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批判中建构新哲学框架(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学研究)(精)/再读马克思文本研究与哲学创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在批判中建构新哲学框架(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学研究)(精)/再读马克思文本研究与哲学创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74.91 5.1折 14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聂锦芳|总主编:郭湛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

ISBN9787300258294

出版时间2018-05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148元

货号30229333

上书时间2024-06-08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聂锦芳,男,1966年生,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专著《批判与建构:(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学研究》(2012)、《清理与超越——重读马克思文本的意旨、基础与方法》(2005)、《哲学形态的当代探索》(2002)、《哲学原论——经典哲学观的现代阐释》(1998),合著《马克思(资本论)研究读本》(2013)、《马克思主义哲学史》(2012)、《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2003)、《超越“后发展”困境》(2002),主编《“巴黎手稿”再研究:文献、思想与历史地位》(2014)、《马克思的“新哲学”——原型与流变》(2013)、《(资本论>及其手稿再研究:文献、思想与当代性》(2013)等,发表论文180余篇。

目录
导论  在文本学研究的视野内
  一、马克思文本研究的一般图景勾勒
  二、文本解读中两种不同的探究路径
  三、作为文本个案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
第一章  思想的传承、决裂和锻造
  一、对一种流行的解释思路的质疑
  二、融入青年黑格尔派
  三、从发生歧见到进行反叛
  四、十一部文本所昭示的思想进程
第二章  未完成的文本如何表述思想
  一、《神圣家族》工作的继续与完成
  二、解读《唯一者及其所有物》
  三、剖析费尔巴哈与“制定新观点”  
  四、清算“真正的社会主义”思潮
第三章  思想的参与者——“赫斯问题”  
  一、赫斯是在什么意义上参与写作的
  二、马克思、恩格斯与赫斯之间关系的流变
  三、赫斯是如何与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的
  四、“真正的社会主义”与赫斯的关系
第四章  文本命运与版本源流
  一、马克思、恩格斯在世时的刊布情形
  二、遗稿的保存、归档情况
  三、从零散刊布到全书出版
  四、《费尔巴哈》一章  的不同版本
  五、MEGA2编排方案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庐山
  面目”
  六、版本考证与文本解读、思想阐释的关系
  附录:《德意志意识形态》发表情况一览表
第五章  “离开思辨的基地来解决思辨的矛盾”  
  一、布鲁诺·鲍威尔的反批评依据的是什么材料
  二、“莱比锡宗教会议”场景描绘
  三、德国古典哲学的难题及布鲁诺·鲍威尔的“解决” 
  四、“征讨”费尔巴哈
  五、面对感性时的尴尬和幻觉
  六、在费尔巴哈和施蒂纳之间
  七、费尔巴哈学派哲学前提再定性
  八、人格化了的批判即作为主体的批判
  九、批判的“液体”聚集态变成了“结晶”态
  十、与“莫·赫斯”的诀别
  十一、一段思想因缘的了断
第六章  理解人生与历史的方式
  一、人生以什么作为出发点
  二、书写“人”的传记
  三、精神追求史还是“思维的绝技”
  四、“唯一者”体系与德国哲学的思考方式
  五、观念能否解释古代历史的演变
第七章  究竟该如何把握精神
  一、近代是如何过渡而来的
  二、精神的实质及其创造活动
  三、精神的变形、流转形态

内容摘要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表征马克思主义理论最重要的文本之一,但长期以来它并没有被归入“经典”之列,从而给予与其思想分量相匹配的关注和重视,迄今为止,国内外还没有一部对其予以全面解读的论著问世。聂锦芳著的《在批判中建构新哲学框架(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学研究)(精)》的出版具有填补这一领域研究空白的意义。
本书依据《德意志意识形态》原始手稿、新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2)编辑的最新进展和研究动态,从文献学的角度,对这一文本的产生背景、写作过程、版本源流进行了翔实的梳理和考证:按照原书写作的先后顺序,对其各个组成部分,特别是学界研究非常薄弱而又占全书绝大部分篇幅的第一卷中的《圣麦克斯》《圣布鲁诺》部分以及第二卷进行了详尽的释读,对过去相对来说较为熟悉的《费尔巴啥》章的内容重新进行了认真的辨析;根据作者自己的理解,对其中各蕈节关涉到的重要问题和思想一一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进而从总体上重构了整部文本的理论视界和逻辑架构,勾勒出马克思透过观念世界和意识形态的层层迷雾,“从现实出发”观照和理解人、社会和历史的致思路向,并将其置于人类思想史的进程和当代社会实践的图景中,阐明其现实价值与意义,予以客观的历史定位。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