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经全本新绎(全三册)
  • 诗经全本新绎(全三册)
  • 诗经全本新绎(全三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诗经全本新绎(全三册)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21.75 6.1折 19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宏一

出版社文化发展出版社

ISBN9787514230574

出版时间2022-0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198元

货号31309708

上书时间2024-06-18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国 风 《周南》解题 \\\\\\\\\\\\\\\\ 008  
关雎 \\\\\\\\\\\\\\\\ 010  葛覃 \\\\\\\\\\\\\\\\ 017  卷耳 \\\\\\\\\\\\\\\\ 021  樛木 \\\\\\\\\\\\\\\\ 024  螽斯 \\\\\\\\\\\\\\\\ 027 桃夭 \\\\\\\\\\\\\\\\ 030  兔罝 \\\\\\\\\\\\\\\\ 033  芣苢 \\\\\\\\\\\\\\\\ 036  汉广 \\\\\\\\\\\\\\\\ 041  汝坟 \\\\\\\\\\\\\\\\ 046  麟之趾 \\\\\\\\\\\\\\\\ 050 《召南》解题 \\\\\\\\\\\\\\\\ 054 鹊巢 \\\\\\\\\\\\\\\\ 055  采蘩 \\\\\\\\\\\\\\\\ 058  草虫 \\\\\\\\\\\\\\\\ 062  采 \\\\\\\\\\\\\\\\ 066  甘棠 \\\\\\\\\\\\\\\\ 069  行露 \\\\\\\\\\\\\\\\ 073  羔羊 \\\\\\\\\\\\\\\\ 077 殷其雷 \\\\\\\\\\\\\\\\ 081  摽有梅 \\\\\\\\\\\\\\\\ 085  小星 \\\\\\\\\\\\\\\\ 088  江有汜 \\\\\\\\\\\\\\\\ 092  野有死麇 \\\\\\\\\\\\\\\\ 096  何彼秾矣 \\\\\\\\\\\\\\\\ 099  驺虞 \\\\\\\\\\\\\\\\ 103 《邶风》解题 \\\\\\\\\\\\\\\\ 108 柏舟 \\\\\\\\\\\\\\\\ 110  绿衣 \\\\\\\\\\\\\\\\ 115  燕燕 \\\\\\\\\\\\\\\\ 119  日月 \\\\\\\\\\\\\\\\ 123  终风 \\\\\\\\\\\\\\\\ 127  击鼓 \\\\\\\\\\\\\\\\ 131  凯风 \\\\\\\\\\\\\\\\ 135  雄雉 \\\\\\\\\\\\\\\\ 139  匏有苦叶 \\\\\\\\\\\\\\\\ 143  谷风 \\\\\\\\\\\\\\\\ 148  式微 \\\\\\\\\\\\\\\\ 154  旄丘 \\\\\\\\\\\\\\\\ 157  简兮 \\\\\\\\\\\\\\\\ 161 泉水 \\\\\\\\\\\\\\\\ 165  北门 \\\\\\\\\\\\\\\\ 170  北风 \\\\\\\\\\\\\\\\ 174  静女 \\\\\\\\\\\\\\\\ 178  新台 \\\\\\\\\\\\\\\\ 182  二子乘舟 \\\\\\\\\\\\\\\\ 186 《鄘风》解题 \\\\\\\\\\\\\\\\ 192 柏舟 \\\\\\\\\\\\\\\\ 193  墙有茨 \\\\\\\\\\\\\\\\ 197  君子偕老 \\\\\\\\\\\\\\\\ 200  桑中 \\\\\\\\\\\\\\\\ 205  鹑之奔奔 \\\\\\\\\\\\\\\\ 209  定之方中 \\\\\\\\\\\\\\\\ 212  蝃 \\\\\\\\\\\\\\\\ 216  相鼠 \\\\\\\\\\\\\\\\ 219  干旄 \\\\\\\\\\\\\\\\ 223  载驰 \\\\\\\\\\\\\\\\ 227 《卫风》解题 \\\\\\\\\\\\\\\\ 234 淇奥 \\\\\\\\\\\\\\\\ 236  考槃 \\\\\\\\\\\\\\\\ 241  硕人 \\\\\\\\\\\\\\\\ 245  氓 \\\\\\\\\\\\\\\\ 250  竹竿 \\\\\\\\\\\\\\\\ 257  芄兰 \\\\\\\\\\\\\\\\ 261  河广 \\\\\\\\\\\\\\\\ 265 伯兮 \\\\\\\\\\\\\\\\ 268  有狐 \\\\\\\\\\\\\\\\ 272  木瓜 \\\\\\\\\\\\\\\\ 275 《王风》解题 \\\\\\\\\\\\\\\\ 280
黍离 \\\\\\\\\\\\\\\\ 281  君子于役 \\\\\\\\\\\\\\\\ 285  君子阳阳 \\\\\\\\\\\\\\\\ 288  扬之水 \\\\\\\\\\\\\\\\ 292  中谷有蓷 \\\\\\\\\\\\\\\\ 296  兔爰 \\\\\\\\\\\\\\\\ 300  葛藟 \\\\\\\\\\\\\\\\ 304  采葛 \\\\\\\\\\\\\\\\ 308  大车 \\\\\\\\\\\\\\\\ 311  丘中有麻 \\\\\\\\\\\\\\\\ 314 《郑风》解题 \\\\\\\\\\\\\\\\ 318 缁衣 \\\\\\\\\\\\\\\\ 320  将仲子 \\\\\\\\\\\\\\\\ 323  叔于田 \\\\\\\\\\\\\\\\ 327  大叔于田 \\\\\\\\\\\\\\\\ 331  清人 \\\\\\\\\\\\\\\\ 335  羔裘 \\\\\\\\\\\\\\\\ 339 遵大路 \\\\\\\\\\\\\\\\ 343  女曰鸡鸣 \\\\\\\\\\\\\\\\ 346  有女同车 \\\\\\\\\\\\\\\\ 350  山有扶苏 \\\\\\\\\\\\\\\\ 354  萚兮 \\\\\\\\\\\\\\\\ 358  狡童 \\\\\\\\\\\\\\\\ 362  褰裳 \\\\\\\\\\\\\\\\ 366  丰 \\\\\\\\\\\\\\\\ 370  东门之 \\\\\\\\\\\\\\\\ 374  风雨 \\\\\\\\\\\\\\\\ 377  子衿 \\\\\\\\\\\\\\\\ 380  扬之水 \\\\\\\\\\\\\\\\ 383  出其东门 \\\\\\\\\\\\\\\\ 386  野有蔓草 \\\\\\\\\\\\\\\\ 390  溱洧 \\\\\\\\\\\\\\\\ 394 《齐风》解题 \\\\\\\\\\\\\\\\ 400 鸡鸣 \\\\\\\\\\\\\\\\ 402  还 \\\\\\\\\\\\\\\\ 406  著 \\\\\\\\\\\\\\\\ 409  东方之日 \\\\\\\\\\\\\\\\ 413  东方未明 \\\\\\\\\\\\\\\\ 417  南山 \\\\\\\\\\\\\\\\ 421  甫田 \\\\\\\\\\\\\\\\ 426  卢令 \\\\\\\\\\\\\\\\ 429  敝笱 \\\\\\\\\\\\\\\\ 432  载驱 \\\\\\\\\\\\\\\\ 436  猗嗟 \\\\\\\\\\\\\\\\ 440

