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近最初的自己(单车走川藏)/寻路文丛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走近最初的自己(单车走川藏)/寻路文丛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1.01 3.7折 30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知源

出版社宁波

ISBN9787807438359

出版时间2011-1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0元

货号2128577

上书时间2024-05-23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走近最初的自己(单车走川藏)》是吴知源在2010年单车走完川藏线回来后,用了一年多时间完成的作品。这是以骑行川藏为背景的系列旅途故事、作者心路历程和作者旅途日记为素材构成的游记散文集。这是一本关于骑行的书,一本关于梦想的书,也是一本关于自我探索的书。骑单车走川藏已经成为了众多骑友的共同追求,318国道作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也是一条朝圣的路,川藏南线是318国道风景最美的路段,也是路况最为复杂的地区,这条路赋予了走在路上的每一个人不同的意义。作者通过骑行进行自我探索,不断追问人生的意义。通过不断的思考,走近了最初的自己。为迷失在生活这座围城中的许多人打开了一扇窗。

作者简介
吴知源,网名借痴斋主,字察微,号延陵居士,现居宁波。出生于浙江省西南角的文化古村月山村,法学学士,2001年人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目录
[代序]有些路,一生只能走一次
Ⅰ  朝圣的路上
  1各自的朝圣路
  2不真切
  3山环水抱一桃源
  4十八岁生日
  5垭口媳妇
  6自由的灵魂
  7宠坏
  8逐雨
  9抢劫
  10情系日多
  11七十二拐
  12一人一条
  13东达山
  14老顽童
  15袋子里的山
  16男女有别
  17一路格桑花
  18八廓街
Ⅱ  最初的自己
  19寻找最初的自己
  20心灵神物
  21梦想
  22留白
  23祝福
  24墓志铭
  25轻舟瘦驴
  26青蛙与骑士
  27岁月如歌
  28自由骑士
  29一方水土
  30闲云野鹤
  31万物静观皆自得
  32从客栈说到家
  33笔迹心灵博物馆
  34我的黄金时代
Ⅲ  旅途日记
  35一邛二雅三成都
  36青衣江
  37二郎山
  38溜溜城
  39折多山
  40风情塔公
  41高尔寺山
  42世界高城
  43海子山
  44温泉山庄
  45芒康
  46一天有四季
  47觉巴山
  48烂路
  49青稞地
  50勇士山脚下的村庄
  51安久拉山
  52波密
  53通麦
  54山居鲁朗
  55高原明珠
  56飞花碎玉尼洋河
  57米拉山
  58圣城拉萨
[后记]

内容摘要
 吴知源著的《走近最初的自己(单车走川藏)》是一本关于单车骑川藏的书,这也是一本渴望回归真实自我的书。《走近最初的自己(单车走川藏)》有作者在川藏线上的见闻,这些见闻并非流水账般平铺而来,它们好似
一抹一抹的色彩,点亮着作者在川藏线上前行的艰辛和感悟。
作为一个即将迈入而立之年的80后,单车骑川藏的勇气与挑战,既是作者本人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行为,也可作为一代人敢作敢为、完善自我的精神写照。书中的作者起初试图通过骑行来卸却现实的压力与烦恼,抹去当下生活中的种种不快与愁思,却在不断回忆与追寻的过程中,走近了本真与最初的自己。

