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子》通识--中华经典通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老子》通识--中华经典通识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8.5 3.8折 49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郭永秉

出版社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57499

出版时间2022-07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9元

货号31521408

上书时间2024-06-16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1.名家以通识视野导读道家经典《老子》的力作。复旦大学中文系郭永秉教授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一些关于《老子》其人其书的认识和思考和盘托出,用亲身经历告诉读者,如何由浅入深地读通读懂《老子》。
2.作者用浅近的学术语言,充分利用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多版本互补互证,在此基础上讨论老子其人、《老子》其书,将学界以及自己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大众基本知识。
3.精选多幅图片,从人物形象到版本书影等,图片与文字交相辉映,排版错落有致,全彩精印,可以给读者带来一种非常轻松的阅读感受。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书封底附有二维码,读者可以扫码看视频,聆听作者的精心讲解。
4.老子是谁?是老聃、老彭,还是彭祖?在历史与传说之间,我们该如何取舍与辨析?老子和孔子有着怎样的交集?老子是一部完整的著作还是格言汇抄?老子是站在什么立场创作了《老子》?《老子》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为何读《老子》一定要结合出土本?出土本的《老子》是否有局限?在《史记》中,老子何以与韩非同传?今天的我们应该如何读《老子》?今天的我们读《老子》有什么益处?……这一连串的疑问,都可以在本书中得到全面的解答。

作者简介
郭永秉,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中心教授,出版专著一部(《帝系新研》,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论文集两部(《古文字与古文献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古文字与古文献论集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发表论文多篇。陈引驰,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教授,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双聘研究员。著有《庄子讲义》《庄子精读》《隋唐佛学与中国文学》等。

目录
“光而不耀”的“巨著”《老子》
一 老子是谁
1 《史记·老子列传》:疑信之间
2 孔子与老聃、老子、老彭、彭祖:历史与传说之间
3 “南方之强”与南人的智慧渊源
二 《老子》这部书的性质
1 《老子》是一部完整的著作还是格言汇抄
2  谣谚体箴言的起源与《老子》的性质
3 老子站在何种立场创作《老子》
三  《老子》要义及要语
1 《老子》要义
2 《老子》要语
四  今天我们如何读《老子》:面对复杂版本与说解的取舍
1 为何读《老子》一定要结合出土本
2 出土的本子是否有局限
3 对于疑难章句的纷纭众说当如何去取
4 注意文本中细节差异的合理解释
五  有无之间:《老子》对古代政治文化的双重影响
1 从老子到“黄老”
2 老子何以与韩非同传
3 离用为体的庄列与离体为用的申韩
附录 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老子》校定释文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复旦大学郭永秉教授所撰写的《〈老子〉通识》,从老子其人,《老子》其书的性质、要义要语,今天的读者应该如何阅读《老子》,以及《老子》对古代政治文化的影响等诸多方面,层分缕析,引领大众读者走入奇异玄妙、言约旨远的《老子》。

精彩内容
 老子和老彭是同一个人吗?
读过《论语》的读者,可能对孔子的一句话并不陌生:“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论语·述而》)关于“述而不作”的意涵,我在后文中还会谈及,此处不赘。被孔子称述的这位“老彭”,也见
于《大戴礼记·虞戴德》所记孔子语:公曰:“教他人则如何?”子曰:“否,丘则不能。昔商老彭及仲傀,政之教大夫,官之教士,技之教庶人。扬则抑,抑则扬,缀以德行,不任以言。庶人以言
,犹以夏后氏之祔怀袍褐也,行不越境。”《虞戴德》篇也应该是战国文献,虽然是否是孔子话语的真实记录不能确知,但至少是除了《论语》之外对“老彭”此人的最早记载。依照此说,老彭与仲傀(虺)都是商代贤臣,孔子称述这位贤臣,就书论书似乎是很说得通的。可《论语》中孔子所说的这位“老彭”前面还有个“我”字,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讲,这是“亲之之词,必觌面相授受者”,故而主张老彭就是孔子问礼的老聃。先不说王夫之不及看到的《述而》此句在出土文献中间的异文(如定州汉简《论语》此句作“[窃比]我于老彭”),其实孔子先世是宋国人,即殷人之后(孔子认同“野人”,即居处于鄙野的被统治的殷人后代的“先进于礼乐”,可见其自矜文化及族属身份),自比殷贤人时,加个“我”字以示亲切也不是不可以的,所以王夫之的这个结论似略显粗率,“我老
彭”的“我”并非就是指向老子的硬证。
历史上对“老彭”为何人的异说尚不止于此。有人认为“老彭”是两个人,如郑玄、王弼认为老是老聃,彭是彭祖等,不一而足。我认为最重要的一个意见是《论语》邢昺《疏》所指出的:“老彭”即《庄子》所谓彭祖也。李(颐)云:“名铿,尧臣,封于彭城。历虞、夏至商,年七百岁,故以久寿见闻。”《世本》云:“姓篯名铿,在商为守藏史,在周为柱下史,年八百岁。篯音翦。”一云即老子也。(引按:“李云”、《世本》,邢《疏》当袭自《庄子·逍遥游》陆德明《音义》。)也就是说,老彭就是彭祖,也可能就是老子。邢昺的说法,不完全是对郑玄等人意见的调和,而是基于彭祖和老子的诸多共同特点立论的。清人赵翼《陔馀丛考》对此有非常详细的比对与讨论,主张彭祖与老聃就是一个人,值得参考。从古书记载看,这两个人确实有着
诸多相似和相关:第一,二人都长寿且年代互补。战国以下传说中,彭祖历虞、夏、商三朝(《天问》“彭祖斟雉帝何飨”,王逸注:“谓彭祖以雉羹进尧而尧飨之也。”说明至少在战国中期的传说中,彭祖已经上推到唐虞了),汉代人甚至说“颛顼师老彭……孔子师老聃”(《潜夫论·赞学》),把彭祖又上推到五帝前期,应该是民间传说进一步的夸张。老聃长寿,已见前述。这里可以进一
步补充的是,老聃的时代,可能在稍晚一点被塑造成与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