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的品质与担当(北京市八一学校的教育探索与实践)/海淀教育名校名家丛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教育的品质与担当(北京市八一学校的教育探索与实践)/海淀教育名校名家丛书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41.83 4.8折 8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沈军|责编:孟浩|总主编:赵欣

出版社北京师大

ISBN9787303287796

出版时间2023-05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88元

货号31776393

上书时间2024-05-26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一章  追求品质、勇于担当的教育生涯
  第一节  “激情燃烧”的教育岁月
    一、教师的光荣与梦想
    二、校长要追求加速度
  第二节  “厚积薄发”的学习之旅
    一、开启一扇看世界教育的窗
    二、思想之集大成
  第三节  “注重创新”的海淀力量
    一、为有思想的校长敞开大门
    二、推动学校发展的隐形翅膀
  第四节  “刻骨铭心”的思想洗礼
    一、“科技环保”的责任驱使
    二、“文化传播”的教育担当
    三、“为党育人”的使命感召
第二章  臻于品质、致力担当的教育理念
  第一节  “育才造士”的教育情怀
    一、履行“为党育人”的教育使命
    二、秉持“全人教育”的教育理念
    三、永葆“红色基因”的教育本色
    四、树立“科技报国”的教育理想
    五、遵循“经世致用”的教育理论
    六、恪守“品质文化”的教育主张
  第二节  “远见明察”的教育观点
    一、学生观:给学生价值判断和选择的机会
    二、教师观:成为具有引路人素养的“大先生”
    三、校长观:做战略领导者和平衡管理者
    四、人才观:有目标并善于达成目标
    五、教育观: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六、学校观:让八一学校精神薪火相传
第三章  共识品质、顶层担当的办学实践
  第一节  赓续“品质文化”的精神血脉
    一、品质文化的重构之路
    二、品质文化的教育真谛
  第二节  把握“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
    一、在取势明道中走向优质
    二、在守正出新中彰显品性
  第三节  发挥“现代治理”的管理优势
    一、开拓集团化办学模式
    二、打造有胜任力的学校团队
第四章  塑造品质、五育并举的育人实践
  第一节  “品质人生”学生发展实践系统
  第二节  一个生涯规划
    一、学生发展指导体系
    二、学生个性化指导体系
  第三节  两种课程结构
    一、全人教育课程体系改革
    二、科技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第四节  三大特色教育
    一、军魂铸人
    二、科技育人
    三、生态立人
  第五节  四根发展支柱
    一、建立文化自信,提升“思政高度”
    二、弘扬中华文明,积淀“文史厚度”
    三、登临美育高地,拓展“艺术广度”
    四、关注生命健康,历练“身心强度”
  第六节  五种学习方式
    一、培养高阶思维的“深度学习”
    二、解决真实问题的“项目式学习”
    三、现实与虚拟情境下的“沉浸式学习”
    四、拓展教与学时空的“混合式学习”
    五、在实践中成长的“体验式学习”
  第七节  六个组织空间
  第八节  七类学习资源
第五章  推动品质、名校担当的理想召唤
  第一节  来自教育家的榜样力量
    一、以爱国为魂的中国教育大家
    二、敢为人先的海淀教育家群体
    三、无私奉献的时代楷模
  第二节  从教育帮扶走向教育振兴的三重境界
    一、老区寻根:回馈与感恩
    二、东风行动:辐射和带动
    三、打造贯通式科技人才培养模式
  第三节  教育事业与民族大业的时代担当
    一、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二、培养党和国家急需之人才
后记
  因为担当,所以品质

内容摘要
 本书是作者的教育理念、实践和感悟的完整呈示,一共包含四条主线。第一条主线是“品质教育的担当”。
它阐述的是作者30多年一路求索中所建立起来的教育思想。第二条主线是“品质八一的担当”。它阐述的是作者在学校发展方面的思考与行动,通过系统思维下的顶层设计,展示出文化的大境界、规划的大格局和管理的大智慧。第三条主线是“品
质人生的担当”。它阐述的是作者在学生培养方面的探索与实践,通过搭建“一个生涯规划、两种课程结构、
三大特色教育、四根发展支柱、五种学习方式、六个组织空间、七类学习资源”的学生发展实践系统,为学生
的品质人生奠基。第四条主线是“品质事业的担当”。它阐述的是作者投身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民族大业的复兴之中的认识和经验。这其中有教育先辈和时代楷模带给作者的榜样力量,有作者从教育帮扶走向教育振兴这种担当境界的不断提升,有八一学校通过举办各种会议推广经验和辐射资源,有自己对“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深刻认识。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