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历史悬疑系列(宋元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历史悬疑系列(宋元卷)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8.54 2.8折 30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范荧//俞钢

出版社上海辞书

ISBN9787532644193

出版时间2015-1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0元

货号3396318

上书时间2024-06-30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陈桥兵变是预谋的吗
“杯酒释兵权”是杜撰的吗
太祖誓碑和太祖誓约
“政事堂刻石”是否存在
疑云重重的“金匮之盟”
“烛影斧声”,千古之谜
谁造成了杨业的兵败身亡
八贤王的原型是谁
曹彬是良将还是庸才
康保裔是英雄还是懦夫
李顺遇害于何年
生母之谜——宋仁宗的遗憾
郭皇后暴卒——永久的疑问
天圣铜人今何在
范仲淹断齑划粥在何方
《岳阳楼记》的创作之谜
包公是长嫂抚养长大的吗
包公可曾审牛舌
真假莫辨的包公墓
似有似无“皇祜钱”
不知所终的侬智高
父子谁是“苏老裂”
“狂虏”还是“樯橹”
难以定论的“四大书家”
米芾是否汉族人
王安石故里当何在
王安石是否贬《春秋》
王雾的心智及人品
“毕异”未必是“毕升”
是谁绘制了《禹迹图》
万春圩修复谁主持
祖州石屋的未解之谜
护珠塔何以倾而不倒
谜一般的西夏王陵
敦煌藏经洞为何被封闭
扑朔迷离的宋江降宋
“呼保艾’何解
方腊起义与《容斋逸史》的真伪
此“师师”非那“师师”
难以断言——李师师的归宿
谁违背了“海上之盟”
柔福帝姬的真伪
岳飞请立资宗的真相
“黄龙痛饮”之疑
“拐子马”是“连环马”吗
“十二道金牌”的疑惑
谁是杀害岳飞的元凶
“莫须有”何解
“莫须有”之说是杜撰的吗
青山何处埋忠骨
岳飞写了《满江红》吗
秦桧是金国的内奸吗
“兀术遗桧书”是否存在
韩世忠魂归何处
赵明诚死于误服寒药吗
李清照改嫁了吗
霹雳炮是最早的火箭吗
不执父丧——光宗缘何悖人伦
皖赣闽朱熹籍贯归何处
朱淑真“断肠”在何时
《钗头凤》的疑谜
陆秀夫是否陆游的直系后代
陆游何处“戍轮台”
“清明”何解
张择端何时绘名画
《清明上河图》真迹何在
《雪景寒林图》作者之疑
·《耕织图》传世之谜
难觅踪影的定窑宋鼎
算盘产生于何时
中原何时有西瓜
《铁函心史》话真伪
费解难释的“成吉思”
“一代天骄”归葬何处
“烧饭”习俗何解
“上帝之鞭”摧折之谜
张珏之死——殉节还是失节
王立为何降元
谁是元顺帝生父
来去无踪“芝麻李”
上海建城于何时
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
马可·波罗是否懂汉语
马可·波罗治理过扬州吗
《光明之城》的真伪
“幺乙'’与“虬军”的疑惑
“桃花石”指称什么
中国有吉卜赛人吗
“渎山大玉海”的疑谜
《富春山居图》的疑案

内容摘要
 范荧、俞钢编写的《中国历史悬疑系列(宋元卷)》选入的91篇文章,内容从陈桥兵变、宋仁宗生母之谜、《清明上河图》真迹何在到《光明之城》的真伪,涵盖了宋元时期各个方面的历史谜团。在大量文献资料和考古成果的基础上,作者结合最新研究成果,对这些谜团进行深入剖析,帮助读者理清思路,了解历史真相。 

