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组织结构演变(解码组织变革底层逻辑)(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组织结构演变(解码组织变革底层逻辑)(精)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42.54 6.2折 69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少杰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ISBN9787521608533

出版时间2020-1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69元

货号31045014

上书时间2024-06-05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Chapter 1  企业形态进化规律
  第一节  全新的管理学视角——组织形态管理
  第二节  中国处于工业7.0时代
  第三节  企业形态进化规律
Chapter 2  组织结构演变规律
  第一节  结构决定流程还是流程决定结构
  第二节  组织结构的演变规律
  第三节  工业1.0时代最佳组织结构——直线型结构
  第四节  工业2.0时代最佳组织结构——职能型结构
  第五节  工业3.0时代最佳组织结构——流程型结构
  第六节  工业4.0时代最佳组织结构——网络型结构
Chapter 3  最佳组织结构实证研究
  第一节  华为的组织结构演变过程
  第二节  海尔的组织结构演变过程
  第三节  宝洁的组织结构演变过程
  第四节  U型、H型、M型都是什么型
  第五节  创新需要什么样的组织结构
Chapter 4  职能型结构与传统组织
  第一节  职能型结构的历史价值
  第二节  职能型结构与职位管理
  第三节  职能型结构与产品管理
  第四节  传统企业的“三支柱模型”
Chapter 5  流程型结构与未来新组织
  第一节  流程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二节  流程型结构与角色管理
  第三节  新组织的“三支柱模型”
  第四节  海盗的“双核流程型结构”
  第五节  合弄制的“圈子”是如何形成的
Chapter 6  矩阵型结构与转型企业
  第一节  独一无二的矩阵型结构
  第二节  矩阵型结构演变三部曲
  第三节  矩阵型结构的“真”与“伪”
  第四节  矩阵型结构与项目管理
  第五节  矩阵型结构与二元管理基础
  第六节  转型企业的“三引擎模型”
Chapter 7  矩阵型结构案例解读
  第一节  阿里巴巴的“大中台、小前台”
  第二节  工BM的“让大象跳舞”
  第三节  GE的“无边界行为、群策群力、零层管理”
  第四节  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组织”
Chapter 8  新组织变革逻辑与方法
  第一节  路径一:业务系统重新整合形成“链”
  第二节  路径二:职能系统转型升级为“三种角色”
  第三节  新组织变革五项重要管理机制
  第四节  为何中国企业很难驾驭矩阵型结构
Chapter 9  集团企业组织结构变革
  第一节  为何是“管控”而不是“管理”
  第二节  集团管控“三分法”的误区
  第三节  集团管控黄金法则与演变规律
  第四节  “母子”关系变“伙伴”关系
Chapter 10  平台型与生态型组织
  第一节  生态型组织的三个阶段:“链”“平台”“生态”
  第二节  平台型组织结构特征与运行逻辑
  第三节  生态型组织结构特征与运行逻辑
  第四节  “自管理组织”乃大势所趋
附录一  组织形态管理理论研究成果
附录二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从工业1.0时代到工业4.0时代,先后出现了四种企业形态与四个工业时代相对应,分别是股东价值形态、精英价值形态、客户价值形态、利益相关者价值形态,四种企业形态在各自的工业时代都是一种最佳形态,一旦企业形态最佳化,企业价值也
会最大化。当然,一旦时代发生改变,最佳企业形态就会易主,这种规律就是企业形态的进化规律。
组织结构是企业形态的必要组成部分,四种最
佳企业形态就会有四种最佳组织结构,分别是直线型、职能型、流程型、网络型四种组织结构形式,无论中西方企业,当处于某一个工业时代时,必须通过与之相匹配的组织结构形式,才能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超前、落后的组织结构都会碍企业发展,并非越先进越好。当企业形态进化时,组织结构也将随之改变,这就是组织结构的演变规律。只要
掌握组织结构的演变规律,组织结构变革就能有的放矢。
今天,中国的经济系统正在经历一次划时代的转变,对这个系统将产生深远影响,所有的改变都显得如此与众不同,中国企业形态也将再一次实现“进化”,组织结构自然也会从上一个时代的“最
佳”向下一个时代的“最佳”演变,人们所熟悉的职能型结构就是曾经的“最佳”,然而当市场即将进入到新商业时代时,就需要尽快改变这个“最佳”,否则企业形态停滞进化,企业也将被新商业时代边缘化,甚至是抛弃。
现阶段中国企业变革,无论从哪个领域开始,组织结构变革都无法回避,成为必选内容,而目前市场上关于组织结构变革的书籍内容的陈旧,且格
式化东西太多,本书既有理论依据,又有变革规律与逻辑,同时用大量的案例加以说明。
本书有20多万字。

