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从16位到32位(21世纪高等教育计算机规划教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从16位到32位(21世纪高等教育计算机规划教材)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3.83 6.0折 39.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乔志伟//张艳兵//李顺增

出版社人民邮电

ISBN9787115343420

出版时间2014-0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9.8元

货号2803146

上书时间2024-05-27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乔志伟编著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从16位到32位》按照工科大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基本框架,包括汇编语言、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等内容,知识体系完整,便于系统地学习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相关知识。此外又较系统地介绍了基于Windows控制台的32位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对理解32位及64位的基于Windows的计算机基本原理大有裨益。
本书结合丰富的工程实例,深入浅出,简明易懂,利于读者规范地设计汇编语言程序,理解微型计算机的基本运行原理及程序的运行机理,掌握常用接口及外设的配置与编程方法,培养综合设计能力。

目录
第1篇 16位汇编语言部分
第1章 微机系统基础知识 2
 1.1 微机的发展、分类与应用 2
  1.1.1 微机的发展过程 2
  1.1.2 微机的分类和应用 3
 1.2 微机系统的组成 5
  1.2.1 微处理器 5
  1.2.2 微型计算机 5
  1.2.3 微型计算机系统 6
 1.3 二进制数及运算 7
  1.3.1 二进制数 7
  1.3.2 二进制数的运算 7
  1.3.3 数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8
  1.3.4 带符号数的溢出 9
 1.4 编码 10
  1.4.1 BCD码 10
  1.4.2 字符的表示(ASCII码) 11
 本章小结 12
第2章 计算机硬件组织的逻辑结构 13
 2.1 8086 CPU的逻辑结构 13
  2.1.1 CPU的基本功能 13
  2.1.2 8086 CPU的逻辑结构 13
 2.2 8086存储器的逻辑结构 18
  2.2.1 信息存储 18
  2.2.2 8086存储器的分段结构 19
  2.2.3 逻辑地址和物理地址 19
  2.2.4 8086的存储体 20
 2.3 端口空间的逻辑结构 21
 本章小结 22
第3章 8086指令系统 23
 3.1 寻址方式 23
  3.1.1 立即数寻址方式 24
  3.1.2 寄存器寻址方式 24
  3.1.3 直接寻址方式 24
  3.1.4 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 25
  3.1.5 寄存器相对寻址方式 25
  3.1.6 基址变址寻址方式 26
  3.1.7 基址变址相对寻址方式 26
  3.1.8 隐含寻址方式 26
 3.2 指令系统 27
  3.2.1 数据传送指令 28
  3.2.2 标志位设置/处理器控制指令 33
  3.2.3 算术运算指令 33
  3.2.4 串操作指令 42
  3.2.5 逻辑运算指令 48
  3.2.6 移位指令 50
  3.2.7 控制转移指令 52
 本章小结 58
第4章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59
 4.1 程序设计语言与汇编语言 59
 4.2 汇编语言源程序 60
  4.2.1 汇编语言源程序结构 60
  4.2.2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过程 61
  4.2.3 汇编语言中的语句 61
  4.2.4 返回DOS 66
 4.3 伪指令 67
 4.4 DOS系统功能调用和BIOS功能调用 71
  4.4.1 概述 71
  4.4.2 系统功能调用方法 72
  4.4.3 常用DOS功能调用 72
 4.5 结构化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 74
  4.5.1 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 74
  4.5.2 顺序、分支与循环程序结构 74
 4.6 子程序结构及参数传递方法 78
 4.7 宏汇编 82
 本章小结 85
第2篇 16位微机原理部分
第5章 8086 CPU 88
 5.1 8086 CPU的外部特性 88
 5.2 8086 CPU的工作模式及其配置 90
  5.2.1 8086 CPU最小工作模式下的典型配置 90
  5.2.2 8086 CPU最大工作模式下的典型配置 92
 5.3 最小模式下的总线操作 94
  5.3.1 时钟周期、总线周期及指令周期 94
  5.3.2 总线操作 95
 本章小结 97
第6章 存储器 98
 6.1 存储器概述 98
  6.1.1 存储器的分类 98
  6.1.2 半导体存储器主要性能指标 99
  6.1.3 存储器芯片的一般结构 100
 6.2 随机存储器 101
  6.2.1 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 101
  6.2.2 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 103
  6.2.3 双口RAM 108
 6.3 只读存储器 110
  6.3.1 紫外线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 110
