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国现当代史/世界历史文化丛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法国现当代史/世界历史文化丛书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9.06 3.9折 75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金重远

出版社上海社科院

ISBN9787552004601

出版时间2014-0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75元

货号2748752

上书时间2024-05-23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金重远编著的《法国现当代史》比较系统地叙述了整个20世纪的法国历史,论述了从殖民帝国的建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准备、凡尔赛体系的建立、法国的败降到抵抗运动和法国的解放整个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历史的风云变幻,分析了法兰西第四共和国的兴衰演变和第五共和国的崛起与发展,展现了法国现当代广阔的社会生活和多姿多彩的文化。本书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体现了历史的横通与直通,不仅全面覆盖法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社会和文化等领域,而且对法国现当代史的发展进程作出了整体性与动态性相统一的叙述;二是内容丰富,史料翔实,包括法文、俄文和英文等语种文献;三是此书不仅集作者近50年的研究心得,而且充分反映了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是一部内容扎实、叙述生动的有关法国现当代史的专著。

作者简介
金重远,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复旦大学历史系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1934年生,江苏江阴人。1954年赴列宁格勒大学历史系学习,主修法国史。1959年毕业,获欧美史专业优秀文凭。同年,回复旦大学历史系任教。1985年任教授。主要研究欧美近现代史,着重于法国近现代史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同时也涉足拉丁美洲近现代史和中外近代关系史。曾任中国法国史研究会理事、上海市世界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社联常委。深谙俄、英、法、德等多种语言,先后撰写、主编、合编出版《战后西欧社会党》、《百年巴尔干风云》、《法国通史》、《二战百科词典》、《20世纪的世界》等重要学术著作。参与或牵头负责《辞海》(一、二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史卷》、《大辞海·世界历史卷》的编写工作。1991年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995年获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4年,获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签署授予的“圣彼得堡300周年荣誉勋章”及证书。2006年,获法国政府授予的“法国教育骑士勋章”,以表彰其为增进法中两国人民友谊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世纪初的法国
  一、经济的发展
  二、政治的嬗变
  三、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四、外交的拓展
第二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法国
  一、老对手的重逢
  二、血腥的对峙
  三、艰难的取胜
第三章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法国
  一、走出一战
  二、国民联盟的执政
  三、左翼联盟的起伏
  四、人民阵线的建立
  五、滑向新的世界大战
第四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法国
  一、法国的败降
  二、抵抗运动的兴起
  三、抵抗运动的壮大
  四、法国的解放
第五章  20世纪上半叶的社会和文化
  一、人口和社会的变迁
  二、科技和文化的发展
  三、二战前夕的文化人士
  四、二战中的文化斗争
第六章  第四共和国的初创
  一、走出二战
  二、第四共和国的诞生
  三、艰难的复兴
第七章  第四共和国的兴衰
  一、政治生活的起伏
  二、外交斗争的跌宕
  三、共和国四面楚歌
  四、符合民意的“政变”
第八章  第五共和国的崛起
  一、建立强大国家
  二、启动独立外交政策
  三、推行“非殖民化”
  四、推动欧洲的联合
  五、展开“全球战略”
  六、1968年的转折
第九章  第五共和国的发展
  一、蓬皮杜的执政
  二、微调的外交政策
  三、德斯坦的执政
  四、灵活的外交政策
第十章  第五共和国的演变
  一、左翼联盟的形成
  二、密特朗的首次执政
  三、密特朗的再次执政
  四、社会党政府的外交政策
第十一章  20世纪下半叶的社会和文化
  一、人口和社会的变迁
  二、当代社会科学
  三、当代科学技术
  四、当代文学艺术
  五、当代电影
第十二章  进入21世纪的法国
  一、希拉克的首次执政
  二、第三次左右“共治”
  三、希拉克的再次执政
  四、21世纪的外交政策
本书使用资料
人名译名对照
附录一  20世纪法国大事年表
附录二  20世纪法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一览表

内容摘要
 金重远编著的《法国现当代史》是“世界历史文化丛书”系列之一。《法国现当代史》比较系统地叙述了整个20世纪的法国历史,论述了从殖民帝国的建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准备、凡尔赛体系的建立、法国的败降到抵抗运动和法国的解放整个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历史的风云变幻,分析了法兰西第四共和国的兴衰演变和第五共和国的崛起和发展,展现了法国现当代广阔的社会生活和多姿多彩的文化。

