及增兵额,设官缺,析置府州县,给与文武官之养廉名粮。更张愈多,所费益钜,而财用卒以不匮。盖其整理考核之精,有足多者。
四乾隆时之财政乾隆鉴于雍正综核之严,举国悚息,故一以宽大为治,初政即下诏悉除前朝之逋赋,其时承平较久,上下日习于豪侈,耀武游宴,史不绝书。隳祖宗质朴之风,开叔季奢靡之习,而财用日增矣。稽厥践祚之始,库藏仅2400余万两。迨归政时,增至7000余万两。而其出入相抵之余,尚能财货充牣者,皆开源与综核之功也。盖其开源之道,约有五端。甲、为开捐,若灾赈、河工、军需等所开之捐例是,然甘省竟以此酿成大案。皋兰等县,侵款至100数10万之多。乙、为报效,若庆典、军饷、河堤各款,大半取盈于两淮之盐商,粤东之洋商,其数不下数千万是。丙、为生息,若鲁省,因城工借帑200万,年得息银24万是,其后各省公用之款,取资于此者,十盖八九。丁、为摊廉,若工程饷糈、例难核销之款、及弥补亏空赔累之项。咸以此为挹注,所谓按廉捐摊归款,是。然往往所摊有浮于养廉者,流弊滋多。戊、为盈余,若粤海关,自40余万,四十一年收数而增为117万。五十九年收数是举一可例其余矣。已、为加价,若盐斤之酌加半文、一文、或数文,是。初虽因事而设,后遂循以为例,此开源之效也,旋以各省蠧蚀亏空之弊,驯又成风,乃于被查各案,峻法相绳,纪纲得以少饬,贪吏有所惮而不敢为,其彰彰者,厥例匪尠。甲、为平余,若十年,陕西布政使慧中,请裁撤征解钱粮平余之奏,诏曰:各省皆然,不独陕西,其明证也。乙、为匣费,若五十三年,湖广总督舒常,奏称准盐行销湖广,商人按引捐输,名为匣费。匣费,指经管盐务的官员向盐商收取的额税之外的费用,也可视作盐商向官员应酬、打点的陋规。汉口店商,任意开报,浮费日重,获利维艰,配运莫先。现令全行禁革,民国财政史、民国续财政史(总论部分)第一章财政之沿革是乃雍正中归公外之匣费可知。丙、为陋规,若六十年,闽省总督伍纳拉,以收受盐务公帮陋规银14万而处死。然关杂各税额外之款,未能悉禁征收者之不入私橐也。丁、为浮收,若粤省以征粮浮收,逮治历任粮道,苏省句容高邮,以浮收丁漕,谪及总督,实则各省皆然,特发觉者少耳。戊、为亏空,若山西巡抚和其衷,湖南巡抚李因培,皆因代属员弥补亏空,或弃市,或赐尽,而追还者绝少。证以末年尹壮图,参各省亏空之奏,鲁之国泰案,有二百数十万,闽之伍纳拉案,有250余万,他如浙之200余万,滇之百余万,其侵蚀之钜,实所罕闻。此综核之效也。以上两端,系当时财政充裕之原因,故其时宽免之典,不绝于书。十一年,全蠲直省钱粮2824万有奇,于三年内轮免一周。自是三十年、四十五年、六十年,咸普免漕粮一次。三十五年、四十三年、五十五年,咸普免钱粮一次。而蠲缓摊征,尚不与焉。此外特支之费,为数颇钜。七年,江皖被黄淮之灾,工赈至千万。四十八年,豫省河工,用款至千余万。修缮各省城工,发帑500万。陕甘增兵所需,岁加200余万。而收台湾,则800余万。定金州、平准回,则3300余万。此宽免及特费之情形也。而综其岁出入各款,在五十六年,各省实征银4359万,实支银3177万,以收抵支,实余1182万,则其时财力之宽裕可知矣。
五嘉庆时之财政嘉庆之初,特普免钱粮一次。然是时宇内稍稍多故,而财力渐不如前矣,其涉于入款者,则有三端。一、为整饬积习,如先后谕令查仓库、催旧欠、整盐务、裁新疆用款、减军需报销等是。二、为开捐事例,如三年,照川运成规,加一成,开楚川事例,以济红苗教匪之军需。十年,又以兵费河工乏款,开豫东事例,以裕国用,先后共收7000余万是。三、为特款所入,如生息、加价、捐输、及各项公摊,而蜀省之捐输津贴,见于七年明谕者,共收80余万是,其涉于出款者则有四端。一、为河工军需,如曹工决口,历届支款,共数千万。南河每年抢修各工,辄150余万。而川楚教匪之乱,用款至2万万。黔苗艇匪豫东等役糜款率至钜万,皆是。二、为生银输出,如叠次谕旨,谓外商输运纹银出洋,岁百数十万,实则其时鸦片流行已盛,漏卮之大,当在千万以外是。三、为历年民欠,如十七年,外省积欠钱粮杂税,至1900余万之钜。苏皖两省,各有400余万是。四、为漕运亏耗,如南漕运京,州县、旗丁、渡黄、盘坝、起驳、交仓,各有用费,输纳之漕一石,其公私所耗,辄至数石是。他若规复旧制者,则有一,如乾隆四十六年,增兵之案,至嘉庆十九年正月,所用已逾7000万以外,过于前之所存。诏议酌裁增设各项是,宽免市恩者,亦有一,如二十四年,遇六旬万寿,普蠲积欠。川黔两省无民欠者,免钱粮十之二。凡请沙田增赋,漕粮加耗者,咸谕驳之,皆是,其岁出入之数,当十七年时,入者4113万有奇,出者3510万有奇。虽出入相抵,尚有盈余。而其入款,视乾隆季年实征之数,减至1300余万,盖极盛之后难为继。清代士夫,辄以乾嘉并称,讵知丰啬不侔乃若此云。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