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智与情感(学生版)/新课标经典名著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理智与情感(学生版)/新课标经典名著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4.94 2.1折 23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简·奥斯汀|改编:万爱芹

出版社南京大学

ISBN9787305131356

出版时间2014-05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其他

定价23元

货号2937187

上书时间2024-05-23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由简·奥斯汀编著的《理智与情感(学生版)/新课标经典名著》描写了农村姑娘嘉莉来到大城市芝加哥寻找幸福,为摆脱贫困,在无奈中选择了出卖自己的故事。作家以嘉莉为代表,深刻揭露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对贫苦人民压榨的残酷性和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对小资产阶级分子的腐蚀性。

作者简介
简·奥斯汀(1775-1817),英国女小说家。生于乡村小镇斯蒂文顿,父亲是当地教区牧师。奥斯汀没有上过正规学校,在父母指导下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她20岁左右开始写作,共发表了6部长篇小说。 奥斯汀终身未婚,家道小康。由于居住在乡村小镇,接触到的是中小地主、牧师等人物以及他们恬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因此她的作品里没有重大的社会矛盾。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真实地描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尤其是绅士淑女间的婚姻和爱情风波。她的作品格调轻松诙谐,富有喜剧性冲突,深受读者欢迎。
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庸俗无聊的“感伤小说”和“哥特小说”充斥英国文坛,而奥斯汀的小说破旧立新,一反常规地展现了当时尚未受到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冲击的英国乡村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和田园风光,尽管反映的广度和深度有限,但对改变当时小说创作中的庸俗风气起了好的作用,在英国小说的发展史上有承上启下的意义。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笼三十一童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童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童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章
第四十章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八章
第四十九章
第五十章

内容摘要
 《理智与情感(学生版)/新课标经典名著》是简
·奥斯汀富于幽默情趣的处女作,这部小说和《傲慢与偏见》堪称姐妹篇,同样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对白叙述没有富裕嫁妆的少女恋爱结婚的故事。埃莉诺和玛丽安两姐妹生在一个英国乡绅家庭,姐姐善于用理智来控制情感,妹妹的情感却毫无节制,因此,面对爱情时,她们也作出了不同的反应……小说以这两位女主角曲折复杂的婚事风波为主线,通过“理智与情感”的幽默对比,提出了道德与行为的规范问题。

精彩内容
 “谁说不是呢!”范妮答道。
“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就把钱减半,给她们每人五百镑,怎么样?这样,她们也算发大财了。”“她们当然发大财了!世上做哥哥的有谁能像你这样照顾妹妹们?即使是对亲妹妹,也做不到你的一
半。何况她们只是你同父异母的妹妹,你可真大方!”“我做事不喜欢太小气。”丈夫回答说,“遇到这种情况,太小气的话,别人会觉得我们亏待了她们。现在这样,她们自己也就不好意思再提更高的要求
了!”“谁知道她们想要多少?”夫人答道,“不过,我们不必考虑她们想要多少,我们应该考虑的是你拿得出多少。”“当然,我想过了,给她们每人五百镑我还是能出得起的。其实,就算没有我给她们的补贴,只要她们的母亲一死,她们每人都能分到三千多镑的遗产。
这对一个年轻的女子来说,已经是一笔不小的财产了。”“谁说不是呢!说真的,我看她们根本就不需要
我们的补贴。她们有一万镑的财产可以分,要是出嫁
了,日子肯定过得不错;即使不出嫁,靠那一万镑得来的利息,她们的日子也会过得很舒服的。”“的确如此。所以我琢磨,不如趁她们母亲活着
的时候给她点补贴,像年金什么的。这个办法的益处我继母和妹妹们都能感觉得到。一年一百镑,保证她们心满意足。”然而,范妮没有立即表示赞同,她犹豫了一会说:“当然,这比一次给一千五百镑要好。可是,如果你继母再活上十五年,我们不就吃亏了。”“十五年!亲爱的范妮,你想一想,就她那个命,可能连一半也活不到。”“当然活不到。不过,你有没有观察过,人要是有年金可领的话,总是也死不了。况且她现在还不到四十岁,又没有什么病。年金可不是闹着玩的,每年都要给,到时想甩都甩不掉。你可能不懂这种事,我可是深有体会。因为我母亲按照我父亲的遗嘱,每年都要给三个老仆人支付退休金,这些退休金每年支付两次,并且要送到仆人手里,我母亲每年都要烦死了。后来听说有个仆人死了,我母亲高兴了好一阵子。
后来发现他还活得好好的,我母亲伤透了脑筋。她说,都怪我父亲太狠心,不然她怎么能连自己的财产都做不了主。所以,我对年金憎恨透了。让我给哪个人付年金,我才不干呢!”“每年的收入都被这样瓜分,确实是件令人讨厌的事情。”约翰·达什伍德先生说,“就像你母亲说的,这样自己的财产自己就做不了主了,一到支付日,就要按时给她们钱。这不但让人讨厌,而且剥夺了一个人的自主权。”“那还用说。尽管你出了钱,但她们还是不会领你的情,因为她们觉得这是你应该给的。我要是你,我才不做这种傻事,作茧自缚。还有,如果碰到收益不太好的年头,你想从自己的花销中抽出五十镑都很难,何况还是一百镑呢。”“亲爱的,你说得很对,我们还是不搞年金比较好。偶尔在她们困难的时候给点钱比给年金有益多了。因为钱多了,她们平时就会大手大脚,到了年底也
没有多余的钱了。不定时地给她们五十镑,我觉得这是最好的办法了。这样她们什么时候都不会缺钱,而我又能兑现承诺。”“当然如此!不过说实话,我觉得你父亲让你照顾她们其实并没有让你资助她们的意思,他说的照顾应该就是让你在需要的时候帮她们点忙,比如找找房子,搬搬东西,送点时令的鲜鱼野味等等。我敢以性命担保,他绝对没有别的意思,不然就是怪事了。亲爱的丈夫,你仔细想一想,你继母和她女儿们靠那七千镑得来的利息就能过上多么舒服的日子啊,况且你妹妹们每人手里的一千镑每年还能得到五十镑的收益呢。当然,她们还得给她们母亲一部分。但总计起来,她们每年就有五百镑的收入,难道这些钱还不够四个女人花的吗?她们既无马车、马匹,也不用雇佣人,更别提跟外人来往了。可以说她们什么开支也没有,一年五百镑她们可能连一半都花不掉。如果你再给她们钱就太荒谬了吧?论财力,她们给你点钱还差不多。”P8-P10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