精彩内容
 本章是全书的基础知识部分,主要介绍组织形态管理理论、市场生态发展规律以及企业形态进化规律,为后面的观点、结论提供理论依据。
工业时代,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企业形态沿着
产业价值链不断演进,经历了股东价值形态、精英价值
形态、客户价值形态、利益相关者价值形态等四种典型组织形态,实现了从低级组织形态向高级组织形态的进化。
股东价值形态是工业1.0时代的最佳企业形态,资本为企业创造主要价值,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曾大量出现,现在很多中国企业已经摆脱了这个阶段;精英价值形态
是工业2.0时代的最佳企业形态,20世纪90年代后期
开始出现,这也是人们常说的“传统企业”,少数精英为企业创造主要价值;客户价值形态则是工业3.0时代的最佳企业形态,创新团队为企业创造主要价值,这是新商业时代的最佳企业形态,西方的一些企业已经进化到这个阶段;利益相关者价值
形态则是工业4.0时代的最
佳企业形态,所有个体为企
业创造无差别价值,尚未到来。从精英价值形态迈向客户价值形态,是企业进化过程中的分水岭,这是一次质的飞跃,而中国企业的转型恰恰处于这个阶段。
企业形态进化规律是组织形态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是组织形态管理三大核心规律之一,只要掌握企业形态进化规律,就能掌握企业变革的节奏。组织结构是企
业形态的必要组成部分,当企业形态呈规律性变化时,组织结构自然也会发生规律性改变,这是本书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全新的管理学视角——组织形态管理何谓组织形态?“形态”是事物在时空中的形状与状态的表现,组织形态是指组织存在的形状与状态,适用于人类社会中存在的所有组织或系统,此处仅以企业组织进行说明。
何谓组织形态管理?组织形态管理以人性特征演变规律为基础,研究组织形态
、经济生态与价值创造者三者之间的价值平衡关系,探索组织形态在经济生态中的进化规律,目的是通过有效的变革实现组织形态最佳,体现市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态法则。
组织形态管理理论则是从组织形态视角出发构建的一套管理学知识体系,于2014年正式提出,详见《进化:组织形态管理》一书。
一、全新的管理学视角传统的管理思想主要对运动状态中的企业组织进行研究。工业革命之后,市场经济系统逐渐确立,企业组织成为主角,这时,西方管理学告别早期管理经验,逐步形成系统的管理学学科。
迄今为止,管理学经历了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三个阶段,而这个过程始终与企业组织发展良性互动,在企业不断发展的同时,新的管理思想也不断涌现,与组织管理实践相互印证、相互促进。从某种意义上看,始终在以一
种动态的方式研究组织发展变化、功能特征以及与市场生态的关系。
组织形态管理思想主要
对静止状态下的企业组织进行研究,把组织形态锁定在特定时间、空间中,研究组成结构与形态特征之间的关系、形态特征与市场生态之间的关系、形态特征与人性特征之间的关系,寻找组织形态之间的变化规律,并依据这种变化规律提出构建最
佳组织形态的方案。
无论是动态还是静态的角度,其实都是在探索生态
、组织、人,这三者之间的价值关系,只是组织形态管理以一种新的视角来理解组织管理,形成了一套全新的逻辑系统,塑造了一种新的管理思维。如果把组织形态
置于一个坐标系统中,传统
管理思想是在横坐标上研究组织,组织形态管理则是在纵坐标上研究组织,无论从哪种视角出发,组织的基本特征都是相同的,两者殊途同归。
变革是企业发展永恒的主题,而企业变革的最终目标是“进化”,每一次“进化”都是一次脱胎换骨。每个企
业都能变革,但不是每个企
业都能“进化”,只有能“进化”的企业才能突破发展瓶颈,基业长青。今天称得上基业长青的企业,与初建时相比早已今非昔比,这就是“进化”的结果。
组织结构能直观地体现一个组织的基本形态特征,也很容易理解工业时代的组织如何进行变革。本书关于组织结构的所有观点、结论都基于这套全新的管理学思想,从这个视角观察组织变革,视线更加清晰。
P2-6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