内容摘要
《诗经》是一部亘古传颂的诗歌总集,两三千年来一直是读书人的传统文化教材。内容涵盖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丰富多样的民情风貌、典章制度、礼乐规范等,反映出当时现实生活的各种面相。它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具有难以估量的伟大价值,有的西方汉学家甚至称它是“古老东方知识的百科全书”。《诗经全本新绎》对《诗经》进行了全新注译评析,注释力求简明精确,翻译贴近原文韵味,新绎诠解,兼采众说、折中异同,同时,还收录了《诗经》品物图,涵盖动植物、器物、宫室、天文等,使得这部传诵两干五百多年的诗集增添不少阅读的兴味,不论是欣赏或研究,都极具参考价值。

主编推荐
国 风 《周南》解题 \ 008  
关雎 \ 010  葛覃 \ 017  卷耳 \ 021  樛木 \ 024  螽斯 \ 027 桃夭 \ 030  兔罝 \ 033  芣苢 \ 036  汉广 \ 041  汝坟 \ 046  麟之趾 \ 050 《召南》解题 \ 054 鹊巢 \ 055  采蘩 \ 058  草虫 \ 062  采 \ 066  甘棠 \ 069  行露 \ 073  羔羊 \ 077 殷其雷 \ 081  摽有梅 \ 085  小星 \ 088  江有汜 \ 092  野有死麇 \ 096  何彼秾矣 \ 099  驺虞 \ 103 《邶风》解题 \ 108 柏舟 \ 110  绿衣 \ 115  燕燕 \ 119  日月 \ 123  终风 \ 127  击鼓 \ 131  凯风 \ 135  雄雉 \ 139  匏有苦叶 \ 143  谷风 \ 148  式微 \ 154  旄丘 \ 157  简兮 \ 161 泉水 \ 165  北门 \ 170  北风 \ 174  静女 \ 178  新台 \ 182  二子乘舟 \ 186 《鄘风》解题 \ 192 柏舟 \ 193  墙有茨 \ 197  君子偕老 \ 200  桑中 \ 205  鹑之奔奔 \ 209  定之方中 \ 212  蝃 \ 216  相鼠 \ 219  干旄 \ 223  载驰 \ 227 《卫风》解题 \ 234 淇奥 \ 236  考槃 \ 241  硕人 \ 245  氓 \ 250  竹竿 \ 257  芄兰 \ 261  河广 \ 265 伯兮 \ 268  有狐 \ 272  木瓜 \ 275 《王风》解题 \ 280
黍离 \ 281  君子于役 \ 285  君子阳阳 \ 288  扬之水 \ 292  中谷有蓷 \ 296  兔爰 \ 300  葛藟 \ 304  采葛 \ 308  大车 \ 311  丘中有麻 \ 314 《郑风》解题 \ 318 缁衣 \ 320  将仲子 \ 323  叔于田 \ 327  大叔于田 \ 331  清人 \ 335  羔裘 \ 339 遵大路 \ 343  女曰鸡鸣 \ 346  有女同车 \ 350  山有扶苏 \ 354  萚兮 \ 358  狡童 \ 362  褰裳 \ 366  丰 \ 370  东门之 \ 374  风雨 \ 377  子衿 \ 380  扬之水 \ 383  出其东门 \ 386  野有蔓草 \ 390  溱洧 \ 394 《齐风》解题 \ 400 鸡鸣 \ 402  还 \ 406  著 \ 409  东方之日 \ 413  东方未明 \ 417  南山 \ 421  甫田 \ 426  卢令 \ 429  敝笱 \ 432  载驱 \ 436  猗嗟 \ 440

