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何以至此
  • 世界何以至此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世界何以至此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4.53 4.1折 59.8 全新

库存8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许倬云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ISBN9787522515977

出版时间2023-05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9.8元

货号31706907

上书时间2024-06-30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许倬云,江苏无锡人,1930年生于厦门。美国匹兹保大学荣休讲座教授,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62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先后执教于台湾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2004年荣获亚洲学会特别贡献奖,2020年荣获第四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终身成就奖。
学术代表作有《西周史》《汉代农业》等,另有《万古江河》《说中国》《中国文化的精神》等大众史学著作数十种行世,海内外行销百万册。

目录
自? 序 -001
第一章 基督教神权的建立与民族国家的兴起- 001
第二章 中古以后的欧洲宗教改革- 012
第三章 欧洲启蒙运动的来龙去脉- 022
第四章 宗教革命开启了近代西方民主社会- 032
第五章 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和基础- 042
第六章 欧洲近代科学的发展- 052
第七章 以城市为主的近代文明的发端- 062
第八章 从人权平等观念走向民主政治- 071
第九章 欧洲近代国家的殖民和掠夺- 090
第十章 工业革命的动力及其对资源的侵占- 099
第十一章 工业革命引发的人类文明发展新方向- 110
第十二章 民族国家分化为专制国家或民主国家- 121
第十三章 列强对世界的瓜分以及战后人类文明的发展- 134
第十四章 三种不同国家形态下的政府权力膨胀- 146
第十五章 现代工业生产大发展的福与祸- 158
第十六章 现代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和新的挑战- 168
第十七章 20 世纪全球经济体系的形成- 178
第十八章 全球经济发展对社会政治和信仰的影响- 189
第十九章 进入现代文明之后人类价值体系的重建- 200
附? 录 当今世界的格局与人类未来- 212
余世存先生开场致辞- 213
许倬云先生演讲正题- 219
时间不容许倒退 许倬云答中欧校友问- 234
余世存结语:一切善念都将相遇- 253
后? 记- 255

内容摘要
许倬云细数人类文明发展变迁的历史过程,从宗教革命到民族国家的兴起、从启蒙运动到工业革命,再到近代资本主义大发展,让我们看到,由西方文明主导的现代社会正怎样一步步发展起来的。这一过程充斥着大国霸业的兴衰交替,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变迁,以及人类从愚昧到理性的不断转变,直到今天,整个世界又陷入一种物质主义的狂热中难以自拔,人类社会也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峻的挑战:普遍的精神空虚和对生命的迷茫。由此,许先生高屋建瓴地指出现代文明或成或败的发展走向,并以哲学家的视野将其引至有关人类“终极关怀”的根本点上。

主编推荐
"◆史学大家许倬云重磅力作
93岁老人沧桑历经,3000年世界文明史娓娓道来;讲透世界发展历史,透视当前格局。
◆以“大历史观”俯瞰人类文明
许倬云先生以独树一帜的“大历史观”闻名于世。在本书中,他首次系统讲解现代文明史,尤其着意于16世纪以来,以西方为主轴的人类文明演进的历程,告诉我们世界何以发展成为今日之世界。
◆70年博学深思熔于一炉,展望未来
许倬云先生以反思、审慎的态度,直面人类社会面临的困境,提出自己关于世界未来的期许。
◆增设30+幅插图  100+名词注释——普通人都能读得懂的大师巨作!
◆特别收录许倬云先生全新演讲《当今世界的格局与人类未来》全文及《许倬云答中欧商学院校友问》
◆名家盛赞
葛兆光、许纪霖、刘擎、许宏、许知远、施展、罗翔等一致推荐。"

