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车战
  • 春秋车战
  • 春秋车战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春秋车战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0.06 4.4折 69 全新

库存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赵长征

出版社文汇

ISBN9787549640133

出版时间2023-06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69元

货号31743439

上书时间2024-05-26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赵长征,北京大学古代文学博士,北京大学副教授。湖南湘潭人,生于1973年。点校朱熹《诗集传》。安徽卫视《诗·中国》的常驻嘉宾,《百家讲坛》主讲人。



目录

引子

上编

先秦战车总论

一、先秦战车的源流和形制

二、车左:远程打击

三、御者:六辔在手

四、车右:赳赳武夫

五、指挥与战术

下编

春秋车战简史

一、车战黄金时代的到来

二、最早的霸主:齐桓公与宋襄公

三、楚国的兴起

四、城濮之战:晋楚争霸的开始

五、秦晋争锋

六、晋楚邲之战

七、晋齐鞍之战

八、晋楚鄢陵之战

九、齐国反晋

十、长驱入郢

十一、攻城勇士

十二、步兵复兴

后记

参考书目



内容摘要

春秋时代,诸侯力政,战乱频仍。这也是驷马战车的黄金年代,车兵成为军.队主体,造成了上千辆兵车互相冲击的战场奇观。

战车的构造和功能是怎样的?

车上三名武士有何分工?

战车是西方传来的,还是本土孕育的?

风驰电掣的战车,怎样影响了中国历史?

曾经制霸战场的战车,又为何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本书结合海量图文资料,基于扎实的考据辨析,从军事、历史、考古、文学多维度俯瞰春秋军事,细致展现战车发展的脉络,以及具体技术细节。从繻葛之战到笠泽之战,梳理春秋时期的重大战役,重现古代战争的真实场景;从平王东迁到勾践灭吴,还原霸业转移全过程,复盘列国兴衰的历史教训。



精彩内容

引子

春秋时期,公元前521年,宋国发生内乱,权臣华氏、向氏起兵对抗国君宋元公。双方的军队展开大战。忠于宋元公的军队里有一个将领,叫作公子城。而华氏那一边呢,也有一员勇将,叫作华豹。这两个人的兵车相遇了。

公子城掉转车头往回走,他的对手华豹在后面喊他的名:“城也!”我们的古人,有名有字,字是比较亲切的,生活中互相称呼,都用字。名是比较严肃的,一般用于很正式的场合,比如会盟、考试、上书,写在文件上,或者自称。称呼别人,一般不能直呼其名,这是不礼貌的。比如刘备,字玄德,所以他平辈的那些人一般都叫他“玄德”。你要是直接叫他“刘备”,那他会很生气,因为这是对他不礼貌、不尊重。

华豹一喊公子城的名,“城也!”公子城就被激怒了,他不走了,掉转车头,就来和华豹对阵。但是公子城刚刚把箭搭在弓上,那边华豹已经把弓拉满瞄准了。只听得“嗖”的一声,华豹的箭已经射过来了,但是准头差了一点,没射中,从公子城和他的御者之间穿过去了。

公子城虚惊一场,他再次搭箭,但那边华豹又已经把弓拉满了。这速度真是快啊!有道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公子城的第一支箭还没射出去,华豹的第二支箭又要射出来了。

公子城技不如人,眼看就要糟,他急中生智,大喊一声:“不狎,鄙!”(《左传·昭公二十一年》)翻译过来就是,你这个人太不讲竞赛规则了,一人一箭啊,你射完一箭又一箭,不让人家还手,太卑鄙了!

华豹一听,有点惭愧,于是就把箭从弓上抽下来了。公子城倒也不客气,稳稳当当射了一箭过去,正中目标,把华豹射死了。

华豹的车上还有两个人,其中一个是车右,叫作张匄。他抽出殳,一种长杆兵器,从车上跳下来,直奔公子城而来。公子城一箭射过去,把张匄的大腿射骨折了。张匄倒在地上,他非常顽强,一路爬过去,用殳猛击公子城的战车,把车厢底部的横木(轸,zhěn)打断了,这力气也不小。但是没打着人。公子城又补了一箭,把张匄射死了。

现在华豹的车上就剩下一个活人了,就是驾车的御者,干犨(chōu)。干犨一看,两位战友都死了,于是就对公子城说:“请你也给我一箭吧,把我一起射死得了。”

公子城说:“别啊,我帮你去向国君求情,或许可以免你一死呢。”

干犨说:“不和战友同死,是犯了军中的刑法的。我犯了法而跟随你,国君肯定会看不起我,又怎么会用我呢?少啰嗦,快射,给我个痛快吧!”

于是公子城满足了干犨的心愿,把他也射死了。本来死定了的公子城,居然利用对手的君子之仁翻了盘,大获全胜。

这个故事让我们不胜唏嘘,也让我们得以管中窥豹,了解了春秋时代战争的基本形态。具体来说,我们可以看到春秋战争的三个特点:

第一,崇尚礼义、讲究规则的古典精神。春秋时代的战争,虽然在战场上也是生死之争,但在生死之外,还有着一种崇尚道义,讲究礼法的精神,这也是一种贵族精神。命可以不要,但这种礼义要讲,在战争的血腥气之外,体现了一种超越生死的崇高感。华豹在明明已经把对方的性命攥在自己手里的情况下,放弃了第二次射箭的机会,而让对方也射自己一箭,结果使自己丢掉了性命,还害得同车的两位战友也丢掉了性命,更害得己方输掉了这场战争。春秋之后,当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斗争越来越残酷的时候,这种谦谦君子、光明正大的作战方式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第二,元气丰沛的慷慨从容。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一种深深的战友情谊和视死如归的勇敢精神。华豹一方虽然失败了,但是他们同车战友之间那种生死与共的情谊,让人动容。御者干犨、车右张匄在主将已死,己方明显不利的情况下,并没有选择逃走,而是留下来继续战斗。车右张匄跳下车扑向敌人,中箭,断了一条腿后仍然坚持进攻,爬也要爬过去,战斗到了最后一息,给敌人造成了强烈的心理震撼。而御者干犨,也不愿意独活,不愿意投降去获取荣华富贵,而是主动请死,最后与他的两位战友一起殒命沙场。这种同生共死的袍泽情谊,这种勇敢和血性,千载之后,依然让人感佩。

第三,以车战为基本的作战方式。当时战车是军队的主力,就相当于现代的坦克,对于装备简陋的步兵来说,在高度、速度、冲击力、打击力、防护力等各方面都具有极大的优势。双方战车在平原上对决,是最基本的作战形式。

春秋时期的战车,是单辕、两轮、四马的。前面一根很长的车辕,又叫“辀”。车辕的左右两边,各有两匹马,一共四匹,牵引着马车前进。车辕连着后面一根车轴,两者垂直相交。车轴两头各有一只轮子。车轴上面有一个车厢,车上乘三个人。中间的为御者,负责驾车,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司机。开头故事里的干犨,就是干这个工作的。站在车左边的人称为“车左”,负责射箭,他的地位也最高,是指挥官,公子城、华豹就在这个位置。而站在车右边的人称为“车右”,负责近距离格斗。那位勇敢的张匄,就是车右。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