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大型公共体育场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研究/中国体育博士文丛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我国大型公共体育场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研究/中国体育博士文丛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2.04 3.3折 36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文倩

出版社北京体育大学

ISBN9787564427849

出版时间2018-0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6元

货号30121868

上书时间2024-05-25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重要概念界定
  1.4 主要创新点
  1.5 研究框架
2 文献综述
  2.1 事业单位的界定
  2.2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研究
  2.3 公共体育场馆相关研究
  2.4 国外大型体育场馆相关研究
  2.5 公共服务研究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4 分析与讨论
  4.1 我国大型公共体育场馆事业单位概述
  4.2 我国大型公共体育场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4.3 我国大型公共体育场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理论依据
  4.4 我国大型公共体育场馆事业单位分类指标的构建
  4.5 我国大型公共体育场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3 后续研究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内容摘要
 陈文倩著的《我国大型公共体育场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案例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我国大型公共体育场馆事业单位的分类指标和改革路径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主要结论如下:①我国东部、西部和中部的大型公共体育场馆的数量比例分别为46.3%、28.2%和25.5%;86%的场馆隶属于事业单位范畴;场馆经费主要由财政划拨,其中,全额拨款场馆占比46%,差额拨款占39.6%,自收自支占14.4%;场馆主要采用传统事业单位管理、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承包经营、租赁经营和委托经营等经营模式。②不同地区、不同财政来源的场馆呈现出不同的经营效果,东部地区自收自支场馆经营效率高,西部地区全额拨款场馆经营效率高,中部地区差额拨款场馆经营效率高。③依据国家政策性文件、各省市自治区事业单位分类标准、
科教文卫事业单位的分类标准以及大型公共体育场馆的功能定位,建立了我国大型公共体育场馆的分类指标,将我国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分为公益服务类场馆和生产经营类场馆,其中,公益服务类场馆又可细分为公益一类场馆和公益二类场馆。④公益一
类场馆的改革方向是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主要职责是提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经费由政府保障;公益二类馆也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在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同时,可进行市场开发,可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经费;生产经营类场馆注销事业单位,实行转企
改制。⑤公益服务类大型公共体育场馆要深化内部制度改革,包括探索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及加强监管等;生产经营类场馆在转企改制时,要注重国有资产的处置及事业编制人员身份的转变,此外,为保证
转企的有效衔接,需要采取过渡期措施。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