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破局乡村振兴(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11个思考)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破局乡村振兴(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11个思考)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8.73 4.4折 65 全新

库存39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高威//温铁军|责编:徐飞//荣思博

出版社重庆

ISBN9787229177072

出版时间2023-06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65元

货号31793017

上书时间2024-05-26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陈高威:1991年10月出生于河南商水,硕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2012年开始系统学习“三农”问题,2016年跟随温铁军科研团队开展农村调查研究并着手整理团队调研成果,近年来也在省、市机关和农村基层岗位上积累了相关经验。在人民日报、农民日报等权威媒体发表《进一步完善城乡基层治理》《乡村治理应警惕高成本陷阱》《稳三农基础稳经济大局》等文章。
温铁军:1951年5月出生于北京,博士,三农学者。20世纪80年代开始从事农村调查研究工作,曾在中共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农业部、国务院体改办工作,曾任中国改革杂志社社长兼总编、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及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首任院长、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等职,现在西南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暨南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担任多个部委及省市政策咨询专家,中国邮储总行独立董事。著有《“三农”问题与制度变迁》《解构现代化》《八次危机》《全球化与国家竞争》等。

目录
目录
序言  我们为什么要发声?  001

前言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新格局  001
一、贯彻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下的高质量发展  004
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006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和县域经济、乡村振兴  008

思考1  “三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压舱石”  001
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面临历史上靠前的重大挑战  003
二、历史经验:乡村是危机软着陆的基础  007
三、“三农”依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压舱石”  011

思考2  生态价值转化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途径  017
一、生产过剩与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019
二、作用1:缓解当前过剩资本压力  024
三、作用2:化解地方高负债与金融相对过剩  027
四、实现路径:落实“两山”理念,创新“一次分配”与重构社会企业  031
五、让农村土地与资源使用金融市场工具 035

思考3  生态文明战略要依靠乡村建设才能真正落地  041
一、生态文明战略的由来  043
二、乡村拥有生态多样性  047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希望在中国生态化转型  052
四、农业供给侧改革:破解结构性矛盾  053
五、社会化生态农业的多重价值  056

思考4  “广土巨族”的原住民国家的农业之路  063
一、殖民地大农场模式的原罪和双重负外部性  065
二、粮食金融化背景下的国家粮食安全  072
三、小农户是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075
四、中国现阶段的农户经营  080
五、农民“去组织化”派生的问题  086
六、组织起来发展“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农民合作社  092
七、农民合作社应顺势转型为社会企业  099
八、批判性借鉴日韩农业发展模式  105

思考5  新型城镇化战略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  109
一、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化的差异  112
二、城乡人口流动的真问题  115
三、新型城镇化的提出与作用  117
四、改革才是新型城镇化的真正动力  122

思考6  新六产是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途径  125
一、中国万年农耕文明从来不是单一农业产业形态  128
二、百业兴旺是农村经济的普遍现象  132
三、“新六产”使乡村获得外部产业收益  135
四、县域经济发展亟需金融创新  139

思考7  疫情防控为乡村善治提供了新契机  145
一、大疫止于村野:世界大力度优惠成本的防疫体系  147
二、构建三级乡村治理体系  149

思考8  城乡融合关键在于要素自由流动  155
一、新下乡运动:城市中等收入群体与乡村资源开发  158
二、以土地为基础的生态资源开发应注重空间正义  166
三、农村金融需回归本源服务乡村  171
四、乡村人才应符合乡土发展需要  179

思考9  乡村振兴是对万年中华农耕文明的复兴  187
一、全球化与文化依附  190
二、去依附,重构中国文化自信  195
三、推进乡村多元文化复兴  200
四、“乡愁”经济改变农村数量型增长方式  207

思考10  乡村振兴是巩固脱贫成果迈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213
一、全球化与难解的世界贫困问题  216
二、资源性致贫与制度性致贫是贫困问题的本质  221
三、新举国体制下的中国脱贫经验  224
四、乡村振兴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迈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228

思考11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要学会吃租  237
一、集体经济是收租经济  239
二、通过“三变”改革拓展集体经济租源  241
三、以治理有效提升地租  257
四、应重视转型中的集体经济  260

附录  国仁永续:我们到底做什么?  262

参考文献  276

专栏案例索引  283

内容摘要
 本书收录了温铁军在各地的各类演讲,并辅以各乡建团队组织的调研报告、撰写的文章和未发文稿,系统整理、汇编了温铁军及其科研团队近年来关于乡村振兴实现路径的观点思路,是一部面向党政干部、高等院校师生、一般大众读者的具有创新性和权威性特点的通俗理论读物。全书分为11个部分,即11个“思考”,从不同角度对乡村振兴的内涵和实现路径进行了论述。

主编推荐
编辑推荐: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历史上来看,乡村是危机软着陆的基础,重视“三农”,振兴乡村,是中国应对挑战、把握机遇的关键所在。
本书收录了温铁军在各地的各类演讲,并辅以各乡建团队组织的调研报告、撰写的文章和未发文稿,系统整理、汇编了温铁军及其科研团队近年来关于乡村振兴问题的重要思考。全书通过11个“思考”,把“三农”问题纳入中国与世界发展的大框架,以鲜活的案例、生动的语言、独特的视角对乡村振兴和与之有关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分析,从不同角度论述了乡村振兴的内涵和实现路径,为“十四五”期间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案例参考。是一部面向党政干部、高等院校师生、一般大众读者的具有创新性和权威性特点的通俗理论读物。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