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经典的经济学常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最经典的经济学常识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2.67 4.5折 2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盛文林

出版社台海

ISBN9787801417664

出版时间2011-1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28元

货号2110768

上书时间2024-05-23

书香美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纵然当代的这种情绪姑可不论,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的思想,正确也罢,错误也罢,其力量之大,常人往往认识不足。
由盛文林编著的《最经典的经济学常识》将原本抽象、深奥、晦涩的经济学理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及形象的比喻与浅显的故事娓娓道来,蜕去经济学高贵、神秘的面纱,让普通读者一窥其玄机,开启财富之门。

目录
什么是经济学
 经济学
 古代经济学
 经济学基本原理
 经济学科分类
 经济学与政策
 西方经济学流派
 现代西方经济学流派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经济学定律与常用术语解析
 国民幸福指数
 住房痛苦指数
 国民收入
 国内生产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
 经济增长率
 物价指数
 失业率
 货币
 利率
 汇率
 国际收支
 金融市场
 国际金融市场
 外汇
 基金
 股票
 股权收购
 股权转让
 证券
 债券
 期货
 权证
 国际贸易
 技术贸易
 知识产权保护
 保税物流
 保险
 利润
 垄断
 产业结构
 乘数效应
 成本
 中产阶级
 羊群效应
 恩格尔系数
 基尼系数
 房产税
 公共物品
 公共产品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
溢出效应
 规模效应
 品牌效应
 核心竞争力
 信息不对称理论
 关税壁垒
 特别提款权
经济学大家
 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
 最有影响力的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
 战后繁荣之父——凯恩斯
 一门皆显赫——保罗·萨缪尔森
 精神病患者——约翰·纳什
 穷人的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
 总统、首相的导师——米尔顿·弗里德曼
 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
世界经济机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世界贸易组织
 亚洲开发银行

内容摘要
 由盛文林编著的《最经典的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经济学不是复杂的、晦涩的、高深的理论,也不是只存在于书本中的“死”知识,通过活学活用经济学常识,成就自己的财富人生。
《最经典的经济学常识》内容包括经济学、古代经济学、经济学基本原
理、经济学科分类、经济学与政策、西方经济学流派、现代西方经济学流派、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精彩内容
 什么是经济学经济学经济学的英文名字Economics是由希腊文[oikos]发展而来,意思是家庭、家族、财产权(family,household,estate)以及[nomos],或法律(custom,law)组成,从词组上来看是指家族管理(householdmanagement)或政府的管理。
当代经济学的定义指对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经济关系进行理论的、
应用的、历史的以及有关方法的研究的各类学科的总称。经济学又可称为经济科学,即经世济民的科学。它是研究人类个体及其社会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上的各种需求和满足需求的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经济者,经世济民也。
世者,人类社会也;民者,社会主体也。由“民”与“民”之间拉出一条“需求和满足需求”的线,连结成一对“商品供求”关系,这就是“经”;而“民”与“民”两个“社会主体”的“需求”都得到了“满足”,这就是“济”。经济学,是以“公民”及其“商品”和“商品要素”(如“土地”、
“劳动力”、“技术”、“空气”、“水”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因此,商品是经济的起点,商品学是经济学的基础,财务学、会计学是经济学的桥梁。
经济学研究的内容。经济学被称为“社会科学之皇后”。相对于人们的欲望,经济资源总是短缺的。经济学就要研究如何合理地配置和充分利用稀
缺的经济资源来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基础。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亦称市场经济学或价格理论,其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主要
研究就业总水平、国民总收入等经济总量,宏观经济学也称为就业理论或收入理论。
古代经济学古希腊在经济思想方面的主要贡献中,有色诺芬的《经济论》,柏拉图的社会分工论和亚里士多德关于商品交换与货币的学说。色诺芬的《经济论》论述奴隶主如何管理家庭农庄,如何使具有使用价值的财富得以增加。色诺芬十分重视农业,他认为农业是希腊自由民的最好职业,这对古罗马的经济思想和以后法国重农学派都有影响。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从人性论、国家组织原理、使用价值的生产三个方面考察社会分工的必要性,他认为社会分工是出于人性和经济生活所必需的一种自然现象。这个社会分工学说,旨在为他设想的奴隶主理想国提供理论根据,对当时的社会经济结构提出了一个理论分析。这种分析与中国古代管仲的“四民分业”论和孟轲的农耕与百业、劳心与劳力的“通功易事,以羡补不足”的理论,基本上是一致的。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与《伦理学》两书中有关经济思想方面的贡献,不仅在于他指出了每种物品都有供直接使用和与其他物品相交换两种用途,而且说明了商品交换的历史发展和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职能,指出货币对一
切商品起着一种等同关系即等价关系的作用,从而成为最早分析商品价值形态和货币性质的学者。但是他对追求货币财富的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都从公正原则出发持否定态度。
古罗马的经济思想,部分见于几位著名思想家如大加图(公元前234~前149年)、瓦罗(公元前116~前27年)等人的著作中。他们论述奴隶制农庄的管理和农作物的种植技术,把农业放在社会经济的首位,赞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但是古罗马对经济思想的贡献,主要是罗马法中关于财产、契约和自然法则的思想。古罗马早期有十二铜表法,以后在帝国时期有市民法(适
用于罗马公民的民事法律)和万民法(适用于帝国境内的各族人的法律)。在这些法律中,古罗马法学家对于财产权、契约关系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买卖、
借贷、债务等关系都有明确的解释,这些思想对于中世纪的“公平价格”概
念和以后资本主义社会中关于一切经济行为都基于私有财产权的经济思想,而有重大的影响。万民法所依据的普遍性原则和自然合理性,以后逐渐形成自然法则思想,成为资本主义初期的自然法、自然秩序思想的重要来源。
西欧中世纪经历了千年之久,封建制度从11世纪开始才真正建立起来。
中世纪的学术思想为教会所垄断,形成所谓经院学派。经院学派主要用哲学形式为宗教的神学作论证,但也包含某些经济思想,用来论证某些经济关系或行为是否合法或是否公平。后来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兴起,教会不得不回答当时社会上出现的两个重要问题:一是贷款利息的正当性问题,一是交换价格的公正性问题。贷款取息与教义抵触,教会曾一再明令禁止。
但后来迫于大量流行的贷款取息的现实,经院学派不得不采取调和态度。如
13世纪的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原则上反对贷款取息,但认为在贷者因出贷蒙受损失,或借主逾期未还,或以入伙方式贷款等情况下,可以收取利息。关于公平价格的概念,在古罗马法学家著作中提出过。在中世纪神学家中较早论述公平价格的是大阿尔伯特(约公元1200年-1280年),他认为公平价格是和成本相等的价格,市场价格不能长期低于成本。托马斯·阿奎那基本上接受这个看法,但加上了许多主观因素。对这两个问题,在中世纪并未形成有说服力的观点,但为以后的经济学家提出了研究的课题。
19世纪末期,随着资产阶级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演变,即更倾向于对经济现象的论证,而不注重国家政策的分析,有些经济学家改变了政治经济学这个名称。英国经济学家W.S.杰文斯在他的《政治经济学理论》(1879年第二版)序言中,明确提出应当用“经济学”代替“政治经济学”,认为单一
词比复合词更为简单明确;去掉“政治”一词,也更符合于学科研究的对象和主旨。1890年,A.马歇尔出版了他的《经济学原理》,从书名上改变了长期使用的“政治经济学”这一学科名称。到20世纪,在西方国家,“经济学”这一名称就逐渐代替了“政治经济学”,既被用于理论经济学,也被用于应用经济学。P1-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