  6.3.2  电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2PROM) 112
  6.3.3 快速擦写存储器(FLASH Memory) 114
 6.4 存储器地址选择 116
  6.4.1 线选法 116
  6.4.2 全译码法 117
  6.4.3 部分译码法 118
 6.5 CPU与存储器的连接 118
  6.5.1 CPU与存储体连接时需解决的问题 118
  6.5.2 8位CPU与存储器的连接 119
 本章小结 122
第7章 接口及其编程策略 123
 7.1 接口概述 123
  7.1.1 接口电路的必要性 123
  7.1.2 接口电路的功能 124
  7.1.3 接口的逻辑结构 125
  7.1.4 接口电路的硬件设计方法 128
 7.2 I/O程序设计方法 132
  7.2.1 初始化端口 132
  7.2.2 传送数据 133
  7.2.3 端口结束设置 137
  7.2.4 后续数据处理 137
 7.3 DMA传送 137
  7.3.1 DMAC功能 137
  7.3.2 DMAC结构 138
  7.3.3 DMA工作方式 138
  7.3.4 DMA工作过程 140
 本章小结 141
第8章 中断技术及中断控制器 142
 8.1 中断概述 142
  8.1.1 中断的基本概念 142
  8.1.2 中断的功能 144
  8.1.3 中断处理的一般过程 145
 8.2 8086中断系统 145
  8.2.1 8086中断类型 145
  8.2.2 8086中断优先级 147
  8.2.3 中断向量与中断向量表 148
  8.2.4 中断服务程序 151
 8.3 中断控制器8259A 154
  8.3.1 8259A的内部结构及外部引脚 154
  8.3.2 8259A对外部中断的处理过程 156
  8.3.3 8259A的扩充及应用 157
 本章小结 159
第3篇 接口应用部分
第9章 8255A可编程接口芯片及其应用 162
 9.1 8255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特性 162
  9.1.1 8255内部结构 162
  9.1.2 8255A的外部特性 163
 9.2 8255A的控制方法 164
  9.2.1 8255A的控制字 164
  9.2.2 8255A的工作方式 165
 9.3 8255A在键盘设计中的应用 169
 9.4 8255A在LED设计中的应用 173
 本章小结 176
第10章 定时器/计数器8253 177
 10.1 8253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特性 178
  10.1.1 8253的内部结构 178
  10.1.2 8253的外部特性 179
 10.2 8253的工作方式 180
  10.2.1 8253的编程 180
  10.2.2 8253的工作方式 182
 10.3 8253的应用 185
  10.3.1 8253与系统总线的连接 185
  10.3.2 IBM PC机中的8253 188
  10.3.3 8253的编程 189
  10.3.4 8253的应用 190
 本章小结 192
第11章 模/数及数/模转换 193
 11.1 模拟设备测控概述 193
 11.2 D/A转换器 194
  11.2.1 D/A转换原理 194
  11.2.2 D/A转换器的性能指标 195
  11.2.3 常用的D/A转换器 196
  11.2.4 D/A转换器应用 200
 11.3 A/D转换器 204
  11.3.1 A/D转换原理 204
  11.3.2 A/D转换器的性能指标 207
  11.3.3 常用的A/D转换器 207
  11.3.4 A/D转换器应用 211
 本章小结 217
第4篇 32位基于Windows控制台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
第12章 80386 CPU 220
 12.1 内部结构 220
 12.2 外部特性 222
 12.3 寄存器结构 225
 12.4 工作模式 228
 本章小结 230
第13章 32位CPU指令系统 231
 13.1 寻址方式 231
 13.2 指令系统 234
  13.2.1 数据传送类指令 234
  13.2.2 算术运算类指令 239
  13.2.3 逻辑运算类指令 241
  13.2.4 串操作类指令 243
  13.2.5 控制转移指令 244
  13.2.6 处理器控制指令 245
  13.2.7 高级语言指令 245
 本章小结 246
第14章 基于Windows控制台的32位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 247
 14.1 上机环境及上机过程 248
 14.2 简化形式的源程序框架 249
  14.2.1 第一部分——模式定义部分 249
  14.2.2 第二部分——包含文件定义部分 250
  14.2.3 第三部分——数据段 250
  14.2.4 第四部分——代码段 250
  14.2.5 其余说明 251
 14.3 Windows API函数调用方法 251
 14.4 控制台下键盘输入和显示器输出的常用API介绍 252
 14.5 WIN32控制台程序举例 253
 本章小结 255
附录1 DOS系统功能调用 257
附录2 BIOS功能调用 263
附录3 ASCII字符表 267
附录4 常用DEBUG命令 269
参考文献 272

内容摘要
 乔志伟编著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从16位到32位》分为4篇,共14章,内容包括:计算机的硬件组成、8086汇编语言程序设计、8086CPU特性及其总线操作、存储器配置方法、接口和中断技术、常用接口芯片及其应用、80386CPU特性、32位汇编语言及其程序设计。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从16位到32位》既有16位汇编语言与微机原理的内容,又有32位汇编语言的内容,可以作为非电类和电类相关专业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教材,也可供从事微机、单片机、DSP以及嵌入式系统的科研人员参考。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