精彩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一、司马光明确记载,太祖是采纳了赵普的建议,对主兵权的故人“杯酒释兵权”,商议过程和酒宴过程都描述得十分详尽;二、石守信、王审琦等“请解兵权”后,“上许之,皆以散官就第”;三、直接以经济让步为条件,迫使石守信等交出兵权。
李焘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也记载了这一事件的详细过程,基本上抄撮司马光的《涑水记闻乳但李焘在自注中说明:“此事最大,而正史、《实录》皆略之,甚可惜也,今追书。按司马光《记闻》云守信等皆以散官就第,误矣。王曾《笔录》皆得其实,今从之。文辞则多取《记闻》,稍增益以丁谓《谈录》……”李焘在抄撮史料时,纠正了《涑水记闻》中的一些错误,在后文中又具体写出了石守信等出镇外藩的地点,但更重要的是,李焘明确说明了关于太祖“杯酒释兵权”这样一件大事,在当时的官方文书中都没有记录。
此外,宋代还有些人如王辟之、邵伯温、陈均等,也都在自己的著作中记录了这件事,但他们或录自《王文正公笔录》,或参照《涑水记闻》,或抄撮《续资治通鉴长编》。元人编的正史《宋史·石守信传》的资料也来自李焘的记载。
根据上述情况,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问题:一、
当时的国史、实录、会要等官方资料,均没有有关“杯酒释兵权”的记载。二、“杯酒释兵权”的记载,似乎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到详的过程,而且各说之间互相渲染、补充,最终演绎出一个有声有色的“杯酒释兵权”的历史事实。如《丁晋公谈录》中,仅有君臣间的商议,没有涉及“杯酒释兵权”的事。王曾《王文正公笔录》中,始有了较详细的记载。这些记载,都是真宗、仁宗时代的东西。至神宗、哲宗年间,司马光就在王曾的基础上,作了新的撰述,且增加了不少文辞。至北宋末、南宋初,王辟之、李焘等又互相抄袭了《涑水记闻》中的内容,有的还擅自增加了情节。经过一系列的转抄补充,“杯酒释兵权”就俨然成为一种历史事实了。
那么,为什么“杯酒释兵权”之说会出现于真宗、仁宗时代,形成于神宗、哲宗年间,最后定论于南宋时期呢?顾吉辰先生认为,太祖“杯酒释兵权”的要害之处,是集中军事权力,防止武人颠覆,改变五代以来“国擅于将,将擅于兵”的特点,以“强干弱枝”的政策,调整军事机构。这种做法,使调兵者和统兵者之间、将帅和禁兵之间,彼此互相钳制,严重削弱了作战能力。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的弊端,一直影响了宋代的整个历史进程,导致了宋辽涿州之役、宋夏好水川之役等重大战役的失败。每当宋朝在军事战争中失利,一些有见识的大臣就对宋太祖的一系列军事改革不满,这种情绪随着宋王朝由盛至衰、由强至弱、由统一到偏安而日益增加,从而导致“杯酒释兵权”的记载越来越详细,最后形成了一种歪曲的“历史事实”。
细究之,所谓太祖“杯酒释兵权”仅是在建国之初,即建隆二年对石守信、王审琦等人罢免宿卫的军事调整措举,目的是“不可令主兵”,原因就是赵普说的:“臣熟观其非才,但虑其不能制伏于下。”既然他们没有将才,无法驾驭士兵,那么,万一“忽有作孽者”,就会出现赵宋统治的危机。于是,就有了君臣间的商议和以后对这些人的调整。因此,应该说,《丁晋公谈录》的记载是正确的,而其中恰恰毫无“杯酒释兵权”的踪迹可觅。
“杯酒释兵权”这个如此有声有色、又对宋代政治军事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难道竟是出于宋代文人的杜撰和演绎吗?南宋陆游的《避暑漫抄》抄录了《秘史》记载的一件事:宋太祖于建隆三年(962)密镌一碑,立于太庙寝殿之夹室,谓之誓碑。平时用销金黄幔遮蔽,门钥封闭甚严。太祖命令有关部门,唯太庙四季祭祀和新天子即位时方可启封,谒庙礼毕,奏请恭读誓词。
届时只有一名不识字的小黄门跟随,其余皆远立庭中,不敢仰视。天子行至碑前再拜,跪瞻默诵,然后再拜而出,群臣及近侍皆不知所誓何事。北宋的各代皇帝“皆踵故事,岁时伏谒,恭读如仪,不敢泄漏”。
直到靖康之变,金人将祭祀礼器席卷而去,太庙之门洞开,人们方得看到此碑。誓碑高七八尺,阔四尺余,上刻誓词三行:一为“柴氏(周世宗)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一为“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一为“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曹勋的《北狩见闻录》也记载了一件事:南宋建炎元年(1127)七月,跟随宋徽宗北迁的罔门宣赞舍人曹勋白金朝燕山南归,传达徽宗给其子高宗的寄语说:“艺祖(太祖)有约,藏于太庙:‘誓不诛大臣、言
官,违者不祥。’故七圣相袭未尝辄易。”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王明清《挥麈后录》《宋史·曹勋传》也有相似内容。P8-11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