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子昆传/雨花台烈士传丛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周子昆传/雨花台烈士传丛书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1.65 3.3折 35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辅一//张学亮

出版社江苏人民

ISBN9787214227720

出版时间2018-1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5元

货号30597639

上书时间2024-05-23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周子昆传/雨花台烈士传丛书》遵循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史实为依据,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周子昆烈士的革命经历和革命贡献,充分展示了他忠诚、信仰、担当、为民的崇高精神,体现了党史人物传记史料性和可读性的有机统一。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走上革命道路
  贫困家庭被迫从军
  弃暗投明,加入铁甲车队
  在第四军独立团
第二章  参加北伐战争
  充当北伐先遣队
  安仁首战告捷
  随部攻占醴陵、平江
  连克汀泗桥、贺胜桥
  攻克武昌城
  参加收回汉口英租界的斗争
  参加第二期北伐
第三章  参加南昌起义
  率部参加起义
  随部转赴赣南
  起义军余部整顿改编
  参加湘南起义
  创办红四军教导队
第四章  在中央苏区
  进军赣南
  多方扩大苏区
  参加第一次反“围剿”
  参加第二次反“围剿”
  参加第三次反“围剿”
  就任红五军团参谋长
  参与领导赣、闽反“围剿”
  把好中央苏区南大门
第五章  长征途中
  关注战局变化和准备长征
  突破四道封锁线
  党和红军的历史转折与继续长征
  任红军总部第一局局长
  北上又折回南下
  转机终于到来
  排除干扰坚持北进
  胜利抵达陕北
第六章  延安岁月
  抗大学习
  抓好军政训练
  喜结良缘
第七章  战斗在新四军
  参与领导新四军组建
  参与指导动员部队集结和编组
  参与筹划挺进敌后与向江北发展
  落实新四军发展方针
  参与抓党的建设
  抓紧干部培养
  抓参谋工作建设
  参与指挥皖南反“扫荡”
  重视通信侦察情报建设
  重视军队文体建设
  赤子情怀
第八章  在皖南事变中
  局势的逆转
  北移的准备
  北移途中
  调头向北到高坦
  最后两个月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为雨花台烈士传丛书第三辑之一,记录了革命烈士周子昆的一生。
周子昆是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高级指挥员,为中国革命立下了不朽功勋。桂林市委党史研究室专家黄利明说,周子昆出生于广西桂林,是从桂林走出去的革命英烈,他的英雄事迹至今仍在激励后人。

精彩内容
 第一章走上革命道路贫困家庭被迫从军周子昆,原名周维宽,字仲和,祖籍湖南长沙,1901年出生于广西桂林一个贫寒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周福臻当教员,母亲陈氏是家庭妇女。周子昆排行老大,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父亲的收入微薄,难以维持一家六口人的生活,母亲不得不帮助别人做些针线活挣几个钱,以补贴家用。周子昆15岁时,父亲因积劳成疾不幸去世,家中主要的收入来源断绝,生活更加艰难。
周子昆自幼读书勤奋刻苦,成绩优秀。小学毕业后,由于得到外祖母的资助,他考人位于桂林的广西省立第一
甲种工业学校学习。在他毕业的1919年,北京爆发了五四运动,爱国学生举行大规模的集会游行,高举“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等字样的旗帜,高呼“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等口号,强烈要求北洋政府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北京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全国工人、学生及其他各界人士的支持,桂林也爆发了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的运动,声援北京学生的正义斗争。这对周子昆产生很深的影响,使他受到反帝反封建革命思想的启迪。
1920年,周子昆因找不到工作,为生活所迫,到旧桂
系刘震寰部找出路,开始当一名号兵,后任上士、司务长、排长。当时刘震寰部军纪败坏,欺侮百姓、鱼肉人民;内部官兵之间、上下之间尔虞我诈,互相排挤;当官的克扣军饷和打骂、体罚士兵之风盛行。出身贫寒、为人正直的周子昆看不惯刘震寰部的种种弊端,决心离开这支军阀
部队,另寻出路。从蓬勃发展的大革命运动中、,他依稀
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出路。1925年5月中旬,刘震寰和杨希闵勾结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在广州发动叛乱,广州国民革命政府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各界群众的支持下平息了这次叛乱。从这场事变中,周子昆看清了刘震寰投机革命、阴谋篡权的野心,他清醒地意识到,依靠这样的旧军队
来变革现实是不可能的。周子昆毅然脱离旧桂系,投身国民革命军,从此开始了他不平凡的革命生涯。
弃暗投明,加入铁甲车队
1924年1月,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6月16日,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创办黄埔军校。11月,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毕业,蒋介石建立了两个黄埔教导团,招收了大量的学员。中共广东区委书记陈延年和周恩来商议后认为,共产党人也应该建立一支军队,于是周恩来向孙中山提出要建立一支革命队伍。孙中山表示赞同,并给了一个“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的番号,主要任务是护卫大元帅府和广东铁路安全。当时恰逢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毕业,周恩来亲自选调黄埔军校特别官佐徐成章和第一期毕业生周士第、赵自选分别担任铁甲车队队长、
副队长、军事教官。铁甲车队的党代表和政治教官分别由中共广东区委选派的廖乾吾、曹汝谦担任。车队所有人员的配备与调动,都是由陈延年、周恩来等人直接统筹领导
的,因而这是中共最早直接掌握的一支革命武装。①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