精彩内容
《诗经》有十五国风,相对于周王朝来说,这些地区所采集的诗歌,都可说是民间歌谣。即使有出于诸侯贵族的作品,也都是供中央王朝采择观风之用而已。
《国风》所收各地民歌,共160篇。就产生的地域而言,《周南》《召南》,以西周初年周公、召公分陕而治的南方地区为主,包括今河南南部、湖北北部、陕西南部以及长江中上游、汉水、汝水等流域。《邶风》《鄘风》《卫风》,以殷墟朝歌王畿周围为主,包括今河南淇县、新乡、滑县一带,以及河北南部、山东西北部。《王风》《郑风》《陈风》《桧风》,以今河南洛阳、新郑、淮阳、新密等地为主;《齐风》《曹风》,以今山东临淄、定陶一带为主,都是商周当时的都会地区。《魏风》《唐风》,分别在今山西南部及汾水流域太原附近。《秦风》《豳风》则在今陕西西部、甘肃南部,以及今陕西彬州、旬邑一带。就产生的时代而言,从公元前十一世纪前后的西周初年,到公元前六世纪前后的春秋中叶,都有作品传世。虽然很多诗篇无从确定著成的年代,但从相关资料看,《周南》《召南》《豳风》传世较早,是毋庸置疑的。如果从邦国兼并、乐章流传的角度看,那么《邶风》《鄘风》《唐风》《桧风》,似乎也应该比其他相关的国风早。
接下来,我们将依《毛诗》编次的顺序,来逐一介绍。首先介绍《周南》和《召南》,并在分别解题之前,先说明它们列于书前的意义。
《国风》的“二南”,《周南》和《召南》,据郑玄的《诗谱》说,是“风之正经”,可以“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当然这和西周初年周公旦、召公奭的受封,大有关系。
周公旦和召公奭的受封,前后有三次:第一次是西伯姬昌(周文王)迁丰之后,他把自己的岐邦周、召之地,分派给周公旦和召公奭作为采邑。第二次受封,是周武王伐纣克商以后,遍封功臣及同姓亲属。《史记?鲁周公世家》说:“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史记?燕召公世家》说:“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第三次受封,则是周成王已立之后,周公摄政之时。《史记?燕召公世家》说:“其在成王时,召公为三公。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周公主之。”这三次受封,和“二南”诗篇的关系,都至为密切。郑玄《诗谱》说得很清楚:文王受命,作邑于丰,乃分岐邦周、召之地,为周公旦、召公奭之采地,施先公之教于己所职之国。
武王伐纣,定天下,巡守述职,陈诵诸国之诗,以观民风俗。六州者(宏一按:指江、汉、汝水旁之诸侯国,包括雍、梁、荆、豫、徐、扬等地),得二公之德教尤纯,故独录之。属之大(太)师,分而国之。其得圣人之化者,谓之《周南》;得贤人之化者,谓之《召南》。言二公之德教,自岐而行于南国也。
表面上看,好像重点集中在周公旦、召公奭第一次或前二次受封之时,但文中既然说“得圣人之化”“得贤人之化”“言二公之德教,自岐而行于南国”,自应包含三次受封在内。如此也才能解释郑玄何以下文会这样说:“时徐及吴、楚,僭号称王,不承天子之风,今弃其诗,夷狄之也。其余江、黄、六、蓼之属,既驱陷于彼俗,又亦小国,犹邾、滕、纪、莒之等,夷其诗,蔑而不得列于此。”南国之诗为什么只取录《周南》《召南》,十五国风中为什么不列当时的一些小国及其风土诗歌,郑玄在这里都解释清楚了。
所谓“二公之德教”,并非专言周公旦、召公奭二人之道德教化,而是指他们在周南、召南这两个大地区所推行的文王之化、后妃之德。这一点,郑玄在《诗谱》中,也讲得很清楚:初,古公亶父聿来胥宇,爰及姜女。其后,大(太)任思媚周姜,大(太)姒嗣徽音,历世有贤妃之助,以致其治。文王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是以二国之诗,以后妃夫人之德为首,终以《麟趾》《驺虞》,言后妃夫人有斯德,兴助其君子,皆可以成功,至于获嘉瑞。
风之始,所以风化天下而正夫妇焉,故周公作乐,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
“得圣人之化者,谓之《周南》;得贤人之化者,谓之《召南》”,从这些话中,可以体会出郑玄说《诗》,是从政教风化的立场出发的。《周南》《召南》中的诗篇内容,多咏男女爱情、婚姻、家庭、生活的题材,不论它们原先作者是谁,因何而作,但是在周公制礼作乐以后,一旦被采诗者或献诗者所用,被编《诗》者所辑,再经过太师比其音律,这些作品其实都已另外赋有礼教的意义与作用。宋代以后,儒者多喜据诗直寻本义;清末以来,学者多喜恢复其民歌原始面目,其实对《诗经》的传承而言,不过是多提供一些具有时代性的不同读法而已。
为了便于读者参考核对十五国风与周王朝的时代世系,兹据《史记?周本纪》《逸周书》《中国历代各族纪年表》《新编中国历史大事年表》等资料,列古公亶父至周灵王世系于下页(×表夫妇关系)。
必须事先声明,真正的周王世系,是从周武王算起的,但武王克殷的公历纪年,从来说法纷歧,有人定为公元前1122年,有人定为公元前1046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前者如《中国历代各族纪年表》《中华通史大历典》,后者如“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报告、《新编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各有依据,出入颇大。一直到公元前841年以后,始趋于一致。因此,本书所列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以前之公历纪年,仅供参考之用,不足以作为定准。也因此,周武王以前之王侯世系,所据不同,多不附公历纪年。幸读者明察。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