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善若水--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岛湖配供水工程纪实
  • 上善若水--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岛湖配供水工程纪实
  • 上善若水--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岛湖配供水工程纪实
  • 上善若水--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岛湖配供水工程纪实
  • 上善若水--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岛湖配供水工程纪实
  • 上善若水--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岛湖配供水工程纪实
  • 上善若水--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岛湖配供水工程纪实
  • 上善若水--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岛湖配供水工程纪实
  • 上善若水--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岛湖配供水工程纪实
  • 上善若水--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岛湖配供水工程纪实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上善若水--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岛湖配供水工程纪实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5.91 4.5折 5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徐亚明|责编:齐桃丽//俞倩楠

出版社杭州

ISBN9787556512300

出版时间2020-04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8元

货号30849381

上书时间2024-05-26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杭州地处钱塘江下游,主城区仅靠钱塘江单一水源供水。钱塘江咸潮肆虐,城市供水极不安全。历届省、市政府高度重视,2019年9月29日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岛湖配供水工程正式通水。从此,杭州约800万市民可以喝到“有点甜”的千岛湖水,形成了以钱塘江、千岛湖多水源供水的新格局。本篇纪实文学,全景式记录了这一工程产生的缘由、设想、决策、建设等过程。作者采访深入,素材真实,平民式人物众多,具有一定史料价值。



作者简介

徐亚明,1960年出生,祖籍浙江海宁市。人生经历丰富,曾经下过乡,教过书,做过工,当过兵,经过商,从过政,现在为杭州市某机关干部。业余时间喜欢写作,从1982年起,其创作的小说、散文、报告文学散见于全国数十家报纸杂志,至今笔耕不辍,乐此不疲。



目录
第一章  在水一方
  一座依水而兴的城市
  天下奇观的另一面
  抗咸——抗咸
  不设防的大水缸
第二章  好事多磨
  民众的呼吁
  代表委员在发声
  出师未捷身先死
  水利人的担当
第三章  节外生枝
  内部录音成网红
  一道必须要过的坎
  有理有礼有节
  “两面人”
第四章  万水千山
  误闯险境
  地下水宫
  偏向虎山行
  弃暗投明
  原水速度
第五章  最后一公里
  优化再优化
  十八般武艺
  敢于吃螃蟹
  让每一滴水更有价值
第六章  无名英雄
  “小钢炮”
  男儿有泪不轻弹
  这里有工匠
  为工程而来
第七章  众志成城
  天下第一难
  道路是曲折的
  爆破声中的群众工作
  “做娘舅”
第八章  大禹传人
  把工作上升为事业
  “掉”“进”悖论
  未兑现的诺言
  “木兰女孩”
  原水铁军是怎样炼成的
第九章  “水碗”礼赞
后记

内容摘要
 杭州地处钱塘江下游,主城区仅靠钱塘江单一
水源供水。钱塘江虽然拥有“壮观天下无”的钱江潮,但每年9月至次年3月为枯水期,咸潮肆虐,城市
供水极不安全。历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2019年9月29日,全长113。22千米,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岛湖配供水工程正式通水。从此,杭州约800万市民可以喝到“有点甜”的千岛湖水,形成了以钱塘江、千岛湖多水源供水的新格局。本篇纪实文学,全景式记录了这一工程产生的缘由、设想、决策、建设等过程。
千岛湖配供水工程,看似
翻越的是一座座山,其实荡平的是人们心中一道道坎。作者采访深入,素材真实,平民式人物众多,具有一定史料价值。

精彩内容
 一座依水而兴的城市
茫茫宇宙,究竟有多少颗星球?无人能知,无法考证。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居住的地球,不但出现了生命,而且产生了人类——这一高级生命。
在太空,地球呈现出美丽的蔚蓝色,那是因为地球上71%的面积被水覆盖。命名地球的时候,人类无法跳出地球看地球,故而不识地球的真面目。
而我以为,称地球为水球,或许更加贴切吧。
因为水的存在,地球有了生命。
水是生命之源啊!
于是,科学家们纷纷把目光瞄向遥远太空,犹如大海捞针一般,寻找有水存在的星球,以便有朝一日,为地球人星际移民早做准备。
地球上的人,包括我在内都想知道:我们人类,究竟有没有邻居?
跳出地球,我们实在太孤单啦!
遗憾的是,至今我们仍一无所获。
我们地球人,真的应当特别特别地感谢水!特别特别地珍惜水!!
由于人类的统治,地球之水除了自然属性之外,更有了社会属性。
世界上,早期文明的出现大多与水密切相关。
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印度河和恒河,孕育了古印度文明。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
悠久、文化最灿烂,一直没有被中断过的唯一国家。我们有黄河,我们有长江……我们有无数条母亲河,那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啊!
鸟择木而栖,人择水而居。
《尔雅·释水》对渚的解释:“水中可居者日洲,小洲日渚。”良渚,绝对是一个适
合人类居住的好地方啊!
良渚申遗成功后,参
观者云集。我以朝圣者自居,朝“东方文明的曙光”走去。
良渚博物院工作人员王祺程自学成才,短短数天茁壮成长为“金牌”讲解员。王祺程侃侃而谈:“2016年,良渚水利系统考古发现才向世界公布,问世三年就能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实在太厉害啦!”申遗时,有关专家甚至说,即使水利系统单独申遗,成功的概率也极高。获知内幕的王祺程介绍道:“这次申遗,水利系统是重要的加分项。”治水不是一个人所能完成的,必须通过统一的组织管理,在国家状态下才有可能建造规模如此庞大的工程。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教授弗农·斯卡伯勒指出:“良渚先有了大规模的集体工作和工程(比如水利系统),再有了国家控制,而其他很多文明都是相反的。”经过碳-14检测,良渚的水利系统距今约510年,王城距今约5000年,城墙距今约4800年,印证了斯卡伯勒的观点。
从地理位置上看,良渚靠近天目山系,是浙江
两大暴雨中心之一,夏季极易形成山洪。良渚先民先设计建造了水利系统,再建造古城,非常符合大自然规律,逻辑上是成立的。
考古发现,这一水利系统由11条水坝组成,按形态和位置不同,分长堤和短坝两大类。
塘山遗址土垣是一条长堤,全长约5千米,呈东北、西南走向,是水利系统中最大的单体。坝体底部铺筑块石,上面堆筑黄土,与古城城墙的堆筑工艺类同。(P3-4)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