精彩内容
第一章基督教神权的建立与民族国家的兴起在这个系列,我想讨论的是现代文明的兴和亡。所谓现代文明,也就是主宰人类生活将近三百年的主流文明,它起源于西欧,逐渐普及全球。而最近半个世纪以来,这一文明已呈衰象。以下几章,我将从现代文明的出现,逐步讨论到其发展的过程和特性,以及最近出现的一些问题。至于未来将是什么样的文明来代替现代文明,这就要看人类现在在做什么,这是必须由我们大家共同担起的责任。未来是成是败?是再度兴起一种更好的人类生活方式,还是又沉沦到混乱之中?今日我们无法预知。唯一可知者,如果我们听其自然,未来发展的方向,变坏的可能性大于变好的可能性。
“蛮族”入侵时期的罗马帝国首先,我必须要谈到近代以前西欧的情形。近代欧洲的前身,是欧洲的中古时期。欧洲的古典时代,极盛之时是罗马帝国时期,和中国的秦汉时期遥遥相对,它们在地球的两边各自发展出了极为光辉的人类文明。476年,已经分裂为东西两个罗马之一的西罗马帝国解体,“蛮族”雇佣兵的将军们拥兵割据。这种局面也和汉代衰亡以后的长期混乱有相似之处,不过其过程更为缓慢,很难有明确的断代。
大略相当于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欧洲也有大批的“蛮族”入侵,一拨一拨地进入,分别据有罗马帝国的各处。同时,基督教作为一个地下宗教,在“蛮族”之中广为传播,将这些本来散漫的族群,都容纳到基督教的信仰之内。进入西欧的中古时期,基督教会的权威取代了罗马帝国的世俗政权。所谓“公教秩序”,不是属于任何一个族群的普世体系,它是一种信仰,也是一个政权。许多散布在各处的“蛮族”族群,被驯化为公教秩序内的各种单元。无论那些“蛮族”的首领自称什么封号,都必须得到教会的认可才具有合法性。这种情况和中国皇帝与儒家思想结合的皇权并不一样,因为儒家的士大夫并没有凌驾皇权的权威,虽然皇权本身也必须靠儒家授予“奉天承运”的合法“天命”。
罗马帝国时代,罗马将泛希腊文化推广到大部分欧洲地区和部分亚洲地区。在推广过程中,泛希腊文化也演变成“希腊—罗马”的古典文明。这一文明系统的“中原”,是地中海外围。中国古典文明发展的时候,是从黄淮地区面向南方开展的,北方和西方是草原上各种“北族”的基地。从南北朝到唐末五代,西北族群一拨一拨地进入中原。安史之乱是一个分水岭,从那以后,外族的军队实质上散布在中原各处,也彼此争战不休。五代的君主,除了后梁的君主以外,都是外族军事集团的首领,甚至宋代的皇室赵家也是胡汉军事集团中的一部分。反而是汉化较晚的南方保存了比较纯粹的汉人文化。
相对于中国的情形,西欧走的是另外一种模式。罗马的“中原”—地中海外围,并不是泛希腊文明的中央,而罗马军团征服的地区(大部分偏于东方),也就是旧日亚历山大大帝君临之处。地中海以东的广大地区,在罗马帝国衰亡以后,是已经东方化的东罗马在波斯帝国基础上建立的许多地方政权。630年,伊斯兰教兴起,将这一地中海以东的广大地区,彻底地转变成伊斯兰文明,而且从此以后,直到今天,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两个信仰独一真神的宗教,还彼此仇视、斗争不断。
基督神权主导下的中欧和西欧倒是中欧和西欧,并不是罗马帝国主要的发展方向,但在“蛮族”大批入侵的时候,中欧和西欧是“蛮族”分布最多的地方。那些分别占领各地的部落,还是保存了长途迁徙和战斗所形成的好战传统。同时,他们在基督教的驯化之下,敬拜上帝,对基督教会的公教秩序十分服从,在虔诚的信仰以外,他们并没有机会学习旧日希腊—罗马传统的古典文明。因此,在西欧与中欧,许多所谓异端信仰,也就是当地居民的宗教,和“蛮族”的固有信仰都被编入基督教会的礼仪之内。例如,冬至的庆祝,转变成耶稣的诞辰;春分的庆祝,转变为耶稣的复活节。于是,这样的文明其本身的发展受到限制,毕竟公教秩序包含的内容并不十分丰富,乃是一种神权主导的信仰系统,社会伦理和个人品行也都是在礼仪与教规之下,就这样普及于社会,而未必经过思辨的过程。
长期居留在欧洲的“蛮族”,我们一向称为日耳曼民族,他们进入欧洲以前,原来大多是住在里海、黑海和东北欧的各种印欧民族。在3世纪至4世纪,亚欧大陆的各处都有大批人群的移动。我们今日无法完全解释,是什么缘故使这些迁徙的族群离开本乡移往他处。气候条件似乎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在寒冷的北方,牲口大量冻死,草原萎缩,北方的人口不得不向温暖的地区移动。东方的中国,因此承受了一批又一批北族的侵入,而欧洲也接纳了一批又一批所谓的“蛮族”。西欧与中欧的原住民,其实大部分也是从外面移入的人口。例如,今天的法国在罗马时期被称为“高卢”,他们和今天爱尔兰的居民是同一来源,可能是在相当于中国汉初的时候逐步移入欧洲,这些人和中国历史上西域的“塞种人”大概是同一族类。这些新来的日耳曼族群,将同样是印欧民族的原住民推到边缘。前后两批新来的居民,共同构了基督教文明覆盖的底层。公教秩序给了他们一定的行为规范,却并没有给他们足够的动力进一步促进文明的发展。

