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望诊心悟
  • 望诊心悟
  • 望诊心悟
  • 望诊心悟
  • 望诊心悟
  • 望诊心悟
  • 望诊心悟
  • 望诊心悟
  • 望诊心悟
  • 望诊心悟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望诊心悟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63.23 6.5折 9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小云

出版社人民卫生

ISBN9787117330299

出版时间2022-08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98元

货号31525512

上书时间2024-06-26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本书为作者王小云教授从医40余年的临证感悟。本书内容包括了中医的望诊基础、望微知著(望诊图解)、临证医案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中医望诊基础,主要讲述了望诊的源流与发展、中医基础理论、内容意义以及望诊要点和注意事项。第二部分望微知著(望诊图解),主要以望诊图谱实例讲解为主,其中图片都是原创制作,百余幅实例图片全部由王小云教授在日常诊疗中亲自拍摄,历时数年,涵盖面诊、鼻诊、唇诊、舌诊、眼诊、耳诊、手诊等多个部位的彩色图谱,通过各部的五色以及皮肤光泽度、平滑度、湿润度、黯疮、湿疹、纹理及瘢痕等情况,结合相关望诊理论,直观反映人体五脏六腑寒热属性、津液盈亏、气血盛衰等变化。第三部分临证医案,全部来自王小云教授数十年的临床医案库,其中基本都是现代医学久治不愈或束手无策的疑难杂病案、甚至是危重医案。王小云教授从“望诊”入手、结合“闻、问、切”等综合分析,达到“力挽狂澜”、快速治愈的效果。本书的最大特点就是“理论丰富、图谱全面、解说清晰、临证实用”。

目录
第一章  
中医望诊基础
  第一节  望诊的概念
  第二节  望诊的源流与发展
    一、萌芽阶段
    二、理论雏形阶段
    三、临床发展阶段
    四、理论成熟阶段
    五、拓展与延伸阶段
  第三节  望诊中医理论基础
    一、阴阳五行学说与望诊
    二、经络学说与望诊
  第四节  望诊的内容与意义
    一、望神
    二、望形态
    三、望面色与五官
    四、望舌
    五、望斑疹
  第五节  妇科疾病的望诊要点
    一、形体望诊
    二、乳房望诊
    三、面部望诊
    四、望人中
    五、望外阴
    六、望排出物
    七、望盆腔MR、CT、B 超以及基础体温
  第六节  望诊注意事项
    一、适宜的时间
    二、适宜的地点
    三、望诊部位
    四、医者当安神定志,以神望神
  第七节  望诊中的同病异证和异病同证
第二章  
望微知著——望诊图解
  第一节  面诊
    一、正常面部特征
    二、面部分区
    三、面部望诊的顺序与内容
    四、面部各部望诊临证解析
  第二节  眼诊
    一、正常眼部特征
    二、眼部望诊的顺序与内容
    三、眼部望诊的解析
  第三节  舌诊
    一、正常舌部特征
    二、舌部分区
    三、舌诊的意义
    四、舌部望诊的顺序与内容
    五、舌诊的注意事项
    六、舌部望诊的临证解析

内容摘要
《黄帝内经》认为:“诸病于内,必形于外”,人的体内有了毛病,一定会在身体表面显现出来。
人体的面部、手部、皮肤等是直接暴露在外的部位,其色泽、形态变化最易于通过望诊进行识别。本书结合病案,详细地阐述了中医望诊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具体包括望诊的部位、病变表象、其所对应的体内病灶等,揭示发病的原因及防治方法。重点介绍面诊、眼诊、鼻诊、唇诊、耳诊、手诊、舌诊、皮肤诊以及神态等,通过“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测知所病矣”的方法,来提高中医临床医务人员防病诊病治病的能力。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