精彩内容
 各自的朝圣路“兰兰,你说要是他们这辈子努力赚钱,移居到拉萨,以后他们的孩子是不是就可以不必再费这么大的劲大老远地从四川朝拜到拉萨了?”“应该不行吧,他们有一些藏民是直接到大昭寺前,然后在那里磕头上万次。”“宗教的力量实在是太强大了。”“他们出发前,村里人为他们送行那场面可以和旧时候中状元相媲美。”翻越觉巴山的那天,我们沿着澜沧江一路前行,在到达脚巴村时,我们遇到了雨。雨零零碎碎地落下来,不大不小,远处有一片蓝蓝的天洞,于是我们在路边停下来避雨,期待着天洞能越来越大。避雨的间隙,一群朝圣的年轻人从我们身边路过,都是二十几岁的样子。我们相互寒暄了几句,得知他们是从理塘出发到拉萨大昭寺的,已经在路上走了一个多月,还要再走五个多月才能到达。看着他们细雨中一路跪拜、慢慢远去的身影,多少让我有些百思不得其解。
宗教应该是出于一种敬畏之心,一种对幸福的向往,于是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去寻求信仰的意义。因为自己不信,所以我无法体会他们如此虔诚一路跪拜的所感所悟,也无从理解朝圣对于他们的意义,甚至无从想象在拜与不拜之间会有怎样的区别。
在青藏高原上,一旦出现感冒将是件很麻烦的事情,特别容易出现肺水肿等问题,引发生命危险。而对于朝圣的人来说,生
死仿佛已被置之度外。据说要是朝圣者在路上遇难身亡,同行的人会将其掩埋,然后把死者的两颗门牙带到大昭寺,证明他已经来过。
在川藏路上,我们遇到许多朝圣的人们,他们磕着长头,像尺蠖一样用身体丈量着大地。大多数的朝圣者把拉萨的大昭寺作为最后的圣地,而有一部分朝圣者则以布达拉宫作为圣地。在前往巴塘的那天,我们还遇到了以理塘寺作为圣地的朝圣者。
这些虔诚的信徒,有的三步一叩,有的七步一叩,翻越了群山,不远千里前往心中的圣地。朝圣者中有正当年少的,有头发花白的。经济条件好一些的会有拖拉机之类的保障车跟在后面,经济条件欠佳的会用板车,经济条件差的只能一路沿途乞讨。
史铁生说:“信仰不是一个处所,而是在路上。”三藏法师玄奘西行取经从凉州出玉门关,历经艰难抵达天竺,小说里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史料记载中耗时十七年。如若放在当下,乘飞机从东土大唐去往西天应该不需费多少周折,然而那样也许所取到的就不是真经了。
如果说非得在信徒经历了磨难与痛苦之后,才能把幸福吉祥赐予他们的话,那么我们所景仰的神灵就显得有些幸灾乐祸,而不是大慈大悲了。
宗教大多是引导人们向善的,并为人们勾勒出了一个理想的国度,在那里可以安放人们的灵魂,可以享受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于是人们不惜一切朝那个方向靠拢,用今生的千辛万苦去换取那遥不可及的来世。
我不相信释迦牟尼,也不相信世道的轮回,所以在朝圣这一
问题上,总觉得那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所谓的得仅仅是祈福,而所祈之福仅仅是精神世界里的一点慰藉。
在我以卑微之心度朝圣者圣洁之腹时,我不得不承认虽然他们的物质条件显得匮乏,但是在精神的世界里他们每一个人都充盈得像一个国王。
每当我们遇到朝圣者的时候,他们都会停下来对我们抱以会心的微笑,送上一句“扎西德勒”。我总是选择在远远的地方偷拍他们跪拜的场面,不敢从正面去影响他们。但是在经过海通沟的那天,我看到一个自驾游的人趴在朝圣者的前方拍照片。面对游客问这问那的时候,朝圣者依旧是面带浅浅的微笑,不卑不亢地一边回答一边继续跪拜。
在那微笑中,我看到了一种心态叫做大度,看到了一种状态
叫做从容。虽然他们的衣服破烂不堪,虽然他们的双手沾满了泥土,虽然他们的脸蒙着灰,但是他们的心最最干净。
在川藏路上,有的朝圣者走累了,会坐在路边休息,有的走困了,会选择一处在那里小憩。虽然在许多人看来,骑单车走川藏已经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但是相比那些朝圣者,我们什么也
算不上。在川藏的路上,不免会遇到恶劣的天气,遇到艰难的路段,这时有的骑友选择了放弃,有的骑友选择了搭车。我不知道那些在朝圣的路上用身体来丈量川藏线的信徒们是不是也会困惑,是不是也有人因为承受不了而选择放弃。
正如对于我们这些踩单车走川藏的人来说,同样的一条路赋予我们每一个人的意义是各不相同的,于是同样的一条朝圣路对于那些虔诚的信徒而言也是各不相同。在朝圣的路上,在精神世界里,每一个人都在独自前行。P3-6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