媒体评论
"许倬云先生是当世史学大家,老先生尤其难得有一颗爱普通人、为普通人寻求安顿的心。

——罗翔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许倬云先生以博古通今的学问,关切民族与国民的境遇,思考人类文明的命运。他的洞见、忧思与告诫凝结着非凡的智慧和良知,值得我们每个人倾听与思索。

——刘擎  政治学者、华东师大教授

 有学问的专家不谓不多,但有智慧的大家实在太少,而许先生,就是当今在世的大智者之一。

——许纪霖  历史学家、华东师大教授

 许倬云先生是当世学问大家,治学严谨,而又能以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别出一格。老先生饱经忧患,而家国情怀不改,他的话里悲天悯人的胸怀,令人感佩。

——施展  外交学院教授

“华夏/中国”不是缺乏历史,而是历史太多,它不是只有一个历史,而是拥有好多个彼此交错的历史,这个历史再给现在的历史学家出难题。许先生的笔下,是一部大历史,有“截断众流”的大判断。我相信,许先生无疑深感现实世界的刺激,他担心的是,在世界文明存在(Being)和变化(Becoming)之大潮中,中国如何自处。

——葛兆光  复旦大学教授

人们常说美国是个大熔炉,许倬云先生的《说中国》告诉我们,其实中国也是一个大熔炉,中华民族是不同种族和不同文化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断融合而成的文化共同体。许先生还告诉我们,正是包容、开放,铸成了这个共同体,一旦失去了包容开放的气度和天下的格局,中国就停滞不前。读这本书,有助于我们学会以平常心看待自己、看待世界,破除狭隘的种族偏见,以积极的态度拥抱全球化。               

——张维迎  北京大学教授

我们是谁?一直以来,我们以为自己知道。看了倬云先生的书,才明白,其实我们基本不太知道。先生行走与书写都不便,却让思考走到zui远,穿越了历史与成见。我们的不知道,正是一种对他致敬的方式!                                              

——白岩松  央视主持人

许先生是当代难得一见的大家,有幸聆听过许先生的直播课,受益匪浅。这十堂课横贯古今中西,学识渊博,对当今世界形势判断准确,高屋建瓴,让每一个希望了解国际关系和全球未来的人都有所收获。

——郝景芳 科幻作家、第七十四届雨果奖得主"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