精彩内容
 第一章世纪初的法国一、经济的发展1.工业化的进程欧洲经济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呈现出发展不平衡的趋势。德国、丹麦、瑞典的进展最快;1860—1913年,俄国的经济年均增长率为2.5%,居于中游;法国和意大利的经济增长速度则最慢。法国的工业在世界工业中所占的比重从1870年的10%下降到了1900年的7%。
不过法国经济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并不一直都是低速,而是有快有慢。1860一1894年,法国近代经济发展缓慢,1870—1896年工业年均增长率仅为1.6%;但此后却出现了转机,1896一1913年工业年均增长率达2.4%,其中1906一1913年更达到3.56%。有些统计资料还表明,不包括建筑行业在内的工业年均增长率达4.2%,工业固定资产甚至以年均6%的速度增长,而蒸汽机动力更是年均增长6.3%。
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传统的纺织业、食品工业增长速度均较慢,在整个工业生产中所占的地位逐渐下降,但仍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20世纪初,法国丝织品出口居世界首位,棉织品出口居第二位,毛织品
的出口额和人造丝产量则居世界第三位。
新兴工业的增长势头远远超过上述的传统工业。
1880—1913年,崛起的化学、冶金、采矿、机械等工业部门的年均增长率分别达5.1%、3.1%、2.5%和5.7%。
重工业所取得的成就最引人注目。1900—1913年,钢的产量共增加了3倍,1913年时达468万吨,占世界钢产量的7%。生铁的产量在1910年增至400万吨,煤的产量在1913年达4100万吨。
交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1900年,巴黎第一条地铁通车;1914年,全国铁路总长达42826公里,共有12000个火车头在各铁路干线上运行;商船吨位则达103.7万吨。
汽车工业的发展更为突出。1900年时只有30家汽车工厂,而到1914年已增至155家,同时规模亦日趋扩大。即以雷诺汽车制造厂为例,1898年时仅有6名工人,每年仅生产6辆汽车,而到1913年时已拥有4000名员工,年生产4500辆汽车。1913年,法国共生
产汽车4.5万辆,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其中一半销往国外,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电力工业自19世纪末开始在法国的经济生活中所
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1898年,法国电气公司成立,在它的统一领导下,法国的发电总量从1900年的3亿千瓦小时增至1913年的18亿千瓦小时。1900—1913年,法国的用电量翻了5番。
铝工业在电力工业发展的基础上也突飞猛进。
1900一1913年,铝产量翻了10番,1913年铝年产量达1.3万吨,仅次于美国和德国,居世界第三位。
随着工业化的进行,城市人口也在迅速增长。
1891年时,城市居民占全国总人口的37.4%,1901年便上升至40.9%,1911年更增加到44.2%。
但工业化的进行也使法国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据1906年统计,在法国87个省份中的31个集中了全国农业劳动人口的50%,而另外14个省份的工业人口则占全国工业人口的50%。这样,巴黎再加北部和东北部便成为法国最有活力的地区,而西部和中部高原则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村法国”。
2.生产的集中和垄断垄断在法国经济生活中逐渐成为主导现象,大体上经过3个阶段:19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以自由竞争为主,垄断仅为个别现象;70年代初至80年代末,垄断组织已渐露头角,但仍不普遍;从1900年开始,垄断开始逐步占有主导地位。
垄断最早出现在冶金、采矿和机器制造等重工业部门。它们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广泛采用新技术,生产发展较快,因而集中和垄断的过程也开始得比较早。20世纪初,13家最大的炼铁企业联合成冶金辛迪加。大资本家许奈德在勒克勒佐发迹,此后不仅生产钢铁,也生产铁路和公用事业的设施、军火和工业机械,此外他还拥有勒克勒佐的煤矿和诺曼底的铁矿。
另一位工业巨头旺代尔则以洛林为基地,手中拥有法国、比利时和卢森堡的铁矿以及荷兰的煤,被戴上“钢铁大王”的桂冠。而化学工业则完全处于佩施内、
圣戈班和久尔曼3巨头的控制之下,其中圣戈班公司下属有24家工厂,约2万名工人。到1906年,100名工人以上的企业所雇用的工人数量在冶金及煤矿部门占工人总数的97%以上,在化学工业和金属加工工业也
分别占57%和50%以上。
轻工业部门集中的程度要低于重工业,但到20世纪初,垄断现象也开始出现。1906年时,大企业中集中了纺织工业部门工人总数的52%,造纸和橡胶工业工人的55%,辛迪加则垄断了麻织品产量的90%。
1872年在南锡成立的棉织业辛迪加把5个省的有关行业都集中在一起,直至1914年仍保持着该行业在欧洲的领先地位。
从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主导地位这方面来看,法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也同其他欧美大国一样,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
尽管如此,中小企业仍大量存在。1906年,法国小企业(包括个体企业)约有213.2万家,中等企业(100人以上)所雇用的工人占工人总数的40%,而l(000人以上的企业则仅有189家,远远低于德国的586家。
事实证明,中小企业的存在对经济的发展并不纯粹是一个消极的因素,因为它们往往成为大企业之补充,能推动经济取得全面的增长。
3.金融资本的作用法国的银行业起步较早,还在第二帝国时期便成立了里昂信贷银行、巴黎贴现银行(1889年改为巴黎国民贴现银行)、兴业银行和工商银行。1872年成立的巴黎荷兰银行很快成为一个最强大的金融集团,1875年又成立主要针对亚洲国家的东方汇理银行,而1901年开办的法国工商银行和西非银行则成为法国向非洲扩张的工具。
银行业中的垄断现象也逐步出现,巴黎以家族资本为主的私人银行在1874年联合组成巴黎银行,1904.年改名为巴黎联合银行。1913年,兴业银行在全国各地共设有560家分行,里昂信贷银行的分行也达110家。1914年,法国银行资金总额达110亿法郎,其中法兰西银行、里昂信贷银行和巴黎荷兰银行便拥有80亿法郎,掌握了2/3的银行资本。除法兰西银行执行国家银行的职能外,其余4家银行则垄断了全国有价证券的发行。
法国的资本用在发展本国经济上的确为数不多,大量均用于对国外的投资,即使输往国外的资本,也
不直接投向工商业,而是采取借贷资本的形式,以坐收渔利。1890年,法国输出资本为200亿法郎,到1914年便猛增至600亿法郎,20多年间共增加了3倍。
法国把资本主要投向俄国、奥匈帝国、西班牙、意大利和巴尔干等欧洲国家,而对殖民地的投资却只占资本输出的1/10。1897—1902年,法国从对外投资中获得的纯利润即达125.7亿法郎。
1908年,法国资本家对债券及有价证券的投资即达1044亿法郎,而对工商业的投资却只有95亿法郎,仅为前者的l/10。1896年,法国建立了500家股票公司。到20世纪初,每年平均建600—700家股票公司,仅1907年一年便建成l000家新的股票公司。不少法国居民靠剪息票度日,在20世纪初,食利者便占居民总数的10%一12%,以至于巴黎街头到处可见衣着华丽、神态悠闲地牵着哈巴狗在踱步的贵妇人。P1-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