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瓢饮(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一瓢饮(精)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9.14 5.3折 36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何华

出版社安徽教育

ISBN9787533686260

出版时间2018-03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6元

货号30176033

上书时间2024-05-23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自序
辑一
  走来走去,走来走去
  月亮河
辑二
  “豹子”跪了下来
      ——纪念维斯康蒂诞辰一百一十周年
  这个世界亏欠他太多
  从美丽洗衣店走出的戴一刘易斯
  孙道临
  栗原小卷
  半夜里我们一起吃了饭
  英格丽·褒曼的《意大利之旅》
  电影里舒伯特的奏鸣曲
  似水流年
  穆儒丐的《梅兰芳》
  一霎时
  读《程砚秋日记》
  更与何人说黄自
  闽南语老歌
  从李云迪谈起
  在圣日耳曼德佩教堂听音乐之联想
  是枝裕和的“生活禅”
  张磊·郁冬·菲尼克斯
辑三
  “压抑”是亨利·詹姆斯的关键词
  《魔山》里的那一场雪
  美国南方的挽歌
  托宾的《长冬》
  “老嬉皮”闵福德
  张爱玲也有文艺腔
  水鬼和渔夫
  这才是真正的花
  从宝玉的兜肚说起
  宋以朗这个人
  大夏小夏
  王道乾:扰攘中的僻静之人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写给陈映真
  列维·斯特劳斯:从巴西到日本
  从“茶虾饭”到王祯和
  郁达夫及其A城小说
  在澳门回忆上海
  傅雷评说现代画家
  静水深流的小镇世界
  米开朗基罗与侄儿
  任伯年的晚年
  沈从文的后半生
  诗人
  随遇而作
  联想
  《金瓶梅》里的“雪狮子”
  宋江杀惜
辑四
  京都奈良四帖
  欧阳修夸过的“浮槎之水”
  王褒的游戏之作
  《千羽鹤》里的志野茶碗
  李光耀母亲的“米暹”
  在金马仑,心里惦记一个人
  大宁静
  卢浮宫里的华托
  歌川广重笔下的雨中即景
  南洋早午餐
  那些“坑”里的茶
  寿县及“怀诗寿字定文章”
附录
  吹皱一池春水
      ——何华《老春水》的巧思妙笔(白先勇)

内容摘要
 何华著的《一瓢饮(精)》为“渡书系”之一。本书收录作者近年创作的关于文学、电影、音乐、戏曲的随笔文字三十余篇。文学艺术浩瀚如海,弱水三千,作者只取一瓢饮,并书写一己之感受;本书也是作者对“一箪食,一瓢饮”的“颜回们”的致敬。

精彩内容
 走来走去,走来走去父亲去年九月走的,享年八十又九岁。
我外出十五年,今年第一次在家过年,可父亲不在了。没有父亲的年,虽然在家,仍然不像个年。
父亲脾气好,从未对我喊叫,更别说打骂。倒是我经常“欺负”他。小时候,家里买蜂窝煤,他搬三十块,让我搬三块。我加一块给他,搬两块。父亲七十五岁的时候,我三十五岁。那时的父亲身强力壮,我则文弱细长,家里的重活不让我插手,说出去我都丢人现眼。七十五岁开
始,父亲身体急转直下,八十五岁之后,几乎在病榻上度过,而我也几乎没有服侍他一天。人和人之间,讲个缘,父子之间也不例外。父亲对我只有迁就,我对父亲只有愧疚。有时候,我会想,这叫哪门子父子缘呀!孩子有两种,一种来报父母恩的,一种来讨债的,我就是父亲的“讨债鬼”吧?
父亲懒得动,尤其懒得写信。等我上了初中,给亲戚回信的事就落在了我身上,父亲口述,我记录。我在上海读大学那四年,出乎意料地,父亲给我写了很多信,洋洋洒洒地,这让我受宠若惊。他信里写的都是些琐碎的事,譬如:“昨天和你妈一起出门,我们都忘了带钥匙,托人去寻你姐,她又不在单位,等你姐知道,赶来送钥匙,我和你妈已经被关在门外两三个小时了。打开门的那一刻,我觉得,还是家好,就想到你一个人在外读书……”再譬如:“昨天,去小书摊买了一本金庸的书,就是我们家街口那个麻子开的书摊,回来看了几页,觉得不对劲,再仔细一看,原来不是金庸是全庸!你看看,如今的世道,尽想法子骗钱。你在外,凡事也要留点心,‘看仔细点’。
”信里写的尽是这些,平时不声不响的父亲,也可以“絮絮叨叨”的。父亲最大的享受就是躺在椅子上看金庸,一看一晚上。实际上,他图的就是当下的快活,一旦放下书本,故事情节呀人物关系呀,他根本搞不清,经常“串味”。常言道:“三搬当一烧。”我在外这些年,换了八九个住处,每次搬家都得扔掉很多东西,可这几大摞家书占了半个旅行箱,一直跟着我。
每次回去,父亲从不去机场或车站接送,从不。进家的时候,父亲也不怎么说话,可看得出他很高兴。他在客厅里走来走去,走来走去。我知道他高兴,他高兴的时候总是走来走去,走来走去。父亲最后卧病那几年,话更少了,我回去的时候,尽量逗他讲话,唤起他的往昔。
你们老家有个作家叫什么名字?父亲答:郁达夫。病榻边,我和父亲的对话,经常这样开场。然后父亲的情绪慢慢开始“复苏”了。
父亲是浙江富阳人,曾在杭州做过小学教员。一九四六至一九四九年又在上海第一绢纺厂当了三年职员,然后参军,随部队驻扎过厦门、南京,最终转业定居安徽合肥。父亲说他在上海谈过一个女朋友,后来散了,也没说原
因。父亲是个最不浪漫的人,和号称“东方巴黎”的上海可以说格格不入,可隔着六十多年的悠悠时光,又有上海为背景,大概当初再乏味的爱情故事,现在想想也会华丽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